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翻译史 晚清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代翻译史 晚清卷
  • 冯志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ISBN:978751081068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翻译-语言学史-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翻译史 晚清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近代翻译兴起的社会基础1

第一节 中国近代翻译兴起的社会背景2

一、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二、清政府政治腐朽与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华民族陷入积贫积弱4

三、不断高涨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浪潮孕育着历史发展对新生产力和新文化的内在要求7

四、统治阶级在鸦片战争失败后的反思中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迫切要求8

第二节 中国近代翻译活动兴起的历史条件9

一、救亡图存运动为中国近代翻译活动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10

二、经世致用思潮的复兴为中国近代翻译活动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11

三、晚清早期知识分子崛起和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为近代翻译活动兴起提供了翻译主体12

第三节 中国近代翻译兴起的社会动力13

一、中国近代早期有识之士自发学习西方“长技”是近代翻译兴起的内在动力13

二、西方传教士进行文化渗透是推助中国近代翻译活动兴起的外在力量14

三、关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近代翻译中“二重性”作用:史实与评价16

第二章 晚清翻译活动发展的历史演进23

第一节 睁眼看世界思潮与近代翻译的兴起(1840—1860)23

一、中国近代翻译活动在为救亡图存而学习西方“长技”的运动中兴起24

二、西方宗教势力的文化渗透与中国近代翻译活动兴起26

三、中国近代翻译活动先驱林则徐及其历史作用29

四、中国近代早期翻译活动的特点30

第二节 洋务运动与近代翻译活动的开拓(1861—1895)33

一、洋务运动的开展助推近代翻译活动的发展33

二、从事科技图书翻译出版的专门机构相继成立33

三、翻译出版物数量快速增加36

四、近代翻译成长期的特点37

第三节 维新运动与近代翻译的勃兴(1896—1911)38

一、洋务运动的破产与单纯器物翻译取向的反思40

二、维新运动促使近代翻译从自然科学向社会学转向42

三、文学翻译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走向勃兴44

第三章 晚清时期科技著作翻译53

第一节 综合科技译著53

第二节 基础科学译著54

一、数学译著54

二、物理学译著56

三、化学译著60

四、天文学译著65

五、地学译著66

六、生物学译著75

第三节 晚清时期应用科学译著77

一、医学译著77

二、农学译著80

三、气象水文学译著81

第四节 工艺技术译著83

第五节 晚清科技著作翻译的特点89

一、翻译引进西方近代科技著作为主89

二、翻译引进特别注重实用性90

三、翻译人才主要集中于少数知识精英90

四、翻译引进科学技术的多途径、多领域91

五、专门机构成为科技著作翻译的主力91

第四章 晚清时期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93

第一节 概述94

第二节 西方政治与经济学著作的翻译96

一、严复翻译西学八大名著97

二、梁启超译介西方社会科学著作106

三、京师同文馆翻译政治经济类著作109

四、译书汇编社翻译政治经济类著作109

五、商务印书馆翻译政治经济类著作111

第三节 西方教育类著作的翻译112

第四节 西方史志类著作的翻译113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学说译介的萌芽115

一、概述115

二、晚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的零星译介活动116

三、关于晚清时期马克思主义译介的评价123

第六节 晚清时期社会科学翻译的特点125

一、翻译引进西方社会科学著作的主旨是为维新变法、为实现政治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精神动力125

二、翻译引进主要集中在历史、政治和社会学说126

三、翻译主体以维新派政治精英为主126

四、翻译引进源头从欧美扩展到日本126

第五章 晚清时期文学著作的翻译127

第一节 小说翻译128

一、翻译小说数量激增128

二、翻译小说种类纷繁131

三、翻译小说来源多元131

四、小说翻译先驱及其主要作品132

五、翻译小说对我国近代文学与社会的影响141

第二节 诗歌的汉译144

一、诗歌汉译滥觞144

二、诗歌翻译的开拓者及其成就148

第三节 散文和戏剧的汉译153

一、散文的汉译153

二、戏剧汉译154

第六章 晚清时期译介西学的重要期刊157

第一节 综合性期刊157

一、《中西闻见录》157

二、《万国公报》159

三、《中外纪闻》160

四、《译书公会报》160

五、《游学译编》161

第二节 社会科学期刊162

一、《译书汇编》162

二、《开智录》163

三、《翻译世界》164

第三节 科技期刊164

一、《格致汇编》164

二、《农学报》166

三、《亚泉杂志》168

第四节 文学期刊168

一、《新小说》169

二、《绣像小说》170

三、《月月小说》171

四、《小说林》173

五、《中外小说林》174

第七章 晚清时期的翻译机构177

第一节 晚清翻译机构的种类及其分布177

一、晚清时期翻译机构的类别178

二、晚清时期翻译机构的区域分布180

第二节 晚清政府官办翻译机构181

一、京师同文馆181

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182

三、天津机器局译书处185

四、南洋公学译书院186

五、北洋陆军编译局186

六、大同译书局187

第三节 晚清时期教会翻译机构188

一、墨海书馆188

二、美华书馆190

三、广学会191

四、益智书会192

五、广州博济医院193

第四节 晚清时期民办翻译出版机构193

一、商务印书馆编译所193

二、农学社194

三、广智书局195

四、文明书局195

五、小说林社196

六、译书公会197

七、昌明公司198

八、东亚公司198

第五节 中外合办的翻译出版机构199

第八章 晚清时期的翻译家201

第一节 概述201

第二节 晚清时期中国的翻译家202

一、社会科学翻译家202

二、文学翻译家206

三、科技翻译家211

第三节 外国来华翻译家218

第九章 晚清翻译活动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227

第一节 晚清翻译活动与科学技术近代化227

一、促进中华民族的科学启蒙与科学觉醒227

二、促进近代科学技术的应用228

第二节 晚清翻译活动与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230

一、促使科举教育体制的终结230

二、催生近代化教育体制的确立231

第三节 晚清翻译活动与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232

一、冲破了封建文化桎梏232

二、引发文学界革命及促进文学近代化233

三、催生新闻出版业迈向近代化234

第四节 晚清翻译活动与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革235

一、翻译引进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思想营养235

二、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借鉴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