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政史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孟昭华,王明寰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11093·174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政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政的涵义1
第一节 民政一词的由来及其涵义的发展1
第二节 民政工作和民政学7
第二章 管理民政的职官或机构13
第一节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13
第二节 封建社会14
一、西周14
二、春秋15
三、战国16
四、秦汉17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19
六、隋唐23
七、宋金26
八、元朝28
九、明朝28
十、清代29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33
第三节 辛亥革命以后的旧中国33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34
第三章 民政职官或机构的职掌37
第一节 西周及其以前37
第二节 秦汉与三国40
第三节 唐宋山41
第四节 金元42
第五节 明清43
第六节 抗日战争前后的旧中国47
第七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政权49
第八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门工作的内容及其变化50
第九节 怎样认识历代管理民政事务的机构53
第四章 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组织5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权的理论观点56
第二节 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组织的重要性57
第三节 春秋战国以前58
第四节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61
第五节 隋唐宋朝64
第六节 元朝65
第七节 明清及太平天国66
第八节 国民党反动政府68
第九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69
第十节 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变革的几项经验72
第五章 行政区划75
第一节 行政区划概说75
第二节 古代传说76
第三节 西周诸侯一级制76
第四节 秦朝郡、县二级制79
第五节 汉代州、郡、县三级制80
第六节 隋唐州、县两级制89
第七节 宋朝路、州、县三级制94
第八节 元朝首创行省,实行行省、路、州(府)、县四级制97
第九节 明朝改设十三布政使司,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100
第十节 清代省、道、府、县四级制102
第十一节 民国年间先后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和省、县二级制107
第十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115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建国以前11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20
第十三节 行政区划的重要经验128
第六章 优抚130
第一节 概说130
第二节 历代的优抚130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优抚工作135
第四节 抗日战争前后国民党政府的若干抚卹规定148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优抚工作159
一、建国后十七年优抚工作的成绩159
二、十年动乱期间对优抚工作的破坏164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优抚工作的发展165
四、优抚工作的重要经验171
第七章 灾荒与荒政174
第一节 概说174
第二节 历代灾荒概况175
一、灾荒的种类175
二、灾荒的后果177
(一)人口流移和死亡,破坏社会安定,直至爆发起义,动摇反动统治177
(二)因灾而致经济衰落184
三、灾荒与贫穷的关系185
四、灾荒的长期性186
第三节 历代统治阶级的救荒政策思想188
一、天命主义的让弭论188
二、消极的救济论189
(一)赈济说189
(二)调粟说190
(三)养恤说191
(四)除害说192
(五)安辑说192
(六)蠲缓说193
(七)放贷说194
(八)节约说195
三、积极的预防论196
(一)重农说196
(二)仓储说197
(三)水利说198
四、急行赈恤199
(四)林垦说199
第四节 历代救灾的具体措施200
一、上古传说200
二、商朝201
三、西周202
四、春秋战国204
五、秦汉208
六、三国两晋南北朝214
七、隋唐217
八、两宋221
九、元朝227
十、明朝229
十一、清朝237
十二、中华民国254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救灾工作262
一、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大大增强了抗灾的能力263
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抗灾斗争266
三、全党、全国、全军、全民救灾267
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制定和贯彻了正确的救灾方针269
五、各级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救灾工作272
第一节 概说275
第八章 社会救济275
第二节 历代社会救济事项276
第三节 社会救济设施284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门的社会救济福利工作291
一、开展社会救济293
(一)城市社会救济293
(二)农村社会救济295
二、组织社会福利生产297
(三)接待安置和救济印支难民297
三、举办社会福利事业299
四、进行收容遣送302
第九章 婚丧习俗的演变与改革305
第一节 婚姻习俗的形成与演变305
第二节 丧葬习俗的形成与演变329
第三节 兄弟民族的婚丧习俗342
一、婚姻习俗344
二、丧葬习俗372
第四节 婚丧习俗改革386
第十章 其他民政工作391
第一节 户政391
第二节 选举399
一、古代选举事项399
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必将被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所代替404
三、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斗争40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选举工作406
第三节 风俗412
第四节 赋役415
第五节 尊高年417
第六节 徒民421
第七节 治豪猾424
第八节 禁自宫425
第九节 瘗遗骸426
第十节 致仕(官吏退休)427
第十一节 复除优免429
后记437
热门推荐
- 3901260.html
- 2059823.html
- 2144417.html
- 3359286.html
- 3482614.html
- 3769378.html
- 3834019.html
- 2401786.html
- 1504758.html
- 3004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1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1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0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5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62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0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3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