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特检诊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夏同礼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647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058页
- 文件大小:192MB
- 文件页数:10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肿瘤特检诊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肿瘤发病概况3
一、性别发病差异4
二、年龄发病差异5
三、种族发病差异5
四、我国肿瘤发病概况6
第二节 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8
第三节 病理检查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9
一、肿瘤病理诊断发展趋势9
二、肿瘤病理方法学发展趋势10
第四节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预防10
一、肿瘤的早期诊断10
二、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环节12
三、肿瘤的预防13
第二章 肿瘤X线和CT诊断15
第一节 常规X线诊断15
一、X线诊断基本原理15
二、呼吸系统X线检查16
三、骨骼系统X线检查17
四、消化道X线检查17
五、泌尿系统X线检查18
六、心血管系统和介入放射学19
第二节 CT诊断的基本原理19
一、层面图像20
二、非实时图像20
三、重建图像20
四、数字化图像20
五、CT图像的优点22
六、CT的缺点22
七、增强CT扫描22
八、螺旋CT23
九、超高速CT23
十、阅读和分析CT图像24
第三章 肿瘤磁共振诊断25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发展史25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26
一、产生MR信号的过程27
二、MR机与其磁场27
三、人体的磁化27
四、激励和射频脉冲28
五、磁共振成像的对比28
六、自旋回波脉冲序列30
七、T1加权图像31
八、T2加权图像31
九、质子密度加权图像32
十、流空现象32
第三节 MR图像及信号的空间定位32
一、层面选择和梯度磁场33
二、每一层面的空间信息定位33
三、磁共振成像的造影剂33
四、磁共振图像的信号33
第四章 肿瘤超声诊断35
第一节 超声波物理学概要36
一、超声波基本物理特性36
二、声波的特征物理量36
三、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物理现象37
第二节 超声波诊断仪39
一、声束形成39
二、B型超声诊断仪41
三、双功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43
四、肿瘤三维超声成像47
第三节 肿瘤介入性超声诊断47
一、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装置47
二、超声引导下穿刺取材的基本步骤49
三、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的价值和安全性49
第五章 肿瘤内镜诊断51
第一节 内镜的历史及概述51
第二节 内镜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52
一、纤维内镜的原理及结构52
二、电子内镜的原理和构成53
三、色素内镜53
四、超声内镜54
第三节 内镜功能分类及应用55
一、上消化道内镜55
二、下消化道内镜56
三、纤维支气管镜57
四、泌尿道内镜58
五、腹腔镜59
第四节 内镜的肿瘤诊断价值60
第六章 肿瘤核素诊断62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肿瘤显像原理63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肿瘤显像的必备条件64
一、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亲肿瘤药物64
二、放射性核素肿瘤显像仪器65
第三节 核素诊断肿瘤的结果判断67
一、判断方法67
二、效能评价68
第四节 肝动脉灌注和肝血池显像69
一、原理与方法69
二、适应证69
三、正常影像所见69
四、异常影像所见及临床意义69
第五节 67Ga肿瘤显像70
一、原理与方法70
二、适应证71
三、正常影像所见71
四、异常影像所见及临床意义71
第六节 99mTc-MIBI肿瘤显像73
一、原理与方法73
二、适应证73
三、正常影像所见73
四、异常影像所见73
第七节 放射免疫显像77
一、原理与方法77
二、适应证78
三、正常影像所见78
四、异常所见及临床意义78
第八节 肿瘤代谢显像81
一、原理与方法81
二、适应证82
三、正常影像所见82
四、异常影像所见及临床意义82
第九节 肿瘤受体显像87
一、原理与方法87
二、适应证88
三、王常影像所见88
四、异常所见及临床意义88
第十节 反义显像技术肿瘤诊断89
第七章 肿瘤标志物诊断98
第一节 肿瘤标志物的一般概念99
一、肿瘤标志物的含义99
二、肿瘤标志物的条件99
三、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肿瘤学中的意义99
第二节 主要肿瘤标志物101
一、肿瘤标志物的分类101
二、主要肿瘤标志物102
第三节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106
一、肝癌106
二、胆囊癌和胆管癌107
三、胰癌108
四、胃癌109
五、结肠直肠癌109
六、食管癌110
七、肺癌111
八、乳癌112
九、卵巢癌112
十、其他女性生殖道癌113
十一、前列腺癌114
十二、睾丸癌115
第四节 在肿瘤标志物使用和测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16
第八章 肿瘤细胞学诊断119
第一节 概述120
一、细胞诊断学应用范围120
二、细胞学诊断中的困难和应用价值120
三、细胞学检查的流程121
第二节 细胞诊断学基本知识124
一、正常细胞的基本结构124
二、细胞的良性改变和癌前病变127
三、恶性细胞的形态特征128
四、简介细胞学常用基本概念130
第三节 细胞诊断学新技术应用132
一、定量和分析细胞学132
二、电子显微镜在细胞诊断中的应用134
三、免疫细胞化学在细胞诊断中的应用137
第九章 肿瘤组织病理诊断144
第一节 肿瘤分类与命名144
第二节 组织标本的肉眼检查146
第三节 恶性肿瘤组织学检查146
一、肿瘤的分期与分级147
二、冷冻切片147
第四节 早期肿瘤生物学特性147
第五节 临床与病理联系148
第六节 肿瘤组织构型148
一、腺与假腺构型148
二、非腺上皮构型149
二、被覆上皮构型151
四、小圆细胞构型151
五、混合圆形细胞构型152
六、巨细胞构型152
七、梭形细胞构型153
八、除梭形细胞外含有其他间叶成分构型154
九、双向或三向构型155
十、血管或假血管构型155
十一、囊或假囊构型155
十二、明显非细胞成分构型155
十三、特定细胞构型155
第十章 肿瘤电镜诊断157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的研究方法158
一、电镜的一般技术方法158
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58
第二节 免疫电镜技术158
一、标记物的种类及其对电镜分辨力的影响159
二、固定液的种类及固定方法160
三、免疫电镜的染色方法160
四、免疫电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展望161
第三节 肿瘤的超微结构特征162
一、细胞核162
二、细胞质162
三、细胞表面和细胞连接163
四、肿瘤间质164
第四节 几种常见肿瘤的电镜特征165
一、皮肤鳞状细胞癌165
二、肺鳞状细胞癌165
三、结肠癌165
四、乳腺癌166
五、淋巴瘤166
六、骨和软骨肿瘤的超微结构168
第十一章 肿瘤免疫病理诊断171
第一节 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作用171
一、肿瘤抗原171
二、肿瘤和正常细胞的非抗原性差异172
三、肿瘤和正常细胞差异的机制172
第二节 免疫系统在抗肿瘤中的作用173
一、非特异性肿瘤免疫173
二、特异性肿瘤免疫174
三、细胞因子174
四、抗体174
第三节 肿瘤对免疫系统的作用175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175
一、肿瘤免疫诊断的原则175
二、肿瘤的免疫血清诊断176
三、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方法177
第十二章 肿瘤分子生物学诊断182
第一节 恶性肿瘤细胞的特征183
一、增生183
二、浸润和转移183
三、分化能力的丧失183
四、变异183
第二节 原癌基因和癌基因184
一、功能184
二、原癌基因转变成癌基因185
三、激活的癌基因在肿瘤形成中的重要作用186
第三节 肿瘤抑制基因186
一、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机制186
二、p53的结构与功能187
三、p53在临床上的应用187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188
一、分子杂交技术188
二、分子克隆技术189
三、DNA序列测定191
第五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92
一、检测肿瘤浸润和转移的潜在性192
二、检测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192
第二篇 各论197
第十三章 皮肤肿瘤197
皮肤肿瘤分类197
第一节 皮肤癌204
一、流行病学204
二、临床与病理204
三、特殊诊断程序210
四、TNM分期与预防210
五、附属器肿瘤211
第二节 恶性黑色素细胞瘤212
一、流行病学212
二、色素痣临床与病理213
三、黑色素瘤临床与病理216
四、特殊诊断程序218
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期220
第十四章 甲状腺肿瘤222
甲状腺肿瘤分类222
第一节 流行病学223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223
一、良性肿瘤及肿瘤样增生223
二、甲状腺癌224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225
一、核素扫描检查225
二、超声检查226
三、X线检查228
四、细胞学检查228
五、病理活检228
第四节 病理诊断229
一、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229
二、恶性肿瘤230
第五节 甲状腺癌的分期与预后233
一、甲状腺癌的分期233
二、甲状腺癌的预后234
第六节 甲状腺癌的病因与预防234
第十五章 鼻咽及喉肿瘤236
鼻咽及喉肿瘤分类236
第一节 鼻咽癌241
一、病因及流行病学241
二、临床分类241
三、一般临床诊断243
四、特殊诊断程序244
五、早期诊断248
六、预后249
第二节 喉癌249
一、病因及流行病学249
二、临床分期250
三、一般临床诊断251
四、特殊诊断程序252
五、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254
六、预后256
第十六章 肺肿瘤260
肺肿瘤的分类261
第一节 肺癌的流行病学264
一、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265
二、我国肺癌的发病情况265
三、发病年龄266
四、肺癌与职业的关系266
五、肺癌与吸烟关系266
六、肺癌发病率与肺内其他病变关系266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266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268
一、胸部X线检查268
二、CT检查271
三、痰脱落细胞检查271
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72
五、病理活检272
六、化验检查272
七、磁共振成像检查273
八、核素检查274
九、超声诊断275
十、胸腔镜检查与开胸探查275
第四节 肺癌细胞诊断学276
一、采集供诊断的细胞成分276
二、穿刺涂片的细胞学形态特征277
三、痰涂片的细胞学检查280
四、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特点282
第五节 病理诊断282
一、肺癌分型282
二、肺癌的病理特点285
第六节 肺癌的分期与预后289
一、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289
二、肺癌的国际TNM临床分期290
三、早期肺癌的概念291
四、分期与预后291
第七节 病因与预防292
一、致病因素292
二、预防原则294
第八节 肺部其他肿瘤296
一、肺何杰金病296
二、肺淋巴细胞肉瘤和网状细胞肉瘤297
三、白血病肺浸润298
四、肺部转移性肿瘤299
第十七章 食管肿瘤302
原发性食管肿瘤和瘤样病变组织学分类302
第一节 流行病学304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305
一、最具特征性的早期症状305
二、中、晚期食管癌的典型症状305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306
一、X线检查306
二、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308
三、食管内镜检查308
四、活体组织检查311
第四节 食管癌细胞学诊断312
一、采集供诊断的细胞成分312
二、拉网的细胞学诊断分级313
三、鳞癌细胞和腺癌细胞的特征315
四、关于早期癌细胞学的诊断316
五、食管内镜刷片中的修复细胞317
六、Barrett食管(简称BE)细胞学形态特征317
七、内镜针吸细胞诊断价值318
第五节 病理诊断318
一、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318
二、恶性肿瘤319
第六节 食管癌分期与预后322
第七节 食管癌早期发现与预防323
第八节 其他食管肿瘤324
一、食管良性肿瘤324
二、食管其他恶性肿瘤325
第十八章 胃肿瘤326
胃肿瘤分类326
第一节 流行病学328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329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330
一、X线检查330
二、CT检查331
三、胃镜检查331
四、胃癌的实验室检查334
五、放射免疫肿瘤定位诊断335
第四节 病理诊断335
一、癌前病变335
二、癌的组织学分型336
三、胃的非上皮性肿瘤337
第五节 胃癌分期与预后339
一、早期胃癌339
二、TNM分期340
三、预后341
第六节 肿瘤的预防341
一、致病因素341
二、预防措施342
第十九章 大肠肿瘤344
大肠肿瘤分类345
第一节 流行病学346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347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347
一、粪便潜血347
二、直肠指诊348
三、脱落细胞学检查348
四、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349
五、X线钡剂灌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349
六、纤维结肠镜、电子肠镜、扩大电子内镜350
七、超声大肠镜351
八、血清肿瘤标志物351
九、癌生物标记物352
十、经腹超声诊断352
第四节 病理诊断352
一、上皮性息肉352
二、大肠癌主要类型353
三、淋巴瘤及相关病变355
四、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355
五、大肠腺癌分级356
第五节 癌前病变356
第六节 肿瘤分期与预后360
一、TNM分期360
二、Dukes分期360
三、早期大肠癌的概念361
四、肿瘤分期与预后的关系361
第七节 大肠癌病因与预防361
一、大肠癌的致病因素361
二、大肠癌的三级预防362
三、大肠癌早期诊断及人群普查的评价363
第二十章 肝脏肿瘤367
肝脏肿瘤分类368
第一节 流行病学369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370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371
一、超声检查371
二、CT检查373
三、磁共振检查378
四、肝核素显像378
五、肝动脉血管造影379
六、肝癌血清标志物检查379
七、肝活检382
第四节 针吸细胞学诊断384
一、非恶性细胞及其改变384
二、恶性细胞及其特征384
第五节 病理诊断385
一、肝细胞癌385
二、肝母细胞瘤387
三、胆管细胞癌387
四、混合型原发性肝癌388
五、其他少见的原发癌388
六、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389
七、肝脏转移瘤390
八、良性肿瘤390
九、瘤样病变392
第六节 肝癌分期与预后393
一、肝癌的分期393
二、肝癌的预后393
第七节 原发性肝癌病因与预防394
一、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变394
二、黄曲霉毒素394
三、化学致癌物和酒精中毒394
第二十一章 胆道肿瘤396
胆道肿瘤分类397
第一节 胆囊癌流行病学398
第二节 超声诊断399
一、胆囊超声检查399
二、肝外胆管B型超声检查401
第三节 X线与CT诊断405
一、胆囊癌405
二、原发性胆管癌407
三、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409
第四节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409
一、十二指肠乳头及胰胆管解剖409
二、ERCP检查411
三、胆道肿瘤的ERCP表现414
四、胰腺肿瘤的ERCP表现416
五、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417
六、胆道子母镜的临床应用418
第五节 病理诊断418
一、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418
二、胆囊癌419
三、肝外胆管癌420
四、其他类型恶性肿瘤420
五、转移瘤421
第六节 胆道肿瘤的分期与预后421
一、胆囊癌的分期与预后421
二、胆管癌的分期与预后422
第七节 胆道肿瘤病因与预防422
一、胆囊癌的危险因素422
二、胆管癌的病因与预防423
第二十二章 胰腺肿瘤427
胰腺肿瘤分类427
第一节 流行病学429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429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430
一、超声检查430
二、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433
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胰管造影(PPD)434
四、经内镜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435
五、CT检查435
六、实验室检查439
第四节 病理诊断440
一、导管腺癌440
二、间变癌441
三、囊性胰腺肿瘤441
四、导管内肿瘤442
五、腺泡细胞肿瘤和瘤样病变442
六、乳头状和实性上皮肿瘤442
七、胰母细胞瘤442
八、内分泌肿瘤443
九、其他肿瘤444
十、转移肿瘤444
第五节 胰腺癌的分期与预后444
一、胰腺癌的TNM分期444
二、胰腺癌的预后445
第六节 早期胰腺癌及其癌前病变445
一、良性肿瘤性癌前病变446
二、非肿瘤性癌前病变446
三、原位癌是浸润癌的先期病变446
第二十三章 肾脏肿瘤448
肾脏肿瘤分类448
第一节 流行病学450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451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452
一、超声检查452
二、X线检查453
三、CT检查454
四、肾血管造影456
五、磁共振成像(MRI)457
六、核素检查457
七、尿脱落细胞学检查457
八、肾肿瘤活组织检查458
九、肾肿瘤切除术中的快速冰冻检查459
第四节 肾肿瘤病理诊断459
一、成人肾肿瘤病理459
二、儿童肾肿瘤病理482
第五节 肾肿瘤的分期496
一、肾细胞癌的分期496
二、儿童肾肿瘤分期498
第六节 肾肿瘤的预后与预防498
第二十四章 膀胱肿瘤503
膀胱肿瘤分类504
第一节 流行病学505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506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506
一、尿液检查506
二、尿细胞学检查506
三、尿液BTA检测508
四、端粒酶活性检测509
五、静脉肾盂造影509
六、逆行上尿路造影或经皮肾穿刺顺行上尿路造影509
七、CT和磁共振(MRI)检查509
八、动脉造影或淋巴管造影509
第四节 膀胱肿瘤的超声诊断510
一、膀胱超声解剖概要510
二、超声仪器及探头510
三、探测方法511
四、正常膀胱声像图512
五、膀胱肿瘤声像特征512
六、膀胱肿瘤超声诊断评价515
第五节 膀胱肿瘤的内镜诊断515
一、移行上皮肿瘤516
二、鳞癌518
三、腺癌518
四、非上皮性肿瘤518
第六节 病理诊断519
一、膀胱移行上皮肿瘤519
二、鳞状细胞癌526
三、腺癌527
四、小细胞癌528
五、恶性黑色素瘤528
六、副神经节瘤529
七、生殖细胞肿瘤530
八、间质肿瘤530
九、造血组织肿瘤531
十、转移瘤531
第七节 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期和预后531
第八节 病因与预防532
一、致瘤因素的预防532
二、肿瘤进展的预防533
第二十五章 睾丸肿瘤535
睾丸肿瘤分类535
第一节 流行病学538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539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539
一、体格检查539
二、超声检查539
三、血生化检查541
四、X线检查542
五、CT检查542
六、经足背淋巴造影542
七、磁共振检查542
八、核素检查542
九、活组织检查543
第四节 病理诊断543
一、生殖细胞肿瘤544
二、性索间质肿瘤560
三、混合性生殖细胞和性索间质肿瘤566
四、睾丸网肿瘤566
五、睾丸淋巴和血液系统肿瘤568
六、其他肿瘤570
第五节 睾丸肿瘤的分期及预后571
第六节 睾丸肿瘤的预防572
第二十六章 前列腺肿瘤576
前列腺肿瘤分类577
第一节 流行病学577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578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578
一、肛门指诊578
二、经直肠B超检查(TRUS)579
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579
四、CT与MRI检查581
五、骨扫描583
六、前列腺针吸检查(FNA)584
七、前列腺活检585
第四节 前列腺癌针吸细胞学诊断586
一、制片与染色586
二、前列腺良性上皮586
三、不典型增生上皮587
四、前列腺癌的细胞学特征588
五、前列腺腺癌细胞学分级588
六、治疗反应与疗效观察590
第五节 病理诊断591
一、前列腺发育与结构591
二、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类592
三、前列腺腺癌的组织形态特点593
四、前列腺腺癌及Gleason分级594
五、前列腺腺癌的其他分级系统600
六、前列腺癌病理分期601
七、A期前列腺癌604
八、前列腺癌前病变606
九、异型前列腺腺癌和其他恶性上皮肿瘤608
十、前列腺软组织肿瘤610
第六节 前列腺癌分期与预后612
一、前列腺癌临床分期612
二、前列腺癌分期与预后关系614
第七节 前列腺癌的病因与预防615
第二十七章 乳腺肿瘤620
乳腺肿瘤分类621
第一节 流行病学622
一、不同国家地区乳腺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622
二、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动——增高趋势623
三、乳腺癌的高发年龄625
四、乳腺癌的高危险因素研究625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627
一、乳腺癌的临床表现627
二、乳腺癌早期发现的方法628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631
一、乳腺X线摄影检查631
二、乳腺近红外线扫描检查635
三、CT扫描637
四、磁共振成像(MRI)637
五、超声检查637
六、乳腺活检639
七、乳腺肿块的细胞学检查640
八、多种诊断方法的综合应用642
第四节 病理学诊断643
一、上皮性肿瘤643
二、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651
三、全国乳腺癌专业会议病理组织学分型652
四、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混合性肿瘤652
五、杂类肿瘤653
六、未分类肿瘤654
七、乳腺结构不良/纤维囊性病654
八、瘤样病变655
第五节 早期乳腺癌656
第六节 乳腺的癌前病变658
一、乳腺增生症的病变及分类658
二、乳腺非典型增生的组织形态学及诊断标准660
三、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的关系662
四、乳腺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663
第七节 乳腺癌国际临床分期663
一、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类分期664
二、乳腺癌的国际分期TNM定义表665
第八节 决定乳腺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666
一、乳腺癌患者的自然存活期666
二、乳腺癌手术后存活期667
三、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668
四、几种主要因素669
第九节 乳腺癌的预后671
一、普查671
二、处理癌前病变672
三、预防措施672
第二十八章 卵巢肿瘤675
卵巢肿瘤分类675
第一节 流行病学680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681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682
一、超声诊断682
二、放射影像学诊断685
三、腹腔镜检查692
四、细胞学检查692
五、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测定693
第四节 病理诊断694
一、卵巢上皮性癌694
二、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696
三、性索间质肿瘤699
第五节 临床分期702
第六节 危险因素与预防703
第二十九章 子宫内膜癌706
子宫体肿瘤分类706
第一节 流行病学708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709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709
一、子宫内膜检查709
二、细胞学检查710
三、宫腔镜检查710
四、超声检查710
五、CT检查711
六、磁共振检查712
第四节 病理诊断712
一、大体形态712
二、组织学形态712
第五节 国际分期与预后715
第六节 危险因素与预防716
第三十章 子宫颈癌718
子宫颈肿瘤组织学分类719
第一节 流行病学721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722
一、发病年龄特点722
二、诊断指征722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722
一、阴道细胞学检查722
二、Schiller宫颈着色试验723
三、阴道镜检查723
四、活体组织检查723
五、颈管刮术723
第四节 子宫颈上皮内肿瘤及早期浸润癌724
一、上皮内肿瘤724
二、早期浸润癌725
第五节 宫颈癌细胞学诊断725
一、采集供诊断的细胞成分725
二、涂片中正常细胞成分726
三、细胞的良性改变和癌前病变726
四、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细胞学特征728
五、癌细胞的形态特征729
六、宫颈原位癌的细胞学特征731
第六节 病理诊断732
一、宫颈鳞状细胞癌732
二、宫颈腺癌736
三、宫颈腺鳞癌737
第七节 国际分期与预后737
一、TNM分期737
二、FIGO国际分期738
二、宫颈癌预后的相关因素739
第八节 危险因素与预防739
第三十一章 淋巴瘤741
WH0淋巴组织肿瘤分类741
第一节 流行病学746
第二节 一般临床诊断748
一、何杰金病748
二、非何杰金淋巴瘤751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753
一、诊断性活检753
二、骨髓及外周血检查753
三、影像学检查754
四、淋巴造影754
五、体腔镜检查755
第四节 病理诊断755
一、分类进展755
二、各类淋巴瘤的病理特征763
第五节 淋巴瘤分期与预后789
一、肿瘤分期789
二、预后791
第六节 病因与预防792
第七节 艾滋病相关淋巴瘤及感染792
一、临床分期792
二、病理改变793
第三十二章 骨肿瘤795
骨肿瘤分类796
第一节 流行病学798
第二节 诊断程序799
一、骨肿瘤的临床表现799
二、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800
三、骨肿瘤的化验检查801
四、骨肿瘤的病理检查801
第三节 骨肿瘤的CT诊断801
一、适应证与CT基本表现801
二、原发于骨组织的肿瘤主要CT特征804
三、软骨源性肿瘤的主要CT特征806
四、骨髓源性肿瘤807
五、其他骨肿瘤主要CT特征808
六、转移瘤810
第四节 病理诊断811
一、骨形成肿瘤811
二、成软骨性肿瘤823
三、骨髓源性肿瘤835
四、巨细胞突出性病损839
五、脉管源性肿瘤841
六、其他结缔组织肿瘤843
七、其他肿瘤845
八、瘤样病变847
第五节 骨肿瘤的外科分期及处理原则853
一、外科分期853
二、外科部位854
三、转移855
四、外科分期与手术的关系855
五、各期骨肿瘤治疗原则856
第三十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862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863
第一节 流行病学868
第二节 颅脑肿瘤的一般临床诊断869
一、大脑半球肿瘤的临床症状869
二、鞍区肿瘤的临床症状869
三、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症状870
四、颅后窝肿瘤的临床症状870
五、颅内压增高的症状870
六、脑水肿870
七、脑疝871
第三节 特殊诊断程序871
一、CT检查872
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874
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定向穿刺活检876
四、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技术877
第四节 病理诊断878
一、星形细胞肿瘤878
二、胶质母细胞瘤882
三、少突胶质细胞瘤885
四、室管膜瘤886
五、脉络丛乳头瘤886
六、松果体细胞肿瘤886
七、神经元肿瘤887
八、髓母细胞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887
九、大脑胶质瘤病889
十、神经鞘瘤和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889
十一、脑膜瘤和相关的肿瘤890
十二、恶性淋巴瘤892
十三、生殖细胞源性肿瘤892
十四、胚胎发育残余发生的肿瘤893
十五、血管源性肿瘤894
十六、血管畸形895
十七、垂体腺瘤896
十八、转移瘤897
第五节 肿瘤分期与预后899
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期899
二、脑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900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预防902
一、肿瘤的危险因素902
二、个体的预防措施903
第三篇 附论907
第三十四章 肿瘤病因907
第一节 环境因素在人类癌症病因学上的作用909
一、环境因素的确立909
二、肿瘤病因的种类910
第二节 肿瘤化学病因914
一、化学致癌物的主要种类914
二、化学致癌物的体内代谢921
三、DNA的损伤与修复922
四、DNA的损伤与癌变926
五、基因突变与癌变928
六、细胞癌变与肿瘤形成929
第三节 物理因素致癌931
一、物理因素的主要种类931
二、物理因素致癌的机制935
第四节 生物因素致癌937
一、寄生虫、真菌和细菌感染致癌937
二、病毒感染致癌938
第三十五章 吸烟与肿瘤953
第一节 吸烟致癌的流行病学证据953
第二节 香烟烟雾成分与致癌作用956
一、香烟烟雾的成分956
二、致癌作用956
三、被动吸烟957
四、协同作用958
五、戒烟防癌的重要作用958
第三节 吸烟——21世纪的瘟疫959
第三十六章 饮食与肿瘤961
第一节 饮食、营养与癌962
一、脂肪与癌症962
二、抗氧化微量营养素963
三、膳食纤维964
第二节 饮食与癌发生机理研究964
第三节 天然植物化学饮食966
一、大蒜与肿瘤966
二、茶叶与防癌967
三、癌症病因中“植物营养素假说”967
第三十七章 肿瘤与性生活970
第一节 性功能及性功能障碍970
一、性活动的范畴970
二、性反应周期及相应的性功能障碍971
第二节 癌症患者与性功能障碍972
一、癌症患者与健康人群性功能障碍的差别972
二、癌症患者的性功能障碍防治974
第三节 乳癌与性功能障碍974
第四节 大肠癌与性功能障碍974
第五节 膀胱癌与性功能障碍974
第六节 男性生殖系癌与性功能障碍975
一、前列腺癌与性功能障碍975
二、睾丸癌与性功能障碍975
三、阴茎癌与性功能障碍976
第七节 女性生殖系癌与性功能障碍976
一、宫颈癌与性功能障碍976
二、外阴癌与性功能障碍976
三、其他癌与性功能障碍977
第八节 何杰金病与性功能障碍977
第九节 性功能评估977
第三十八章 肿瘤外科治疗原则980
第一节 历史背景981
第二节 预防性手术982
第三节 诊断性手术983
第四节 肿瘤的分期983
一、美国癌症联合会提出的肿瘤的五种分期方法984
二、肿瘤的分期系统984
第五节 治疗性手术985
一、根治性手术985
二、姑息性手术986
三、肿瘤减量手术986
四、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987
五、肿瘤急症的手术治疗987
六、重建和康复外科987
七、手术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987
八、血管通路988
第六节 肿瘤外科的前景988
一、技术进步988
二、肿瘤外科学家990
第二十九章 肿瘤放射治疗原则992
第一节 放射肿瘤学的物理基础992
第二节 放射肿瘤学的生物基础994
一、氧的作用996
二、修复998
三、细胞周期999
四、再增殖1000
五、剂量分次和中子1001
第三节 临床的适应证1002
一、肿瘤反应的动力学1005
二、姑息治疗1006
三、综合治疗1006
四、放疗和化疗结合的原则1007
第四十章 肿瘤内科治疗原则1009
第一节 细胞周期动力学1010
第二节 组织生长动力学1012
一、Compertzian生长1013
二、肿瘤生长的干细胞模式1014
第三节 肿瘤细胞存活与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1015
第四节 耐药机制1018
一、多药耐药1020
二、肿瘤细胞的异质性1020
第五节 标准化疗药物1021
一、烷化剂1021
二、抗代谢药物1023
三、叶酸类似物1023
四、嘧啶类似物1024
五、阿糖胞苷1025
六、嘌呤类似物1026
七、抗肿瘤抗生素1026
八、植物碱1028
九、激素类和激素拮抗剂1029
十、杂类药物1030
第六节 改进肿瘤系统治疗的策略1031
一、辅助化疗1031
二、剂量强度1031
三、干扰素1032
四、白介素Ⅱ1032
五、直接给药1033
六、肿瘤的分化诱导1033
第四十一章 肿瘤护理原则1036
第一节 护理概要1036
第二节 肿瘤护理人员职责1038
一、初级预防中护理人员的职责1038
二、次级预防中护理人员的职责1039
三、癌症治疗中护理人员的职责1040
四、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职责1042
五、进展性疾病中护理人员的职责1043
第四十二章 肿瘤社会学的职能1046
第一节 导言1046
第二节 社会职业的临床职能1047
一、看护与社区资源供给之间的协调1047
二、肿瘤社会学工作者1049
三、出院后计划与建议相结合的社会工作1049
第三节 疾病阶段中的肿瘤社会学职业的实践模式1050
一、疾病阶段1050
二、诊断期的相应措施1050
三、治疗开始后的相应措施1051
四、副作用及相关的社会心理措施1051
五、治疗结束时的社会心理措施1052
六、存活期及其相关的社会心理措施1053
七、复发转移时的社会心理措施1053
八、治疗研究方面的社会心理措施1054
九、疾病临终时的社会心理措施1054
十、失去亲人后的社会心理措施1055
第四节 多形式的方法1055
第五节 鉴别高危病人1056
第六节 社会职业专业人员的教育1057
第七节 肿瘤学社会工作的研究1057
热门推荐
- 3283459.html
- 2687421.html
- 1607374.html
- 1112150.html
- 1306512.html
- 3805151.html
- 3637014.html
- 230641.html
- 3415949.html
- 1429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9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0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7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8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4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8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2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99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2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