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苟文丽,吴连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769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15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产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分娩的现代化管理3
第一章 分娩前管理3
第一节 胎儿生长发育及成熟度的监护3
一、孕龄核实与预产期推算3
二、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5
(一)临床测量法5
(二)超声测量法6
三、胎龄及胎儿体重6
四、胎儿成熟度的监测8
(一)临床评估9
(二)超声检查9
(三)羊水成熟度分析法9
第二节 胎儿宫内安危的监护11
一、胎动11
二、羊水量和羊水性状12
三、胎心监护13
四、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PS)16
五、胎儿脐动脉和脑动脉血流17
六、产时胎儿宫内缺氧的生化监测指标18
第三节 胎教19
一、胎教的意义19
二、胎教对母儿的影响20
三、胎教方法20
一、孕产期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22
第四节 孕产妇社区管理22
四、胎教与儿童智力发育的关系22
二、使用孕产妇系统保健卡23
(一)孕产妇系统保健内容23
(二)《孕产妇系统保健卡》的管理24
三、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管理25
(一)高危妊娠的定义25
(二)高危因素25
(四)高危妊娠的监护与管理27
(三)高危妊娠的筛查27
四、孕产妇社区服务28
(一)孕产期保健宣传指导28
(二)为孕妇建保健卡29
(三)高危孕妇的监护与管理29
(四)与街道有关部门合作29
(五)产后访视29
第二章 分娩期的现代化管理31
第一节 管理观念及模式的变化31
一、产时服务模式的演变31
二、改变产时服务观念及模式的重要性及必然性31
三、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32
(一)产时服务模式的探索32
(二)常用产时服务措施的评估32
(三)产时服务新模式的要求33
(二)服务宗旨33
(一)目的33
四、产时服务新模式33
(四)医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技能35
(五)适宜技术37
第二节 分娩期保健的适宜技术40
一、导乐(Doula)陪伴分娩40
(一)Doula分娩的发展历史40
(三)Doula的工作内容41
(二)Doula的基本要求41
二、人际交流与咨询技巧42
三、产时心理保健与人际交往技巧46
(一)应激反应46
(二)产时的心理保健措施46
(三)产程中的心理护理47
(四)人际交往技巧48
(五)心理测验49
二、产痛的神经传导50
三、产痛的性质50
一、产痛的生理基础50
第三节 分娩镇痛50
四、产痛对母婴的影响51
五、分娩镇痛的意义51
六、分娩镇痛的方法51
第四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52
一、健康教育53
二、健康促进53
三、分娩前的健康教育54
第三章 分娩期用药58
第一节 妊娠分娩期药物代谢的特点58
一、药物对孕产妇的影响58
(一)妊娠期药物吸收功能的变化58
(二)孕妇体内药物分布的情况58
(三)妊娠期药物代谢及排泄的变化58
二、胎盘对药物的转运59
三、药物在胎儿体内的代谢59
五、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60
四、药物对胎儿作用的影响因素60
第二节 分娩期用药原则61
一、适应证61
二、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及医源性疾病61
三、严格掌握用药剂量61
四、切勿讳疾忌药61
五、注意新生儿近远期损害62
第二篇 正常分娩69
第一章 分娩的动因及临床经过69
第一节 分娩的动因69
一、子宫下段成熟理论69
二、内分泌控制理论70
(一)母体的内分泌调节70
(二)胎儿成熟后的内分泌调节71
三、神经介质理论71
四、机械性理论71
(一)子宫体的变化72
一、分娩期生殖系统变化72
第二节 分娩期母体变化72
(二)宫颈的变化74
(三)阴道和盆底的变化75
(四)骨盆的变化75
二、产妇全身情况的变化75
(一)血液系统的变化75
(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76
(三)呼吸系统的变化76
(四)消化系统的变化77
(五)泌尿系统的变化77
(六)内分泌系统的变化77
三、产妇精神、心理的变化78
第三节 分娩期胎儿变化78
一、胎儿-胎盘单位的功能变化78
二、胎儿循环系统的变化79
三、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79
五、胎儿内分泌系统的变化80
四、胎儿呼吸系统的变化80
六、胎儿的酸碱平衡81
第四节 正常胎位的分娩机制82
第五节 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84
一、分娩先兆84
二、临产的诊断84
三、产程分期84
四、正常产程图85
五、分娩早期的处理85
八、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监护及处理86
六、分娩前的准备86
七、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监护及处理86
九、第三产程的临床经过、监护及处理88
十、新生儿的即刻护理90
十一、产妇产后的即刻护理91
第六节 正常产褥期及保健91
一、产褥期的解剖生理变化91
(一)生殖系统91
(五)消化系统的变化92
(四)泌尿系统的变化92
(三)血液及循环系统的变化92
(二)乳房的变化92
(六)内分泌系统的变化93
(七)腹壁的变化93
二、产褥期保健93
(一)适当活动93
(二)计划生育指导93
(三)产后检查93
第二章 分娩的必要因素94
第一节 产力94
一、子宫收缩力94
二、腹肌及肛提肌收缩力95
第二节 产道95
一、软产道95
二、骨产道96
一、胎儿大小99
第三节 胎儿99
二、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100
(一)胎产式101
(二)胎先露101
(三)胎方位101
三、胎儿畸形102
第四节 胎儿附属物102
一、胎盘102
二、胎膜105
三、脐带106
四、羊水106
第三章 母乳喂养107
一、母乳喂养的发展及措施107
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107
三、乳房的解剖结构及泌乳108
四、母乳喂养的技巧109
二、娩出后的即刻检查110
一、新生儿出生前的准备110
第四章 正常新生儿的评价监护110
第一节 出生后的检查110
第二节 生后6小时检查111
第三节 临床胎龄评分112
第四节 新生儿的全面体格检查112
二、日常护理115
四、出院时的护理115
三、预防感染115
一、出生时的护理115
第五节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115
第三篇 异常分娩119
第一章 产力异常119
第一节 子宫收缩乏力119
一、宫缩乏力的有关因素119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20
(一)宫缩乏力的临床表现120
(二)宫缩乏力的诊断120
(一)预防121
三、对母儿的影响121
四、预防及处理121
(二)处理122
第二节 子宫收缩过强123
一、类型123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23
三、对母儿的影响124
四、预防及处理124
一、临床分类126
第一节 骨产道异常126
第二章 产道异常126
二、诊断128
三、对母儿的影响130
四、分娩时的处理130
第二节 软产道异常131
一、先天异常131
二、陈旧损伤131
三、生殖器肿瘤合并妊娠132
四、其他133
第三章 胎儿异常134
第一节 胎儿生长发育异常134
一、巨大儿134
二、脑积水137
三、神经管缺陷138
四、其他胎儿发育异常139
第二节 胎位异常140
一、头位难产140
二、臀位148
三、横位154
四、复合先露156
第三节 多胎妊娠157
一、发生率及相关因素157
二、类型及鉴别158
三、并发症159
(一)妊娠期并发症159
(三)双胎妊娠的特殊并发症160
(二)分娩期并发症160
四、诊断及治疗162
(一)诊断162
(二)治疗164
第四章 异常分娩的诊断与处理168
第一节 难产因素及其间的关系168
一、难产因素168
(一)子宫因素168
(五)其他169
二、难产因素间的关系169
(三)头盆不称169
(四)胎位异常169
(二)宫颈因素169
第二节 难产的诊断170
一、产前诊断170
二、产时诊断170
(一)宫缩乏力的诊断170
(二)头盆不称的诊断171
(一)潜伏期的处理172
一、可能经阴道分娩的处理172
(三)胎位异常及其他难产因素的诊断172
第三节 难产的处理172
(二)活跃期的处理173
(三)第二产程的处理173
二、难以经阴道分娩的处理173
第四节 异常产程图的表现及处理173
一、异常产程图的表现173
二、产程图的功能划分173
三、异常产程图的处理174
第五章 妊娠并发症176
第一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76
一、概述176
二、分类及诊断标准176
三、病因学177
(一)免疫学说177
(二)遗传学说178
(三)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调178
(四)血管活性物质失衡179
(五)缺钙180
(六)损害内皮功能的血浆因子180
四、病理生理变化180
(一)血管痉挛性收缩180
(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181
(三)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181
(四)凝血功能变化181
(五)各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181
五、临床表现182
(一)血压升高182
(二)蛋白尿182
(三)水肿182
(四)头痛183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183
(一)妊高征的高危因素183
(二)辅助检查183
(三)鉴别诊断184
(一)妊高征心脏病185
七、妊高征的并发症185
(二)脑出血186
(三)胎盘早剥186
(四)并发肾功能衰竭186
(一)做好产前检查187
(三)饮食及药物预防187
(二)妊高征的预测187
八、预防187
(五)微血管病性溶血——HELLP综合征187
九、处理188
(一)治疗原则188
(二)一般处理188
(三)轻度妊高征的处理188
(四)中重度妊高征的处理188
(五)适时终止妊娠192
(一)早产的动因193
第二节 早产193
一、病因193
(二)早产的高危因素194
二、临床表现195
三、诊断195
四、预防196
五、治疗196
六、分娩处理200
第三节 过期妊娠200
一、定义201
二、胎盘变化201
三、诊断及监测201
四、过期妊娠对母儿的影响203
(一)对胎婴儿的影响203
(二)对孕产妇的影响203
五、过期妊娠的处理203
(一)处理的时机203
(二)处理前的准备204
(三)产时处理205
第四节 前置胎盘206
一、病因206
二、分类206
三、对母儿的影响207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207
五、治疗209
六、预防210
第五节 胎盘早期剥离211
一、病因211
二、分类及临床表现211
三、诊断212
四、鉴别诊断212
五、并发症213
六、治疗213
一、羊水过多214
第六节 羊水量异常214
(一)病因215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217
(三)处理217
二、羊水过少218
(一)病因218
(三)对母儿的影响220
(四)处理220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220
第七节 死胎222
一、病因222
二、临床表现223
三、诊断223
四、处理223
五、预防224
第八节 母儿Rh血型不合225
一、概述225
(二)Rh系统抗原226
(一)Rh溶血病的认识过程226
三、Rh溶血病的发病机制226
二、Rh溶血病的发生率226
(三)抗体的产生227
四、Rh溶血病的诊断229
(一)产前诊断229
(二)实验室诊断229
(三)B型超声检查230
五、处理230
(一)孕期监测230
(二)孕期治疗230
(三)孕期治疗新方法231
(四)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231
(五)新生儿监测231
(六)新生儿治疗231
(十)Rh溶血病的预防232
(九)Rh溶血症溶血程度的预测232
(八)新生儿换血前后IgG的治疗232
(七)新生儿换血技术的改进232
第九节 胎儿生长受限233
一、正常的胎儿发育过程233
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233
(一)遗传因素233
(五)胎儿因素234
(四)母体及外环境因素234
(三)母体疾病及妊娠合并症234
(二)胎盘因素234
(六)生物学因素235
(七)化学因素235
(八)其他235
三、FGR的诊断236
(一)确诊236
(二)产前预测236
四、FGR的治疗239
(一)围生儿死亡率高240
(二)围生期发病率高240
五、FGR的预后240
六、诊断处理经验241
(一)诊断241
(二)胎儿畸形监测242
(三)胎儿颅脑缺血、缺氧性改变243
(四)关于“原因不明”的FGR243
(一)妊娠期心血管系统的变化244
二、围生期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变化244
一、概述244
第一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244
第六章 妊娠合并症244
(二)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245
三、妊娠、分娩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245
(一)妊娠对心脏病的影响245
(二)心脏病对妊娠的影响245
四、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45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245
(二)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246
(三)妊娠合并室间隔缺损247
(一)病理生理248
(二)临床表现248
五、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248
(三)诊断249
(四)处理249
(二)治疗250
(一)临床表现250
七、妊高征性心脏病250
(一)临床表现250
六、妊娠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250
(二)处理251
八、围生期心肌病251
(一)病因251
(二)病理生理251
(三)临床表现251
(四)诊断252
(五)治疗252
十、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科处理253
(三)治疗253
(一)心脏病女性不宜妊娠的指征253
九、心力衰竭253
(二)临床表现253
(一)心功能分级和心衰分度253
(二)心脏病孕妇的妊娠期处理254
(三)妊娠合并心脏病分娩方式的选择254
十一、心脏病手术后妊娠与分娩的处理254
第二节 妊娠合并肝脏疾患255
一、妊娠期肝脏的生理255
二、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255
(一)肝炎与妊娠的相互影响255
(二)诊断255
(三)鉴别诊断256
(四)治疗256
三、妊娠合并特发性肝病257
(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257
(一)发病机制258
四、HELLP综合征258
(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58
(二)临床表现259
(三)诊断259
(四)处理259
五、肝移植患者合并妊娠259
第三节 糖尿病合并妊娠259
一、妊娠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260
二、诊断261
三、处理262
(一)妊娠期的处理262
(二)分娩期的处理263
(三)产褥期的处理264
第四节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264
一、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生理病理基础264
(一)甲状腺激素的作用264
二、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65
(一)生理病理基础265
(二)妊娠期甲状腺的生理改变265
(二)临床表现266
(三)诊断266
(四)处理266
(五)甲亢危象的处理268
三、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268
(一)病因268
(二)病理268
(五)诊断269
(六)处理269
(三)甲低与妊娠的相互影响269
(四)临床表现269
四、桥本甲状腺炎合并妊娠270
(一)生理病理基础270
(二)临床表现270
(三)诊断270
(四)处理270
(二)妊娠与慢性肾炎的相互关系27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71
第五节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271
一、慢性肾炎271
(三)诊断272
(四)鉴别诊断272
(五)处理272
二、急性肾盂肾炎273
(一)易感因素273
(二)致病菌及感染途径274
(三)急性肾盂肾炎对妊娠的影响274
(四)诊断274
(五)鉴别诊断274
(六)处理275
三、肾移植术后合并妊娠275
(一)肾移植术后的妊娠动态275
(二)妊娠和分娩对移植肾的影响276
(三)肾移植后妊娠对胎儿的影响276
(五)处理277
(四)肾移植后适宜妊娠的条件277
第六节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278
(一)妊娠期贫血的诊断278
(二)妊娠期贫血的原因279
(三)妊娠期贫血的分度279
(四)妊娠期贫血对妊娠的影响279
一、缺铁性贫血279
(一)病因279
(二)临床表现280
(三)预防281
(四)治疗281
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82
(一)病因282
(二)临床表现282
(三)预防283
(一)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妊娠的关系284
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4
(四)治疗284
(二)临床表现285
(三)处理285
四、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286
(一)病因286
(二)临床表现287
(三)处理287
(二)妊娠对骨髓移植的影响288
(一)骨髓移植对妊娠的影响288
五、骨髓移植术后合并妊娠288
第七节 妊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289
一、肺结核289
(一)肺结核与妊娠的相互影响289
(二)临床表现289
(三)诊断290
(四)处理290
(二)临床表现291
(一)支气管哮喘与妊娠的相互影响291
二、支气管哮喘291
(三)诊断292
(四)治疗292
三、肺移植术后合并妊娠293
(一)脏器移植术后妊娠293
(二)关于肺移植术293
(三)肺移植术后对妊娠的影响293
(四)肺移植术后妊娠期的免疫抑制治疗294
(五)肺移植术后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294
第八节 妊娠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94
一、癫痫294
(一)癫痫与妊娠的相互影响294
(二)临床表现295
(三)处理295
(二)诊断296
(三)处理296
二、脑瘤296
(一)脑瘤与妊娠的相互影响296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297
(一)病因297
(二)诊断297
(三)治疗297
(一)妊娠与子宫肌瘤的相互影响298
(二)诊断298
一、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98
第九节 妊娠合并肿瘤298
(三)治疗299
二、妊娠合并宫颈癌299
(一)诊断299
(二)处理300
三、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00
(一)妊娠与卵巢肿瘤的相互影响300
(二)诊断300
(三)治疗301
(一)感染途径302
一、TORCH感染302
第十节 妊娠期感染性传播疾病302
(二)对母儿的影响303
(三)诊断304
(四)治疗305
(五)预防306
二、妊娠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307
(一)病因307
(二)感染途径308
(三)临床表现308
(四)对妊娠和新生儿的影响308
(五)诊断309
(六)治疗309
三、妊娠合并淋病309
(一)病因309
(二)感染途径309
(四)对妊娠和新生儿的影响310
(五)诊断310
(三)临床表现310
(六)治疗311
(七)预防311
四、妊娠合并艾滋病312
(一)病因312
(二)感染途径312
(三)HIV的致病机制312
(六)HIV与妊娠的相互影响313
(七)临床表现313
(五)HIV的母婴传播313
(四)艾滋病对妊娠的影响313
(八)实验室检查314
(九)HIV的诊断314
(十)治疗314
(十一)产前检查315
(十二)围分娩期的处理316
五、妊娠期尖锐湿疣316
(三)治疗317
(一)临床表现317
(二)诊断317
六、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318
(一)传播方式318
(二)临床表现318
(三)诊断318
(四)治疗318
七、妊娠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318
(一)临床表现318
(二)诊断319
(三)治疗319
第十一节 妊娠合并急腹症319
一、妊娠合并急性胆结石、胆囊炎320
(一)妊娠与胆囊炎的相互影响320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320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321
(一)妊娠期阑尾位置的改变321
二、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321
(四)预防321
(三)治疗321
(三)对母儿的影响322
(四)治疗322
(五)预后322
三、妊娠合并胰腺炎323
(一)妊娠与胰腺炎323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323
(三)妊娠期胰腺炎的特点324
(四)治疗324
四、妊娠合并急腹症手术324
第十二节 妊娠合并吸毒325
一、毒品在母体、胎儿、胎盘的药代动力学325
二、吸毒对母儿的影响325
三、处理326
(一)病因328
一、妊娠期伴发的精神障碍328
第十三节 妊娠合并精神病328
(二)临床表现329
(三)病程329
二、产后精神病329
(一)病因329
(二)临床表现330
(三)诊断330
(四)处理331
(六)预防332
(五)预后332
第七章 分娩期并发症333
第一节 胎膜早破333
一、病因333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334
三、对母儿的影响335
四、预防336
五、治疗336
第二节 脐带位置异常337
一、原因338
二、诊断338
三、预防338
四、处理339
第三节 羊水栓塞340
一、定义340
二、发病机制340
三、高危因素341
四、病理生理342
五、临床表现343
六、诊断344
七、鉴别诊断345
八、治疗346
九、预后348
十、预防348
十一、诊断治疗经验349
一、分类350
第四节 子宫破裂350
三、临床经过及表现351
二、病因351
四、诊断352
五、预防352
六、处理353
(一)处理原则353
(二)处理措施353
一、病因354
(一)子宫收缩乏力354
(一)子宫肌肉收缩和缩复354
(二)凝血因素354
第五节 产后出血354
(二)胎盘因素355
(三)产道损伤355
(四)凝血功能障碍355
(五)子宫破裂355
(二)临床表现356
(一)出血的时间及性状356
(六)子宫内翻356
二、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诊断356
(七)宫腔积血356
(三)实验室检查357
三、预防357
(一)产前357
(二)产时357
(三)产后357
四、处理358
(一)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358
(二)胎盘残留359
(三)产道损伤360
(四)凝血功能障碍360
(五)子宫内翻361
第六节 子宫内翻361
二、病因362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362
一、分类362
四、鉴别诊断363
五、处理363
六、预防364
第七节 宫内感染36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64
(一)病原微生物364
(二)临床上导致感染的有关因素365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366
(一)临床表现366
(二)实验室检查367
三、对母婴的影响368
(一)对孕产妇的不良影响368
(一)抗生素的使用371
四、治疗371
(二)对胎、婴儿的不良影响371
(二)终止妊娠的时机372
(三)终止妊娠的方式372
(四)新生儿的治疗372
五、预防372
(一)先兆早产372
(二)胎膜早破373
(三)细菌性阴道病373
(四)GBS携带者的产前、产时处理373
第八节 胎儿窘迫374
一、病理生理374
二、病因374
(一)母血含氧量不足374
(二)急性胎儿窘迫375
(一)慢性胎儿窘迫375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375
(一)胎动减少或消失375
(三)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375
(二)胎盘、脐带输氧功能障碍375
三、分类375
(二)胎心率的改变376
(三)羊水污染376
(四)B型超声376
(五)胎儿头皮血气分析377
五、治疗377
(一)急性胎儿窘迫377
一、病因378
(二)慢性胎儿窘迫378
第九节 新生儿窒息378
二、病理生理379
三、评估新生儿缺氧的方法379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379
五、治疗380
(一)出生前做好窒息复苏的准备380
(二)复苏的步骤380
二、病因383
第十节 产褥感染383
一、定义383
三、病理生理384
四、临床表现384
五、诊断385
六、鉴别诊断385
七、预防386
八、治疗386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387
一、定义387
第十一节 晚期产后出血387
三、预防388
四、治疗388
第八章 产科抢救390
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390
一、定义390
二、病因390
(一)肾前性病因390
三、病理生理391
(三)肾后性病因391
(二)肾性病因391
四、诊断392
五、病情判断392
六、预防393
七、治疗393
(一)少尿期的治疗393
(二)多尿期的治疗394
八、预后394
第二节 产科休克395
一、休克总论及失血性休克395
(一)休克的定义395
(二)休克的病理生理395
(三)休克程度的判断及监测398
(四)失血性休克的治疗399
(三)治疗403
(二)症状403
(一)病因403
(六)抢救组织403
(五)休克时监测的指标403
二、感染性休克403
(二)临床表现406
(三)诊断406
(四)治疗406
(一)病因406
三、过敏性休克406
(四)预防406
(五)预防407
四、创伤性休克407
(一)病因407
(二)诊断407
(三)处理407
(四)预防407
第三节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08
一、定义408
(一)凝血与抗凝的生理调节408
(二)妊娠分娩期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409
三、产科DIC的高危因素410
四、产科DIC的临床症状410
二、DIC的分期及发病机制410
五、产科DIC的诊断411
六、产科DIC的治疗411
第四节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413
一、定义413
二、病理生理413
五、治疗414
三、临床表现41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14
六、预后416
七、ARDS对妊娠的影响416
八、妊娠对ARDS的影响416
九、妊娠合并ARDS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416
(一)愿意怀孕421
一、女性心理421
第一节 怀孕的动机421
第一章 妊娠期的心理学421
第四篇 分娩心理学421
(二)拒绝怀孕422
二、配偶的心理422
三、家庭成员对怀孕动机的影响423
(一)父母关系423
(二)祖父母的希望423
第二节 妊娠期的正常心理学过程424
(三)已有子女的适应情况424
一、妊娠早期425
(一)接受妊娠425
(二)早孕反应425
(三)情绪变化425
(四)性欲变化426
(五)对家人的要求426
二、妊娠中期426
(一)为人父母的实践427
(二)忧虑和恐惧427
三、妊娠晚期427
第三节 妊娠期的精神紊乱428
一、抑郁状态428
二、孕期焦虑428
(一)与孕期焦虑有关的因素428
(二)孕期焦虑的分类429
三、围生期的困惑429
(一)处理430
四、妊娠期精神紊乱的处理及预防430
(二)预防431
五、假孕432
(一)临床表现432
(二)发病机制433
(三)诊断433
(四)治疗433
第四节 青少年妊娠的心理学问题433
(三)社会和环境因素434
(二)家庭因素434
(一)生理因素434
一、青少年性行为的因素434
(四)其他因素435
二、妊娠少年的心理问题435
(一)妊娠少年女性435
(二)青少年父亲435
三、青少年高危性行为和妊娠的初步预防436
(一)实施青春期的性教育436
(二)实施青春期性教育的具体措施437
(三)青少年还应该学会安全的性行为437
第二章 分娩期的心理学439
第一节 分娩期的正常心理学439
一、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状态439
(一)恐惧和焦虑439
(二)陌生和孤独439
(三)焦急和疑虑439
(二)Lamaze(心理预防)法440
(一)Dick-Read方法440
(四)悲伤情绪440
二、心理预防方法440
第二节 影响分娩的心理因素441
一、影响分娩的心理因素441
二、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441
三、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442
四、普及和推广Doula陪伴分娩442
(一)第一产程442
(二)第二产程443
(三)第三产程443
第三节 分娩期的精神紊乱443
一、分娩期精神紊乱的原因443
(一)心理性因素443
(二)生理性因素443
二、防治措施444
第一节 产褥期正常心理学过程445
第二节 产褥期的精神紊乱445
第三章 产褥期的心理学445
一、产母忧郁446
二、产后抑郁446
(一)病因447
(二)诊断447
三、产后精神病449
(一)发病率451
(二)诊断451
(三)预后452
第三节 产褥期精神紊乱的防治453
一、精神障碍的一般预防453
(一)加强婚前保健453
(二)开展孕产期心理保健453
(三)普及、推广家庭化Doula分娩454
(四)提倡母乳喂养454
(五)提高围生保健服务质量454
(六)同精神科医生合作454
(一)产后抑郁症的治疗455
二、治疗455
(二)产后精神病的治疗456
(三)电惊厥治疗457
(四)授乳问题457
第四节 产褥期的家庭暴力及性攻击457
一、家庭暴力457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457
(二)产褥期的家庭暴力458
(一)一般概念460
二、性攻击460
(二)强奸的动力学461
(三)强奸-创伤综合征461
第五篇 分娩手术学465
第一章 术前准备及麻醉465
第一节 术前准备465
一、一般准备465
二、家属的思想准备465
三、分娩麻醉的选择466
二、分娩麻醉的要求466
三、手术者的准备466
一、分娩麻醉的特点466
第二节 麻醉466
(一)局部浸润麻醉467
(二)局部浸润加基础麻醉467
(三)会阴浸润麻醉467
(四)阴部神经阻滞麻醉467
(五)硬膜外腔阻滞麻醉468
(六)全身麻醉468
第二章 终止妊娠的手术及方法469
第一节 人工终止妊娠术469
一、负压吸引术469
二、早早孕负压吸引术475
三、钳刮术476
第二节 人工引产术478
(二)特性479
(一)机制479
一、雷夫诺尔(利凡诺)引产479
(三)适应证480
(四)禁忌证480
(五)术前检查480
(六)术前准备480
(七)手术步骤480
(八)术后观察及处理482
(九)并发症及其处理482
(三)禁忌证483
(五)术前准备483
(四)术前检查483
二、水囊引产483
(二)适应证483
(一)机制483
(六)手术步骤484
(七)术后观察及处理485
(八)并发症及处理485
(四)麻醉487
(三)术前准备487
(五)器械及敷料487
三、经腹、经阴道剖宫取胎术487
(二)禁忌证487
(一)适应证487
(六)手术步骤488
(七)术中注意事项488
(八)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488
四、药物引产488
(一)前列腺素引产488
(二)天花粉引产490
(三)莞花引产术493
第三章 准备产道的手术496
第一节 会阴切开及缝合496
一、分类496
二、会阴切开及缝合术的适应证496
(二)正中切开缝合497
(一)会阴左侧斜切开缝合497
四、麻醉497
五、手术步骤497
三、会阴切开及缝合术的禁忌证497
第二节 穿刺胎膜500
一、机制500
二、适应证501
三、禁忌证501
四、方法501
六、预防及处理502
五、并发症502
第三节 宫颈麻醉浸润及切开术503
一、宫颈麻醉浸润503
二、宫颈切开术及宫颈环扎术503
(一)宫颈切开术503
(二)宫颈环扎术503
第四章 解决分娩的手术507
第一节 产钳术507
一、产钳的结构507
二、产钳的分类508
四、产钳术的禁忌证509
五、产钳术的必备条件509
六、产钳施术前的准备509
三、产钳术的适应证509
七、产钳施术方法510
八、产钳术后的检查及处理512
九、产钳注意事项512
十、枕后位产钳术512
十三、产钳术对母亲、胎儿的影响513
十一、后出儿头产钳术513
十二、剖宫产产钳术513
第二节 胎头吸引术514
一、胎头吸引器的种类515
二、适应证516
三、禁忌证516
四、术前准备516
五、手术步骤516
一、臀位分娩的分类518
第三节 臀位助产术518
六、注意事项518
七、并发症及其处理518
八、胎头吸引术与产钳术的利弊比较518
二、臀位阴道分娩的适应证519
三、臀位阴道分娩的禁忌证519
四、臀位阴道分娩的并发症519
五、臀位自娩术及其分娩机转520
六、臀位助娩术(部分臀牵引术)521
七、臀位分娩中异常情况的处理524
第四节 臀位牵引术526
一、适应证526
二、术前准备和麻醉526
三、臀位牵引术的牵引方法526
第五节 剖宫产术527
三、剖宫产的术前准备528
四、剖宫产的麻醉及体位528
一、剖宫产术的适应证528
二、剖宫产术的禁忌证528
五、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手术步骤529
六、子宫体部剖宫产术533
七、腹膜外剖宫产术535
八、剖宫产子宫切除术536
九、并发症及其处理538
(二)麻醉540
(四)注意事项540
(三)手术方法540
第一节 人工剥离胎盘术540
(一)适应证540
第五章 胎儿娩出后的手术540
第二节 宫腔填塞纱条术542
(一)适应证542
(二)操作步骤542
(三)术中要点542
第四节 产道损伤修补术543
(三)术中要点543
一、会阴阴道裂伤缝合术543
第三节 子宫动脉结扎术543
(二)手术步骤543
(一)适应证543
二、宫颈裂伤缝合术545
三、子宫破裂手术546
第五节 绝育术547
一、经腹绝育术547
二、经阴道绝育术551
第六章 围分娩期的抗感染处理555
第一节 急性绒毛膜羊膜炎555
一、高危因素555
二、病因555
三、发病机制556
四、对母儿的影响556
五、临床表现556
六、诊断556
七、处理557
第二节 分娩后感染558
一、阴道分娩后感染558
(一)阴道分娩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558
(二)临床表现和治疗558
二、手术分娩后感染559
(一)手术分娩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560
(二)手术分娩后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与诊断560
(三)手术分娩后感染的预防561
第三节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562
一、围分娩期抗感染药物的动力学改变562
(一)药物的吸收563
(二)药物的分布563
(三)药物的生物转化564
(四)药物的排泄564
二、围分娩期抗感染用药的原则565
三、围分娩期抗感染药物的选择565
(一)通过母体给药治疗胎儿感染569
四、胎儿宫内治疗569
(二)经羊膜腔给药570
第七章 避孕方法及手术571
第一节 绝育术571
一、输卵管结扎术571
二、药物绝育法577
三、高分子粘合剂粘堵法578
四、经宫腔镜输卵管绝育术578
五、其他方法579
第二节 输卵管绝育术后复通术579
一、对端吻合术579
二、输卵管植入子宫术580
三、壶腹部远端输卵管造口术580
第三节 宫内节育器的应用580
一、常用的IUD及进展581
三、IUD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83
二、IUD的作用机制583
四、IUD的并发症及其防治584
第四节 口服避孕药586
一、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586
二、口服避孕药常见的副反应588
三、口服避孕药与心血管疾病589
第六节 避孕失败后补救措施590
一、紧急避孕590
第五节 皮下埋植避孕590
二、人工流产及钳刮术592
三、药物流产592
四、人流并发症及其防治597
五、中期妊娠引产599
相关链接605
推荐书目605
《初次妊娠与育儿》读后有感606
中文索引607
英文索引613
热门推荐
- 1157027.html
- 3424196.html
- 1413824.html
- 1422435.html
- 2633876.html
- 264603.html
- 1430766.html
- 962021.html
- 2741228.html
- 731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2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5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7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3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5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0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6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