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陶行知文集 修订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陶行知文集 修订本
  • 陶行知著;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753433008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00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10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陶行知文集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13——19263

伪君子篇3

共和精义(节录)9

给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J·E·罗素的一封信12

师范生应有之观念16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23

试验主义与新教育33

教学合一37

第一流的教育家41

新教育44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54

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64

师范教育之新趋势72

中学教育实验之必要76

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82

评学制草案标准85

新学制与师范教育87

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96

大学教育的二大要素99

教育与科学方法103

学问之要素——答程仲沂先生的信109

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给文渼的信110

社会改造之出发点113

预备钢头碰铁钉——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115

希望您做一位三千万人的教育厅长——给安徽教育厅长卢绍刘先生的信118

五族共和与教育者之责任122

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一个用钱少的活学校126

师生共生活——给姚文采弟的信131

平民教育概论133

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146

学生的精神150

《新教育评论》之使命153

评陈著之《家庭教育》——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156

女师大与女大问题之讨论160

驳特定学区议163

师范教育下乡运动169

国画也要提倡了171

整个的校长173

学做一个人175

尊重公有财产178

论幼稚园应有之改革及进行方法——致陈陶遗182

我之学校观184

天将明之师范学校——江宁县立师范学校半日生活记188

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193

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197

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200

我们的信条202

无锡小学之新生命——开原乡立第一小学一日生活记204

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215

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217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225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228

1927——1930237

教育改进237

教会教育与私立学校——答同仁中学校杨继宗先生的信244

师范教育之彻底改革——答石民佣等的信247

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给正之先生的信249

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致王琳251

本校以收录真才为标准——致李增祥253

晓庄学校之使命——给全体同志的信254

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给全体同学的信256

行是知之始258

从野人生活出发261

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263

如何教农民出头266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校旨趣269

“伪知识”阶级271

教学做合一284

在劳力上劳心287

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关于南京六校招收艺友之解释290

以教人者教己294

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296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第一年300

《中国教育改造》自序305

重视生物学——致中国科学社307

介绍一件大事——给大学生的一封信309

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313

《破晓》序322

答朱端琰之问326

向儿童瞄准——致叶刚338

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340

第二年的晓庄343

为农人和儿童谋幸福347

《在晓庄》序350

生物学或死物学——致郑先文353

生活即教育354

《乡村教师》宣言363

答操震球三问366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369

护校宣言380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致李友梅等384

1931——1935387

如何可以不做一个时代落伍者?——答复一位青年教师的信387

儿童用书选择标准388

师范生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392

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397

送科学丛书401

佛罗棱萨的教授402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404

怎样学爱迪生421

战时的功课423

科学的孩子425

莫轻看徒弟427

思想的母亲428

新旧时代之学生429

小朋友的鸡——给徐君企周的一封信430

一个教师与家长的答复——出头处要自由433

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436

从烧煤炉谈到教育440

儿子教学做之一课442

主人教育444

关于科学教育——致庄泽宣445

注重养生而不杀生——致郑先文448

培养科学儿童以利创造科学中国之始基——致伍朝枢450

儿童科学教育452

以大自然为生物园——致台和中462

仍在不辍研究中的“活的教育”464

全民族五大训练——致徐笃仁468

国难与教育470

从教育上谋国难的出路——手脑并用472

目前中国教育的两条路线——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476

科学训练要从幼稚园开始480

手脑相长482

创造的教育489

古庙敲钟录(节选)500

给国英的信519

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致潘一尘521

普及什么教育524

怎样培养普及教育的人才526

从守财奴想到守知奴529

从救水想到小孩的力量532

怎样指导小先生533

从今年的儿童节到明年的儿童节538

从学军想到工学军541

暑期普及教育运动544

杀人的会考和创造的考成547

行知行550

教育的新生552

贺客与吊客556

读书与用书558

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563

小先生与民众教育565

普及教育运动小史571

从穷人教育想到穷国教育573

经费575

连环的义务576

山海与萧场之实验577

宝山县观澜义务教育急成方案579

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587

中国普及教育方案商讨617

新的旅行法——致山海儿童社会634

强迫教育新义636

文化细胞638

跟西桥学640

通不通?642

文化网647

1936——1946651

十二月运动与五四运动651

答复庶谦先生654

民族解放大学659

生活教育之特质662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666

新中国与新教育709

代拟《杜威宣言》——致甘地722

美国的铁山724

给甘地的信726

给泰戈尔的信728

日本帝国主义必败——致吴树琴729

十二个字的理论——致吴树琴731

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在香港各界欢迎会席上演词732

人民教育运动738

谈战时民众教育757

纵谈战时各种教育问题759

关于香港教育问题的谈话(节录)762

说书764

抗战的全面教育765

推行生活教育之又一方式770

生活教育目前的任务773

桂林战时民众教育工作人员须知776

告生活教育社同志书——为生活教育运动十二周年纪念而作782

工合与工学团790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796

育才学校创办旨趣806

填鸭教育811

我们的校徽813

我的民众教育观815

谈生活教育——答复一位朋友的信818

游击区教育822

生活教育运动十三周年纪念告同志书825

校歌须表现学校立校方针与根本精神——致西洛830

儿童教育的任务——致业勤831

艺友制是补师范教育之不足——致潘畏三833

教育必须起推动作用——致皎然835

追求真理做真人——致陶晓光837

我是欢迎困难的一个人——致陶晓光839

奋斗是万物之父——致马侣贤841

育才二周岁前夜842

办学如治国,眼光要远——给肖生的信(四封)855

每天四问860

致育才之友书871

育才三方针876

育才十字诀877

育才十二要880

育才二十三常能881

写在《植物小世界》创刊号之后885

人生最大的目的还是博爱——致陶宏888

创造宣言891

学习外国文897

民主的儿童节898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900

从五周年看五十周年909

给育才全体同志的信914

创造的儿童教育917

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925

全民教育930

范旭东先生之死940

民主943

民主教育945

民主教育之普及948

把武训先生解放出来——为武训先生诞辰一百零七周年纪念而写951

我已写好了遗嘱——给吴树琴的两封信955

领导者再教育957

社会大学运动960

谈社会大学964

募集儿童节礼物信968

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970

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977

怎样可以得到和平980

为新中国之新教育继续奋斗——致育才学校师生982

附录984

陶行知生平年表&刘大康执笔9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