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盐碱地区养鱼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盐碱地区养鱼技术
  • 杨富亿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750821041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盐碱地区养鱼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盐碱性沼泽地养鱼1

第一节 苇塘养鱼1

一、苇糖的改造1

二、盐碱水质改良2

三、水量调控3

四、苇塘生态环境改良4

五、苇塘鱼类放养结构5

一、天然盐碱泡沼的改造8

第二节 盐碱泡沼养鱼8

二、水质改良9

三、控制浮游动物过量增殖10

四、合理放养11

第三节 荡滩提水养鱼14

一、围堤建池14

二、养殖结构14

三、施肥与投饲15

一、建池及其清整16

第四节 荡滩沼泽地鱼虾蟹混养16

五、应注意的问题16

四、水质管理16

二、清塘与注水17

三、苗种放养17

四、主要管理措施18

五、鱼虾蟹捕捞19

第五节 农田滞洪区鱼蟹增、养殖19

一、工程建设20

二、鱼蟹放养20

三、饲养管理21

四、起捕23

五、应注意的问题23

第六节 草荡养鱼24

一、养鱼草荡的选择与改造24

二、鱼种放养24

三、主要管理措施25

一、基本建设工程26

四、起捕26

第七节 岛式生态渔业26

二、生产模式设计27

三、鱼类养殖结构27

四、养鱼关键技术27

第八节 莲塘养鱼29

一、藕塘主养草食性鱼类29

二、藕塘主养滤食性与杂食性鱼类29

三、藕田主养杂食性鱼类30

四、藕苇鱼综合种养32

五、藕鱼鳖混合种养34

六、藕塘主养革胡了鲇或鳜35

七、莲稻鱼间作套养37

八、莲湖养鱼38

第九节 沼泽地池塘高产养鱼39

一、因地制宜调整放养结构39

二、鱼草轮作解决青饲料40

四、强化饲养管理41

三、坝基种粮提供精饲料41

五、轮捕成鱼43

第十节 沼泽地综合养鱼43

一、池塘养鱼43

二、稻田养鱼45

三、藕塘养鱼46

四、鱼池水灌稻田47

第二章 低洼盐碱荒地养鱼47

第一节 开发地下浅层半咸水养鱼47

一、建高标准池塘47

二、合理放养47

三、强化管理48

四、调控水质48

五、利用地下浅层半咸水养鱼实绩49

第二节 大面积低洼易涝盐碱地养鱼50

一、养殖结构52

三、合理施肥53

二、提早投饲53

四、解决青饲料55

五、水质管理55

六、控制水位56

第三节 农村坑塘渔业综合增产技术56

一、提早培育鱼种56

二、合理放养57

三、强化饲养管理57

第四节 高盐碱新塘鱼苗培育与成鱼饲养61

一、干塘过冬与浸塘、清塘61

二、注水与施肥61

三、鱼苗下塘62

四、日常管理62

第五节 挖池抬田64

一、工程设计64

二、生产模式设计65

四、塘泥返田66

三、饲养管理66

五、挖池抬田模式应用实例67

第六节 鱼麦轮作(鱼后麦)73

一、轮作地块的选择与建池73

二、施基肥73

三、鱼种放养73

五、成鱼出塘与种麦74

六、小麦管理74

四、饲养管理74

第七节 麦鱼轮作(麦后鱼)75

一、工程措施75

二、小麦播种75

三、鱼种放养76

四、投饲与施肥76

五、水质管理76

六、应注意的问题77

七、东北盐碱地麦后鱼轮作技术77

二、调整结构,合理放养81

第八节 改造大面积盐碱中低产塘为高产塘的综合技术81

一、池塘改造81

三、轮捕轮放82

四、建立饲料、肥料生产体系83

五、调节池塘生态84

六、池埂种植作物85

七、应用新技术86

第九节 鱼菜轮作87

一、鱼塘养殖模式87

二、主养罗非鱼模式的关键技术88

第十节 池塘套种油菜、稗草89

一、池塘准备89

二、油菜管理与收获89

三、套种稗草及其管理90

四、鱼类饲养90

第十一节 滩涂渔农牧轮作90

二、主要技术措施91

一、基础设施建设91

第十二节 滩塘养鱼92

一、大面积滩塘主养草食性鱼类技术93

二、小面积池塘主养罗非鱼技术94

第十三节 盐碱地稻田养鱼95

一、压碱降盐95

二、改进鱼沟规格96

四、鱼类放养模式97

三、合理插秧97

五、补饲98

六、水层管理99

七、合理施肥101

八、地下水升温增氧101

九、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102

十、鱼种暂养与成鱼续养102

十一、几种稻田综合种养实用技术模式103

第一节 小型水库养鱼高产技术115

第三章 盐碱性小型水库养鱼115

一、水库生态环境改良116

二、确定主养鱼类与放养模式118

三、资源增殖124

四、因地制宜解决鱼种与合理放养124

五、防旱125

六、协调好渔农用水126

七、长年捕捞127

八、其他技术措施128

一、鱼-猪-青模式129

第二节 小型水库渔农牧综合利用模式129

二、鸡-猪-鱼模式133

三、鱼、鸭混养136

四、山区小型水库综合养殖开发139

第三节 小水库群渔业开发142

一、选择试验水库143

二、规划设计与操作143

四、成鱼生产144

三、鱼种生产144

第四节 小型水库鱼蟹混养147

一、水库选择148

二、选好蟹苗148

三、合理放养148

四、饲养管理150

五、捕捞151

六、暂养152

第四章 盐碱性湖泊养鱼153

第一节 湖泊养鱼高产综合技术153

一、实行半精养153

二、合理放养154

三、增殖鲤、鲫鱼156

四、控制野杂鱼类158

五、优化饵料生物种群结构159

六、合理捕捞159

一、鱼、畜、禽、果、草相结合160

第二节 中小型湖泊渔农牧综合利用160

二、渔、农、牧综合经营161

三、养殖轮作162

第三节 沼泽化湖泊养鱼163

一、改造方式163

二、人工精养163

三、围栏养鱼164

五、放流河蟹165

四、种青养鱼165

六、综合利用166

第四节 退田还渔的湖泊养鱼开发168

一、湖底大面积青饲料基地的建设169

二、青饲料种类的选择与合理利用170

三、湖泊套养鱼种171

四、增投饲料和肥料171

五、协调养殖、种植与调蓄的关系172

第五节 湖泊增殖青虾技术173

一、利用网箱集中繁殖虾苗174

二、保护亲虾175

三、保护幼虾175

四、调整鱼类养殖品种176

五、清除野杂鱼类176

六、施入肥料177

七、推迟当年虾的捕捞期177

第六节 湖泊移殖大银鱼178

一、适宜移殖水体的环境条件178

二、移殖方法179

三、移植成功后的资源增殖与保护措施182

第五章 盐碱地种草养鱼183

第一节 引种水草养鱼183

一、池塘移植菹草养鱼技术183

二、池塘移栽轮叶黑藻技术186

三、池塘种植苦草养蟹技术188

四、湖泊种植饲料水草养鱼189

一、美国籽粒苋194

第二节 耐盐碱饲料植物栽培194

二、坚尼草197

三、苏丹草199

四、杂交狼尾草200

五、象草202

六、小米草203

七、矮象草205

八、黑麦草206

九、苜蓿208

十、苦荬菜210

十一、沙打旺212

十二、聚合草213

十三、白三叶216

十四、饲料稗217

十五、苇状羊茅219

十六、牛尾草219

十七、甘蓝220

十八、草木犀222

十九、红豆草223

二十、无芒雀麦223

二十一、大米草和互花米草224

二十二、串叶松香草225

二十三、碱茅225

第三节 青饲料生产基地建设与周年平衡供应226

一、种植面积的确定226

二、生产基地布局226

三、合理安排种植计划226

四、青饲料周年平衡供应的方法227

第四节 水库消落区种草养鱼高产技术229

一、草种选择与种植技术229

二、成鱼饲养230

第六章 盐碱地及半咸水养殖名优鱼类232

第一节 鲇形目鱼类232

一、鲇鱼232

二、大口鲇237

三、革胡子鲇246

四、斑点叉尾?251

五、黄颡鱼254

六、长吻?256

第二节 鲈形目鱼类259

一、花鲈259

二、大口黑鲈264

三、梭鲈269

四、中华乌塘鳢271

五、尖塘鳢272

六、大弹涂鱼274

七、月鳢276

第三节 其他鱼类277

一、天峡红?277

二、天峡大鲫279

一、克氏原螯虾280

第四节 螯虾养殖280

二、马朗螯虾281

三、东北蝲蛄283

第七章 北方盐碱地区常见鱼病防治290

第一节 致病生物及毒物危害290

一、三毛金藻中毒290

二、硫化氢中毒292

三、湖靛293

四、青泥苔294

五、水网藻295

六、传染性与侵袭性病害295

第二节 不同条件下的鱼病防治297

一、暴发性鱼病297

二、盐碱地大水面养鱼的鱼病防治措施301

三、春季鱼病预防302

四、夏季高温防治鱼病应注意的问题304

五、冬季鱼病防治305

六、鲇形目鱼类的病害防治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