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治疗学 本科中医药类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杜元灏,董勤主编;赵百孝,李永峰,张庆萍,施静,王朝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2478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针灸治疗学 本科中医药类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1
绪论1
一、针灸治疗学发展简史1
二、针灸治疗学的范畴与研究目标6
三、如何学习针灸治疗学课程8
第一章 针灸治疗原则与治疗作用11
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11
一、补虚泻实11
二、清热温寒12
三、治病求本12
四、三因制宜13
第二节 针灸治疗作用14
一、疏通经络14
二、调和阴阳14
三、扶正祛邪15
第二章 针灸治病特点与临床诊治规律17
第一节 针灸治病特点17
一、调节属性17
二、效应快捷18
三、作用安全18
四、适应证广18
第二节 针灸临床诊治规律19
一、辨病19
二、辨证20
三、辨经21
第三章 针灸处方与特定穴的临床应用24
第一节 针灸处方24
一、腧穴的选择24
(一)选穴原则24
(二)配穴方法25
二、刺灸法的选择26
第二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27
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27
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29
三、背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29
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30
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31
六、郄穴的临床应用31
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31
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31
中篇 各论37
第一章 头面肢体经络病证37
第一节 头面部病证37
一、头痛37
[附]枕神经痛42
二、面痛42
三、口眼?斜44
四、面肌痉挛49
五、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50
第二节 颈肩部病证51
一、落枕51
二、项痹52
三、漏肩风54
第三节 上下肢部病证56
一、上下肢部痛证56
(一)肘劳56
(二)痹证58
(三)骨痹59
(四)腱鞘囊肿与腘窝囊肿60
(五)腱鞘炎61
(六)滑囊炎63
(七)足跟痛63
(八)急性踝关节扭伤65
(九)膝关节韧带损伤67
(十)脊神经单神经痛68
Ⅰ.臂丛神经痛68
Ⅱ.感觉异常性股痛69
Ⅲ.坐骨神经痛70
[附]梨状肌综合征71
Ⅳ.股神经痛72
二、上下肢部痿证73
(一)痿证73
(二)脊神经单神经麻痹75
[附]腕管综合征79
第四节 躯干部病证80
一、体表胁痛80
二、慢性腰痛82
三、急性腰扭伤86
四、肌筋膜炎87
五、骶尾痛88
六、纤维肌痛综合征89
第二章 内科病证96
第一节 肝系病证96
一、晕厥96
二、眩晕99
[附]晕动病102
三、中风103
(一)中风急性期104
(二)中风恢复期与后遗症期106
四、痫病120
五、颤证123
六、胁痛124
第二节 心系病证126
一、睡眠障碍126
二、痴呆130
三、癫狂132
四、心悸135
五、胸痹137
六、心血管神经症139
七、竞技紧张综合征141
八、幻肢痛143
九、低血压症144
十、高血压病146
十一、多发性大动脉炎148
十二、雷诺病150
十三、虚脱152
第三节 肺系病证154
一、咳嗽154
二、哮喘156
第四节 外感病证159
一、感冒159
二、疟疾161
三、中暑163
四、高热165
第五节 脾胃系病证166
一、呃逆166
二、胃痛168
三、胃缓171
四、痞满172
五、呕吐174
六、腹痛176
七、泄泻178
八、便秘180
九、痢疾182
十、肠易激综合征184
第六节 肾系病证186
一、水肿186
二、癃闭190
三、淋证193
[附]泌尿系结石与绞痛195
四、尿失禁197
五、遗精及早泄199
六、男性不育症202
七、阳痿204
[附]阳强207
第七节 气血津液病证208
一、郁证208
二、贫血211
三、白细胞减少症213
四、多汗症214
五、消渴217
六、瘿病218
七、肥胖症220
第三章 妇产科病证228
第一节 月经病228
一、月经不调228
二、痛经232
[附]子宫内膜异位症233
三、闭经234
[附]多囊卵巢综合征236
四、崩漏237
五、绝经前后诸症240
六、经前期综合征242
第二节 带下病244
一、带下过多244
二、带下过少246
第三节 妊娠病247
一、胎位不正247
二、妊娠恶阻249
第四节 产科及产后病证251
一、难产251
二、胞衣不下253
三、分娩痛254
四、产后缺乳256
五、恶露不绝257
六、恶露不下259
七、人工流产综合反应259
第五节 妇科杂病260
一、不孕症260
二、阴挺262
三、高催乳素血症264
第四章 儿科病证268
第一节 积滞268
第二节 疳证269
第三节 遗尿271
第四节 惊风272
第五节 痄腮274
第六节 儿童孤独症276
第七节 抽动障碍278
第八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81
第九节 脑性瘫痪283
第五章 外科病证287
第一节 浅表性血管瘤287
第二节 丹毒288
第三节 疗疮289
第四节 乳痈291
第五节 乳癖293
第六节 肠痈295
第七节 脱肛296
第八节 疝气298
第九节 痔疮与肛痛300
第十节 脊髓损伤303
第十一节 脑损伤305
第六章 皮肤科病证309
第一节 蛇串疮309
第二节 瘾疹311
第三节 湿疮313
第四节 痤疮315
第五节 疣317
第六节 黧黑斑319
第七节 斑秃320
第八节 神经性皮炎321
第九节 瘙痒症323
第七章 口腔科及耳鼻喉科病证327
第一节 牙痛327
第二节 耳鸣及耳聋328
第三节 耳胀及耳闭331
第四节 鼻鼽333
第五节 鼻窒335
第六节 鼻衄337
第七节 鼻渊339
第八节 喉痹341
第九节 乳蛾343
第十节 喉喑345
第十一节 咽神经运动性及感觉性障碍347
第八章 眼科病证352
第一节 目赤肿痛352
第二节 针眼354
第三节 胞轮振跳355
第四节 上胞下垂357
第五节 麻痹性斜视358
第六节 近视360
第七节 青盲362
第八节 暴盲363
第九节 视疲劳综合征365
第九章 其他病证369
第一节 肿瘤疼痛、发热及放化疗后不良反应369
第二节 戒断综合征371
第三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374
下篇 附论377
第一章 子午流注针法377
第二章 灵龟八法385
第三章 针灸病谱研究387
主要参考书目406
热门推荐
- 3536225.html
- 762030.html
- 3568482.html
- 3191735.html
- 193856.html
- 3449637.html
- 859717.html
- 163549.html
- 1030926.html
- 3159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5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7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1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6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8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9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