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962042447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文人与话本叙事典范化1
一、话本和文人互动互补的审美动力结构1
二、入话和正话的「有意味的错位」4
三、由俗趋雅和叙事焦点盲点的调整7
四、韵散交错的精致化和审美浓度的增加12
五、伪书《京本通俗小说》和宋元话本的叙事方式16
第二讲 《三国演义》的悲剧结构和经典性叙事20
一、悲剧态势的形成和民间心理原型20
二、「战争与人才」母题以及兵、道互渗模式26
三、具有结构价值的探听效应和数序组合31
四、两极共构的立体动态审美功能35
五、叙事时间和历史时间的疏密张弛40
第三讲 《水浒传》的整体生命和叙事神理45
一、神秘的宇宙意识和参数叙事45
二、心理、社会、玄想三层面的结构张力48
三、摺扇式列传单元和群体性战役板块52
四、似真传神主义的叙事谋略56
五、以局部限知实现整体全知的流动视角61
第四讲 「剪灯三话」的文化意识和叙事谋略68
一、百年乱离对传奇笔墨之志怪的刺激68
二、乱世悲凉淡化后的养性炫才71
三、在风流和礼防共构中欣赏人间情欲73
四、在玄怪幻想和时空错乱中反省历史76
五、意象叙事与话本趣味的影响80
第五讲 《西游记》: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晚成85
一、「三教归心」情结和超宗教自由心态85
二、个性神群体及其精神哲学隐喻91
三、神魔观念重构及其拓展的幻想空间97
四、神秘数字和神奇情节相组合的结构体系102
第六讲 《金瓶梅》:世情书与怪才奇书的双重品格111
一、「世情——奇书」的审美旨趣悖谬双构111
二、文人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层次戏拟112
三、对正统哲学和世俗宗教的信仰危机115
四、「情欲与死亡」母题和人物「三绝」118
五、叙事语言系统的变革和意象性121
六、结构的「道」与「技」以及对生活原生态靠拢127
第七讲 李渔小说:程式化和个性化的审美张力132
一、托缽山人、快乐浪子的复杂自我132
二、「三美俱擅」原则和「才貌风流」正反模式138
三、名士、戏曲家、园林嗜好者对话本体制的改造144
四、「俗中求雅」和喜剧化语言风格151
第八讲 《聊斋志异》充满灵性的幻想和叙事方式159
一、蒲松龄寻找精神系统159
二、颠倒的世界和沉重的幻想160
三、灵魂幻想的乡野气息和灵秀不俗163
四、花妖狐魅的笑影和诗情168
五、以生命精华激发叙事体制活性172
六、在博取传统和投射作家心灵光影之间176
第九讲 《儒林外史》的时空操作与叙事谋略180
一、百年文化反思和「叶子」式结构体制180
二、把清事推至明朝后的「帝都情结」和「精神家园」185
三、瞬息烟塵中的真儒理想和名士风流191
四、「瞬间百年」时空操作中的悲喜剧和智性美198
第十讲 《红楼梦》:人书与天书的诗意融合205
一、「天、人」奇书品格与复合视角205
二、生活原生态和对比原则的张力210
三、「影中影」描写术和悖谬性扭结214
四、神话素之意象和预言叙事的多维性219
五、真幻雅俗错综的时空结构及其人文化224
第十一讲 《红楼梦》与五四小说232
一、在「神圣施、曹,土芥归、方」思潮中232
二、「正因写实,转成新鲜」和悲剧文学形态237
三、个性思潮的解读和汲取240
四、对妇女和婚姻爱情问题的妙悟与误认243
五、描写手法的模仿、点化和转型248
第十二讲 《阅微草堂笔记》的叙事智慧256
一、以王充、应劭杂说改造志怪文体256
二、陷入开明的迂腐和困惑的固执的文化怪圈259
三、以博学老者晚秋气象讥评传奇小说青春气息261
四、借幽怪以阅世和归隐於心的孤独感263
五、学问家笔下的「狐鬼」和狐鬼中的「学问家」265
六、叙事功力和反虚构之间的张力268
七、复式视角和「元小说」271
结论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对两千年小说叙事的综合考察276
一、文化对行原理与易行、道行图谱276
二、潜隐圆形结构对应於审美理想及其适应性和涵容力280
三、圆的破裂与参数叙事284
四、阴阳两极共构的叙事动力学及其四种表现形式289
五、视角的群体流动性、层面跳跃性和玄学性293
附录一 台湾版《中国历朝小说与文化》序言300
附录二 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自序305
附录三 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前言——白话小说由口传走向书面307
热门推荐
- 2456888.html
- 2645836.html
- 1703747.html
- 2481219.html
- 784755.html
- 2902855.html
- 3246767.html
- 3711993.html
- 223187.html
- 3144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2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8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39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0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5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3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0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