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研究 1644-184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研究 1644-1840
  • 尚春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1070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赋税制度-研究-中国-1644~184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研究 1644-184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二、本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5

第一篇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背景分析7

第一章 中国古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沿革8

第一节 明代以前的赋税法律制度8

一、萌芽时期:夏、商、周8

二、转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10

三、构建与初步发展阶段: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12

四、发展与成熟阶段:隋、唐、宋、元14

第二节 明代的赋税法律制度17

一、赋税体系17

二、赋税管理机构21

三、审计监督制度22

四、赋税立法及相关规定23

第二章 清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25

第一节 清初经济与“废除明季三饷”25

第二节 康熙盛世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28

一、政策的调整与完善28

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出台31

第三节 雍正整改与“摊丁入亩”33

第二篇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框架结构38

第三章 赋税法律思想与赋税法律体系39

第一节 赋税法律思想39

一、重视赋税立法39

二、轻徭薄赋41

三、因时立法43

四、严法治吏45

第二节 赋税法律体系46

一、清代赋税法律体系的构成46

二、清代主要赋税法律的沿革与内容51

三、清代赋税法律体系的特点69

第四章 赋税体系72

第一节 法定的赋税体系72

一、田赋72

二、杂赋76

第二节 法外之苛征加派82

第五章 赋税管理机构85

第一节 中央管理机构85

一、户部及十四清吏司85

二、内务府90

第二节 地方管理机构91

一、省91

二、道96

三、府97

四、县98

五、地方基层组织98

第六章 赋税征收原则与征收方法101

第一节 赋税征收原则101

一、依法征税原则101

二、量入为出原则104

三、货币化原则105

第二节 赋税征收方法106

一、易知由单法106

二、自封投柜法108

三、截票法109

四、滚单法与顺庄编里法111

第七章 赋税减免制度114

第一节 法定减免114

一、绅衿优免制度114

二、免科制度116

第二节 蠲免制度118

一、蠲赋定例120

二、谕令蠲免121

三、蠲免督责制度125

第八章 赋税监督制度及奖惩制度129

第一节 赋税监督制度129

一、会计审查制度129

二、对征税官员的监督制度133

第二节 奖惩制度138

一、关于纳税人的奖惩制度138

二、关于征税官吏的奖惩制度141

第三篇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总体评价146

第九章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完备性147

第一节 立法的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147

一、立法的因时制宜147

二、立法的因地制宜152

第二节 法律适用的严肃性与灵活性155

一、法律适用的严肃性155

二、法律适用的灵活性159

第三节 执法监督的严格性与全面性160

一、执法监督的严格性161

二、执法监督的全面性163

第十章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弊病及其原因分析165

第一节 立法中的弊病及其原因分析165

一、弊病165

二、原因分析171

第二节 执法中的弊病及其原因分析175

一、弊病175

二、原因分析182

第三节 审计监督中的弊病及其原因分析186

一、弊病186

二、原因分析189

结语194

参考文献197

后记2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