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瓶颈与破解方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梁书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1043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87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605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瓶颈与破解方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丰富的土地资源2
第1章 自然地理背景2
1.1 积温与熟制2
1.2 地貌、土壤与耕地资源5
第2章 宜农荒地资源分布11
2.1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及应用11
2.2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法12
2.3 分省宜农荒地资源测算15
第3章 水资源分布19
3.1 农田灌溉的分布与发展历史19
3.2 地表水资源分布21
3.3 地下水资源分布23
第二篇 辉煌的华夏农业史30
第4章 破译《路史》与《山海经》30
4.1 先秦的天文观测与大地测量30
4.2 汉唐的《山海经》与《天下图》34
第5章 《内板山海舆地全图》解密47
5.1 清代以前的天文观测与地理发现47
5.2 《内板山海舆地全图》解密56
5.3 明清时期的职贡贸易航道69
5.4 锁国政策说利害71
第6章 从初税亩到摊丁入亩76
6.1 人口发展史76
6.2 人均粮食史78
6.3 从初税亩到摊丁入亩81
第三篇 大势所趋的城镇化84
第7章 城镇化的地区差异84
7.1 城镇化发展预测84
7.2 城镇化速度与类型的区域差异86
7.3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90
7.4 城镇化发展的限制因素94
7.5 对策建议97
第8章 城市群与城镇化100
8.1 城镇化与城市群研究综述100
8.2 引力定律理论及其应用100
8.3 城市引力场与城市群102
8.4 城市影响范围的空间格局104
8.5 问题与讨论106
第四篇 城镇化与耕地保护110
第9章 特大城市的建成区扩张110
9.1 北京市建成区密度变化规律110
9.2 北京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解析与预测112
9.3 上海市区建成区密度变化规律116
9.4 上海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解析与预测118
9.5 主要结论与问题的对策探讨122
第10章 省会城市的建成区扩张125
10.1 广州城市建成区密度变化规律125
10.2 广州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解析与预测127
10.3 石家庄市区建成区人口密度的变化规律131
10.4 石家庄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解析135
10.5 石家庄市的城镇体系和交通网络对城镇扩张的影响141
10.6 石家庄市近郊土地覆盖动态变化模型146
10.7 主要结论与问题的对策探讨148
第11章 耕地保护与城镇化方略152
11.1 城镇化发展历史与预测152
11.2 城市结构的演化规律153
11.3 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变化趋势156
11.4 城镇化发展方案与占用耕地预测158
11.5 耕地保护对策与建议160
第12章 坡耕地改造162
12.1 县级有关单位访谈162
12.2 西南水电开发对坡耕地改造的影响172
12.3 坡耕地改造投资模式与农业发展模式探讨174
12.4 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177
第五篇 耕地资源及变化180
第13章 土地资源变化的空间规律180
13.1 新古典经济学的土地利用演化理论180
13.2 中国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181
13.3 分省耕地的变化规律183
13.4 分县耕地的变化规律185
13.5 土地资源的质量分布与变化186
13.6 小结188
第14章 耕地资源变化预测190
14.1 中国耕地资源变化的现状190
14.2 耕地面积预测192
14.3 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预测198
14.4 耕地变更分项预测201
14.5 结论与对策203
第15章 复种指数潜力测算205
15.1 实际复种指数与剩余复种潜力205
15.2 农民复种行为变化的因素分析209
15.3 结论与讨论211
第六篇 三亚市城乡统筹发展案例214
第16章 资源承载力分析214
16.1 实现发展目标的人口容量214
16.2 实现全面小康和长远发展目标的资源承载力220
16.3 实现全面小康和长远发展目标的旅游容量225
第17章 城市经济增长战略分析234
17.1 城市经济增长态势及其驱动效应234
17.2 城市经济增长横向对比240
17.3 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势预测251
17.4 城市经济增长的资源要素评估259
17.5 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与建议264
第18章 基础设施统筹发展分析266
18.1 基本情况266
18.2 发展要求及量化分析270
18.3 发展目标预测273
18.4 发展战略措施及建议276
第七篇 粮食和油料自给率变化282
第19章 种植结构变化的空间规律282
19.1 种植结构的空间分布282
19.2 种植结构演化的空间分布283
19.3 自然条件原因285
19.4 人文条件原因287
19.5 结论与对策288
第20章 种植结构的演化趋势290
20.1 粮食供需平衡周期分析290
20.2 种植结构演化的驱动因素292
20.3 种植结构近中期预测294
20.4 结论与对策297
第21章 黑龙江农户种植行为案例分析299
21.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299
21.2 农作物收益比较300
21.3 主要结论305
第22章 村级调查数据分析307
22.1 种植结构变化的原因307
22.2 村级调查与调查结果分析309
22.3 结论与对策312
第23章 食物自给率预测与现实314
23.1 食物消费与供给的研究现状314
23.2 城乡食物消费的变化315
23.3 粮食和油料的生产潜力318
23.4 食物的供给与消费平衡321
23.5 食物自给率变化与国际比较324
23.6 结论与对策329
第八篇 农产品的区际平衡332
第24章 农业生产条件332
24.1 粮食增产因素分解332
24.2 水与肥是增产的关键333
24.3 地膜覆盖和农业机械化337
24.4 气候变化挑战与机遇339
第25章 农产品生产与进口的空间布局345
25.1 宜农荒地开发的地区分布345
25.2 粮食生产区域漂移347
25.3 粮食油料进口空间格局349
第26章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351
26.1 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现状351
26.2 最低运费原则下的最优路径353
26.3 粮食综合运输的问题与对策355
第27章 求解饲料最优流通路径357
27.1 文献综述357
27.2 空间均衡模型与GIS网络分析358
27.3 基础数据的获取与计算359
27.4 利用GAMS计算空间均衡362
27.5 结论与建议365
第九篇 水资源是瓶颈370
第28章 雨养农业之殇370
28.1 引言370
28.2 旱灾风险研究方法370
28.3 数据与结果373
28.4 结论与对策建议376
第29章 宜农荒地的旱灾风险378
29.1 引言378
29.2 旱灾风险评价方法379
29.3 数据与结果381
29.4 资源开发对策建议383
第30章 中美水资源开发比较386
30.1 从美国总库容数据谈起386
30.2 中美水库库容变化比较388
30.3 灌溉面积与灌溉率增长390
30.4 用水结构演化392
第十篇 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是破解方案396
第31章 国内外跨流域调水与灌溉396
31.1 国内跨流域调水与灌溉396
31.2 国外跨流域调水与灌溉417
第32章 决胜金沙江和怒江423
32.1 西线南水北调研究现状423
32.2 联合调水方案总体设计424
32.3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426
32.4 造价估计与成本效益对比431
32.5 结论与对策建议433
第33章 向雅鲁藏布江延伸436
33.1 食物危机与对策436
33.2 大规模调水的必要性437
33.3 最优可行方案解析438
33.4 成本效益与可行性分析443
33.5 存在的问题解析446
33.6 结论与对策建议448
第34章 灌溉九亿亩增粮三亿吨451
34.1 食物危机与政府面临的挑战451
34.2 解决食物危机的途径453
34.3 联合调水可扩大的灌溉面积454
34.4 适宜农作物的选择和生产潜力459
34.5 关键工程462
34.6 结论与对策建议469
第十一篇 立足大中亚放眼全世界474
第35章 立足大中亚474
35.1 华夏垦荒历史474
35.2 大中亚人口发展历史477
35.3 大中亚农业资源开发区划482
35.4 农业开发的国际经验483
第36章 全球农业资源评价486
36.1 空间分布486
36.2 综合评价490
36.3 结论492
第37章 农业走出去辩证与探索493
37.1 引言493
37.2 全球粮食消费变化趋势494
37.3 全球粮食生产发展特点495
37.4 全球粮食贸易现状与展望496
37.5 中国农业走出去对策498
第38章 日本的经验与教训500
38.1 完善的涉农法律体系500
38.2 城乡规划与土地流转501
38.3 土地资源的灵活利用502
38.4 积极的惠农政策与措施503
38.5 农业困境与出路505
38.6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506
第十二篇 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工程图集510
第39章 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工程地图集510
第40章 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工程野外照片集锦558
热门推荐
- 1867367.html
- 2727274.html
- 2855820.html
- 1798081.html
- 228706.html
- 242140.html
- 1571068.html
- 397321.html
- 512909.html
- 3257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0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4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1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7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5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34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38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9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