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 方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8947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生物课-教学法-高中-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5

第一章 生物学的发展与研究方法5

第一节 生物学发展的历史5

一、描述生物学阶段5

二、实验生物学阶段7

三、分子生物学阶段8

第二节 生物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1

一、生物学的现状11

二、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12

第三节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2

一、生物学研究的一般过程13

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4

三、生物学研究中的逻辑思维15

第二章 分子与细胞20

第一节 细胞的物质组成20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20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21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24

一、细胞的类型24

二、真核细胞的结构25

第三节 细胞的代谢28

一、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8

二、酶30

三、ATP31

四、细胞呼吸31

五、光合作用35

第四节 细胞的增殖43

一、细胞周期43

二、细胞的有丝分裂45

三、细胞的无丝分裂47

第五节 细胞的分化、衰老与癌变47

一、细胞的分化47

二、细胞的全能性48

三、细胞的衰老与凋亡49

四、细胞的癌变50

第三章 遗传与进化58

第一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59

一、分离定律59

二、自由组合定律60

第二节 遗传的细胞基础61

一、减数分裂61

二、受精作用63

三、基因位于染色体上63

第三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65

一、什么是遗传物质65

二、DNA分子的结构67

三、DNA的复制70

四、基因的表达72

五、基因与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74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75

一、突变和基因重组75

二、人类遗传病80

三、育种81

第五节 生物的进化85

一、拉马克的学说86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86

三、现代综合进化论87

四、中性学说92

五、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困惑92

六、生物多样性94

第四章 稳态与环境99

第一节 内环境与稳态99

一、人体的内环境99

二、稳态的生理意义及实例100

第二节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04

一、神经调节104

二、体液调节109

三、免疫调节114

第三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119

一、生长素119

二、其他植物激素120

第四节 种群和群落122

一、种群的特征122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123

三、群落的结构124

四、群落的演替126

第五节 生态系统128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29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130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33

第六节 生态环境保护133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3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34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35

第五章 生物技术实践144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利用144

一、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144

二、微生物的生长146

三、微生物的利用150

第二节 酶的应用152

一、酶的存在和简单制备方法152

二、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153

三、酶的应用154

四、固定化酶的制备和应用157

第三节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59

一、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159

二、发酵工程161

第四节 现代生物技术163

一、DNA的粗提取和鉴定163

二、PCR技术164

三、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64

第六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69

第一节 基因工程169

一、引言169

二、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71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74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182

五、蛋白质工程185

第二节 细胞工程187

一、植物细胞工程187

二、动物细胞工程192

第三节 胚胎工程201

一、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201

二、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208

三、胚胎工程的应用210

第四节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214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214

二、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216

三、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218

第五节 生态工程220

一、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应用220

二、生态工程实例和意义224

第二部分 生物学教学知识与能力233

第一章 高中生物学课程理论233

第一节 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233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性质233

二、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234

第二节 高中生物学课程设计的思路与课程目标237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设计思路237

二、高中生物学课程目标238

第三节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科学素养243

一、科学的本质和特征243

二、生物科学素养245

第二章 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252

第一节 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内容252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的框架252

二、高中生物学课程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253

第二节 高中生物学教科书258

一、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的编写理念258

二、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的编排259

三、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260

第三节 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261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261

二、积极利用社区的课程资源262

三、适当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263

四、广泛利用媒体资源264

第三章 生物学教学理念269

第一节 生物学教学理念269

一、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269

二、倡导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270

三、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理解科学本质、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271

四、提倡合作,发展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271

第二节 生物学教学原则273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274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74

三、因材施教原则274

四、直观性原则275

第四章 生物学教学策略280

第一节 教学策略概述280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280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281

第二节 生物学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282

一、概念图教学策略282

二、合作学习教学策略284

三、探究学习教学策略285

四、5E教学模式289

五、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289

第三节 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选择的案例291

一、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策略291

二、生物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的教学及策略295

三、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297

第五章 基本教学技能305

第一节 导入技能305

一、导入的主要功能306

二、导入方法的类型306

三、导入技能的应用原则与要点307

第二节 教学语言技能308

一、掌握语言技能的目的308

三、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特征308

三、教学语言的构成309

第三节 提问技能311

一、提问的功能311

二、提问的类型311

三、提问的原则和要点313

四、提问的注意事项314

第四节 讲解技能315

一、讲解的目的315

二、讲解的原则316

三、讲解技能的类型316

四、讲解技能的要点317

第五节 变化技能317

一、变化技能的目的317

二、变化技能的类型317

三、变化技能应用的要点319

第六节 强化技能319

一、强化技能的目的319

二、强化技能的类型319

三、强化技能的应用原则320

第七节 演示技能321

一、演示技能的功能321

二、演示技能的类型321

三、实施演示的要求321

四、演示的注意事项322

第八节 板书技能322

一、板书设计的目的322

二、板书的类型322

三、板书的功能323

四、板书设计的原则324

第九节 结束技能325

一、结课的目的325

二、结课的类型325

三、结束技能的原则326

四、结束技能的要求327

第十节 课堂组织技能327

一、课堂组织的目的327

二、课堂组织技能的类型328

第六章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331

第一节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331

一、知识方面332

二、能力方面332

三、情感态度方面332

第二节 高中生物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332

一、生物学实验的类型332

二、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类型333

第三节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准备与实施334

一、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阶段划分及任务334

二、生物学实验的指导与评价335

第四节 生物学其他实践活动336

一、生物学其他实践活动的种类及作用336

二、生物学其他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指导337

三、生物学其他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37

第五节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337

一、防火与防爆337

二、防触电338

三、防化学品伤害338

四、防物理性伤害338

五、防致病微生物的伤害338

第七章 教育科学研究简介343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定义343

二、生物学教学研究的过程343

三、生物学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345

四、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呈现346

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353

第一章 教学设计概述353

一、教学设计原理和要素353

二、相关学科知识和技术对教学设计的支撑354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354

第二章 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356

第一节 分析学习需求356

一、学生情况分析357

二、教学内容分析358

第二节 确定教学目标359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360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360

三、教学目标的撰写360

四、教学目标的排序361

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筛选362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362

一、教学策略概述362

二、不同领域的教学策略362

第四节 设计教学过程367

第五节 教案的撰写373

一、教案编制的要点与格式373

二、教学反思374

第三章 教学评价381

第一节 生物学教学评价概述381

一、教学评价的目的382

二、教学评价的种类382

三、教学评价的原则383

第二节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384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384

二、课堂教学的评价项目385

三、课堂教学评价量表385

第三节 学生的学业评价386

一、学业评价含义与理念386

二、学业评价的内容387

三、学业评价的方法387

四、纸笔测验388

五、实作评价397

六、档案袋评价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