图书介绍
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爱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732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农业经济-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列宁的农业合作制理论及其意义14
一、列宁探索农业合作制理论的形成过程15
(一)第一阶段:建立全国公民参加的消费合作社19
(二)第二阶段:按社会主义原则建立各类集体农庄21
(三)第三阶段:积极探索产销合作社的形式24
二、列宁关于农业合作制理论的主要内容26
(一)关于合作社的形式27
(二)关于合作社的性质30
(三)关于合作社的作用和意义37
(四)关于合作社的原则和措施43
三、列宁农业合作制理论的重要意义50
(一)理论意义51
(二)实践意义53
第二章 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异同及其经验教训56
一、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发展概况57
(一)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发展概况58
(二)中国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发展概况65
二、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差异分析70
(一)实现农业集体化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不同70
(二)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时间和形式不同73
(三)实行的阶级政策和消灭富农阶级的方法不同78
(四)处理农业集体化与机械化的关系不同85
(五)坚持自愿互利原则的效果不同88
三、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道路的相同分析94
(一)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和目的基本相同95
(二)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模式基本相同100
(三)推进农业集体化的速度和处理党内分歧的方法相同105
四、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道路的经验教训111
(一)中国农业集体化道路的经验111
(二)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教训114
第三章 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128
一、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形成的前提条件129
(一)深刻认识农业集体化道路存在的问题130
(二)深刻分析农业集体化道路存在问题的原因138
(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革142
二、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直接来源144
(一)合作化时期对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办法的初步探索144
(二)高级社建成前后对其规模和生产责任制的再探索147
三、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过程151
(一)“两个飞跃”思想的酝酿阶段151
(二)“第一个飞跃”思想的形成阶段156
(三)“两个飞跃”思想的最后形成阶段165
第四章 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168
一、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主要内容169
(一)依靠政策和科学实现废旧立新的“第一个飞跃”169
(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坚持长期不变176
(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总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182
(四)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是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187
(五)实现“第二个飞跃”是一个很长的过程191
二、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重要意义194
(一)指导了我国农业取得“第一个飞跃”的巨大成就194
(二)揭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规律198
第五章 “两个飞跃”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农业合作制理论204
一、重视国情的研究:坚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206
(一)强调制定政策应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208
(二)提出推行改革的措施和衡量标准210
二、善于总结经验:坚持在吸取历史经验中稳步地推进改革211
(一)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改革214
(二)在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中推进改革215
三、坚持自愿互利原则:贯穿于“两个飞跃”思想的始终216
(一)让农民自愿选择农业生产经营形式217
(二)强调规模经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218
四、遵循经济规律:通过农户与市场的连接发展集体经济220
(一)培育农户向商品生产经营者转变221
(二)培育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的载体223
五、重视城乡协调发展:积极寻找缩小城乡差距的出路223
(一)重视工农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224
(二)提出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226
第六章 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在闽北农村的实践229
一、闽北农村实现“第一个飞跃”的曲折历程232
(一)闽北农民对生产责任制的艰辛探索232
(二)“第一个飞跃”在闽北农村实现的曲折及其成就234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闽北农村发展的新成果241
二、“第二个飞跃”在闽北农村发展的趋势245
(一)闽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246
(二)闽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原因249
(三)闽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的初步成效257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小山村带来新气象261
(一)促进了社员增产增收和示范作用266
(二)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发展和劳动力的就地充分就业268
(三)发挥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功能270
(四)推动了小山村社区的新变化274
第七章 我国农业向“第二个飞跃”发展的途径及其思考277
一、我国农业向“第二个飞跃”发展的途径及其趋势279
(一)我国农业向“第二个飞跃”发展的途径279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与性质285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及其趋势288
二、我国农业实现“第二个飞跃”面临的问题294
(一)人们对“两个飞跃”思想缺乏全面的认识294
(二)构建“第二个飞跃”的外部条件任务繁重298
(三)完善“第二个飞跃”的内部组织功能任务艰巨303
(四)实现“第二个飞跃”的主体素质较低307
三、我国农业改革向“第二个飞跃”发展的思考310
(一)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两个飞跃”的思想310
(二)积极构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条件314
(三)坚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要求320
(四)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队伍的培养322
结语329
主要参考文献339
后记343
热门推荐
- 2230356.html
- 844504.html
- 3479389.html
- 409826.html
- 1902918.html
- 3116726.html
- 1919216.html
- 1104366.html
- 2604834.html
- 2915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0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19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5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69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8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7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7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