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审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审视
  • 贾永堂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3863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审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1章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由来与进程10

1.1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对大学教育的启示10

1.1.1 素质教育的最初提出10

1.1.2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特点与影响11

1.2 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与大学素质教育的提出12

1.2.1 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的背景、内容与意义12

1.2.2 大学素质教育的提出15

1.2.3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16

1.3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26

1.3.1 从自发探索到系统组织26

1.3.2 从文化素质教育到全面素质教育31

第2章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34

2.1 素质与素质教育34

2.1.1 素质的概念34

2.1.2 对素质教育的界定42

2.2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性44

2.2.1 素质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逼近44

2.2.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主体性的发展46

2.3 素质与素质教育概念的泛化47

2.3.1 素质与素质教育概念的泛化47

2.3.2 概念泛化的消极影响49

3.1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联51

3.1.1 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外延界定51

第3章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分野51

3.1.2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联52

3.2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分野53

3.2.1 二者的哲学基础不同53

3.2.2 两者对教育价值、教育目标、教育功能及实施目标的模式、过程与状态的理解不同63

第4章 素质教育理论对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继承与超越69

4.1 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69

4.1.1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萌芽及早期发展69

4.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提出77

4.2 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79

4.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79

4.2.2 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面发展教育思想80

4.2.3 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主要局限81

4.3 素质教育理论的时代性与超越性84

4.3.1 素质教育理论的相对务实性84

4.3.2 素质教育理论的时代性85

第5章 大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取向87

5.1 大学教育的本质特性与大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取向87

5.1.1 对大学教育的本质特性的传统解释87

5.1.2 大学的任务与大学教育的本质特性88

5.1.3 大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取向90

5.2 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依据91

5.2.1 大学素质教育的外在依据91

5.2.2 大学素质教育的内在依据94

6.1 专业与专业教育98

6.1.1 专业与专业教育的历史嬗变98

第6章 大学素质教育的难点之一:重新评价并全面改造专业教育98

6.1.2 大学教育的专业性100

6.1.3 专业教育(专门化教育)的利与弊102

6.2 我国大学专业教育模式的形成及其局限107

6.2.1 我国大学专业教育模式的形成107

6.2.2 我国现代大学专业教育模式的分析与评价109

6.3 大学专业教育的改造114

6.3.1 矛盾关系辨析114

6.3.2 大学素质教育不能绕过专业教育114

6.3.3 大学专业教育本身必须进行改造116

7.1 人文教育的内涵与历史117

7.1.1 人文教育的概念117

第7章 大学素质教育的难点之二:重新认识并有效整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117

7.1.2 人文教育的历史演进124

7.2 大学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143

7.2.1 大学素质教育必须强调人文导向143

7.2.2 大学素质教育不能局限于人文教育160

7.3 大学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163

7.3.1 科学教育的内涵与历史163

7.3.2 我国科学教育的突出问题169

7.4 整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72

7.4.1 整合问题透视172

7.4.2 整合理论探讨175

7.4.3 对整合范式的初步思考181

8.1.1 通识教育的概念与内涵184

8.1 通识教育的由来、内涵与意义184

第8章 强化通识教育: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与内容184

8.1.2 通识教育的历史演进187

8.2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原因分析188

8.2.1 缺乏自由教育的根基,使通识教育观难以生根发芽189

8.2.2 强大的功利主义传统挤压了通识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生长空间197

8.2.3 我国现代大学的组织形式及学科制度客观上抑制了通识教育的发展202

8.3 大学素质教育不应局限于通识教育210

8.4 大学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212

8.4.1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与意义212

8.4.2 大学素质教育不应局限于传统文化教育219

第9章 对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反思225

9.1 反思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必要性225

9.2.1 对我国大学推进素质教育途径与方法的调查与分析——大学做了什么226

9.2 大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基本状况226

9.2.2 大学推进素质教育途径与方法的调查和分析——来自大学生的声音238

9.3 对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实践的总体审视261

9.3.1 大学素质教育实践中的突出问题261

9.3.2 制约大学素质教育实践水平的根本因素271

9.4 新世纪大学素质教育的走向274

9.4.1 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强化,有关观念将逐渐澄清274

9.4.2 教师素质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和制度规范的建设将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275

9.4.3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实践将趋于深化和成熟275

结束语276

参考文献278

后记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