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证技术新视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物证技术新视野
  • 张凌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182233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证技术新视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自动化笔迹鉴定1

一、笔迹鉴定的含义1

(一)笔迹的第一个层面的含义1

(二)笔迹的第二个层面的含义1

(三)笔迹的第三个层面的含义2

二、笔迹鉴定的意义2

三、书写习惯的特性4

(一)书写习惯特殊性4

(二)书写习惯稳定性4

(三)书写习惯反映性4

四、汉字笔迹特征4

(一)笔迹一般状况特征5

(二)书写动作局部特征5

(三)文字布局特征5

(四)书面语言特征5

五、笔迹鉴定的步骤和方法5

(一)分别检验6

(二)比较检验7

(三)笔迹鉴定的综合评断阶段7

(四)计算机笔迹鉴定的意义7

六、电子计算机辅助笔迹检验系统8

七、电子计算机自动笔迹鉴定概述10

(一)汉字自动识别系统10

(二)笔迹鉴定系统与汉字识别系统的关系10

(三)计算机自动笔迹鉴定系统的设计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1

(四)在线手写汉字识别系统的概念12

(五)离线手写汉字识别系统的概念13

八、电子计算机自动笔迹鉴定系统流程15

(一)图像采集16

(二)图像预处理16

(三)笔迹纹理特征分析22

(四)笔画提取24

(五)识别模块28

九、结束语29

第二章 指纹鉴定技术及新发展30

一、指纹概述30

(一)指纹定义30

(二)指纹特性30

二、指纹学发展史31

(一)指纹起源31

(二)指纹发展阶段32

(三)指纹学的成熟应用34

三、指印的概念38

(一)触物留痕38

(二)指印的形成种类38

四、潜指印的显现39

(一)指印的发现39

(二)潜指印的常规显现法40

(三)潜指印显现新技术41

五、指纹鉴定的方法45

(一)人工比对46

(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46

六、指纹鉴定技术面临的挑战50

(一)挑战原因50

(二)指纹鉴定错案原因剖析51

七、走向未来53

第三章 文书形成时间鉴定的现状及发展55

一、文书形成时间鉴定的意义55

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57

(一)文书绝对形成时间鉴定57

(二)文书相对形成时间鉴定60

(三)当前书写时间鉴定技术存在的不足64

(四)文书字迹形成时间鉴定发展方向预测65

三、圆珠笔书写字迹形成时间鉴定66

(一)圆珠笔概述66

(二)薄层色谱法68

(三)气相色谱分析法71

(四)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73

(五)傅里叶红外分析法74

四、鞣酸铁墨水书写字迹形成时间鉴定75

(一)蓝墨水概述75

(二)鞣酸铁墨水(蓝黑墨水)字迹形成时间鉴定的技术方法76

五、签字笔(中性笔)墨水书写字迹形成时间鉴定80

(一)签字笔概述80

(二)化学方法81

(三)色谱方法82

(四)其余方法83

六、印章盖印形成时间研究83

(一)印章色料概述84

(二)普通印章盖印形成时间研究概述86

(三)原子印章盖印形成时间研究概述87

七、结束语95

第四章 传感器侦查技术与法庭科学96

一、传感器与公共安全防范96

(一)生化武器与恐怖主义96

(二)化学传感器在公共安全事务中的应用99

(三)生物传感器在公共安全事务中的应用100

(四)DNA传感器在公共安全事务中的应用101

二、传感器在毒物、毒品检验中的应用102

(一)生物传感器在毒品检验中的应用103

(二)酶传感器在毒物检验中的应用104

三、免疫传感器在血痕检验中的应用106

(一)传统血痕种属实验方法106

(二)免疫传感器在种属实验中的作用106

四、基因芯片在同一认定中的作用107

(一)基因定义107

(二)基因的同一认定依据107

(三)基因芯片的同一认定理论107

五、新型传感器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109

(一)嗅敏与其他仿生传感器109

(二)电化学传感器在文书检验中的应用109

六、结束语110

第五章 物证检验新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研究111

一、序言111

二、生物传感器112

(一)生物传感器概述112

(二)生物传感器分类113

三、基于多层组装聚邻苯二胺及纳米金的无标记电流型乙脑疫苗免疫传感器研究132

(一)实验部分134

(二)结果与讨论136

(三)结论140

四、新型无标记电流型风疹疫苗传感器140

(一)实验部分141

(二)结果与讨论143

(三)结论146

五、高灵敏电流型风疹疫苗传感器146

(一)实验部分148

(二)结果与讨论149

(三)结论153

六、无电子媒介体乙脑疫苗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的研究153

(一)实验部分154

(二)结果与讨论156

(三)结论158

七、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纳米金/辣根过氧化物酶/多壁纳米碳管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159

(一)实验部分160

(二)结果与讨论161

(三)结论165

八、基于层层组装纳米金/Co(bpy) 3+3的乙脑疫苗免疫传感器的研究165

(一)实验部分166

(二)结果与讨论168

(三)结论172

九、基于抗体固载于纳米金/聚邻苯二胺的电位型免疫传感器的研究173

(一)实验部分174

(二)结果与讨论174

(三)结论178

十、结束语178

主要参考文献179

致谢1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