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译有所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译有所依
  • 陈小慰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6309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英语-翻译-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译有所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回顾与前瞻1

一、本书对“平行语篇”的定义及其翻译研究价值1

二、国内外翻译界对平行语篇的研究2

三、尚待解决的问题5

第二节 修辞对比:平行语篇翻译研究的可拓展空间6

一、关于“修辞对比”的内涵界定6

二、翻译与修辞的渊源及相互关系8

三、当代修辞理论对翻译的启发意义9

四、开展平行语篇修辞对比的必要性12

第二章 汉英修辞话语差异及对翻译的影响20

第一节 实现话语修辞性的途径20

一、什么是“修辞”的话语20

二、修辞话语的构成要素25

三、修辞话语的实现途径28

第二节 汉英修辞话语差异与翻译33

一、英汉语的“可信”话语35

二、英汉语的“动人”诉求45

三、英汉语的“预期”形式53

四、英汉语的“熟悉”隐喻57

第三章 庆典致辞汉英平行语篇64

第一节 选用的平行语篇及来源64

一、中文语篇64

二、英文语篇68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76

一、话语内容对比76

二、诉求策略对比79

三、建构方式对比82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85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86

一、提高致辞内容的可信度86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88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90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92

第四章 大学校训汉英平行语篇96

第一节 选用的汉英平行语篇及来源96

一、中文校训97

二、英文校训104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115

一、话语内容对比115

二、诉求策略对比118

三、建构方式对比120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123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124

一、提高校训内容的可信度124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126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127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127

第五章 城市宣传语汉英平行语篇129

第一节 选用的汉英平行语篇及来源129

一、中文语篇129

二、英文语篇134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138

一、话语内容对比138

二、诉求策略对比140

三、建构方式对比141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142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143

一、提高宣传语内容的可信度143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144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145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145

第六章 公共标识语汉英平行语篇147

第一节 选用的平行语篇及来源147

一、中文语篇147

二、英文语篇150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159

一、话语内容对比159

二、诉求策略对比159

三、建构方式对比160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160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161

一、提高标识语内容的可信度161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163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164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166

第七章 企业简介汉英平行语篇168

第一节 选用的汉英平行语篇及来源168

一、中文语篇168

二、英文语篇172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174

一、话语内容对比174

二、诉求策略对比176

三、建构方式对比178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180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180

一、提高简介内容的可信度180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182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183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184

第八章 楼书汉英平行语篇187

第一节 选用的汉英平行语篇及来源187

一、中文语篇188

二、英文语篇191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193

一、话语内容对比193

二、诉求策略对比195

三、建构方式对比197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198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199

一、提高楼书内容的可信度199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200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201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202

第九章 经贸会展宣传汉英平行语篇205

第一节 选用的汉英平行语篇及来源205

一、中文语篇205

二、英文语篇208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210

一、话语内容对比210

二、诉求策略对比212

三、建构方式对比214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215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216

一、提高宣传内容的可信度216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217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218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219

第十章 旅游景点介绍汉英平行语篇223

第一节 选用的汉英平行语篇及来源223

一、中文语篇223

二、英文语篇225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227

一、话语内容对比227

二、诉求策略对比228

三、建构方式对比229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231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231

一、提高景点介绍内容的可信度231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232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233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235

第十一章 旅游酒店简介汉英平行语篇238

第一节 选用的汉英平行语篇及来源238

一、中文语篇238

二、英文语篇241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243

一、话语内容对比243

二、诉求策略对比244

三、建构方式对比247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247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248

一、提高简介内容的可信度248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249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250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251

第十二章 文化展馆说明文字汉英平行语篇256

第一节 选用的汉英平行语篇及来源256

一、中文语篇256

二、英文语篇259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262

一、话语内容对比262

二、诉求策略对比264

三、建构方式对比265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266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266

一、提高说明文字内容的可信度266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269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271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273

第十三章 游乐园票价信息汉英平行语篇277

第一节 选用的汉英平行语篇及来源277

一、中文语篇278

二、英文语篇281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287

一、话语内容对比287

二、诉求策略对比288

三、建构方式对比289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289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290

一、提高票价信息内容的可信度290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291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292

第十四章 饮食文化汉英平行语篇293

第一节 选用的汉英平行语篇及来源293

一、中文语篇293

二、英文语篇296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299

一、话语内容对比299

二、诉求策略对比301

三、建构方式对比302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303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303

一、提高饮食文化宣传内容的可信度303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305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306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307

第十五章 科技论文摘要汉英平行语篇309

第一节 选用的汉英平行语篇及来源309

一、中文语篇310

二、英文语篇311

第二节 修辞对比与分析314

一、话语内容对比314

二、诉求策略对比315

三、建构方式对比317

四、美学辞格手段对比320

第三节 对翻译的启示322

一、提高论文摘要内容的可信度322

二、采用受众熟悉的诉求策略322

三、套用受众熟悉的建构方式323

四、得体运用美学辞格手段324

参考文献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