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钢的奥氏体转变曲线 原理、测试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钢的奥氏体转变曲线 原理、测试与应用
  • 林慧国,傅代直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0101Ⅹ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991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0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钢的奥氏体转变曲线 原理、测试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Ⅰ 基础篇1

第一章 钢中奥氏体转变导论1

§1 引言1

§2 铁碳系相图与奥氏体相区2

2.1 铁碳系平衡相图2

2.2 相图中的奥氏体单相区和有关的双相区3

2.3 合金元素对铁碳系平衡相图及奥氏体相区的影响5

§3 铁碳系合金与奥氏体转变8

3.1 铁碳系的结晶过程、稳定相与非稳定相8

3.2 铁碳系的平衡状态与不平衡状态9

3.3 铁碳合金的奥氏体转变12

主要参考文献17

1.1 等温转变曲线的建立18

§1 等温转变曲线18

第二章 钢的奥氏体转变曲线的类型18

1.2 等温转变曲线的分析21

1.3 等温转变曲线图的基本类型25

§2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8

2.1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建立28

2.2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分析30

2.3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数据的系统化分析36

2.4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与等温转变曲线的关系39

§3 奥氏体化曲线40

3.1 奥氏体化曲线的建立41

3.2 奥氏体化曲线的分析比较49

主要参考文献54

第三章 合金元素及各种因素对奥氏体转变的影响57

§1 对钢中奥氏体形成的影响57

1.1 合金元素对奥氏体的形成及其均匀化的影响57

1.2 各种因素对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影响59

§2 对钢中过冷奥氏体分解的影响62

2.1 合金元素对珠光体形成的影响62

2.2 合金元素对贝氏体形成的影响68

2.3 碳和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点和组织形态的影响72

§3 各种合金元素对奥氏体转变曲线的影响81

3.1 碳的影响82

3.2 硅的影响89

3.3 锰的影响92

3.4 铬的影响93

3.5 镍的影响100

3.6 钼的影响105

3.7 钨的影响108

3.8 钒的影响112

3.9 钛的影响114

3.10 铝的影响114

3.11 钴的影响115

3.12 铜的影响116

3.13 硼的影响116

3.14 砷的影响120

§4 其他因素的影响122

4.1 偏析的影响122

4.2 奥氏体受应力及形变的影响122

4.3 奥氏体化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影响122

4.4 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124

4.5 加热方法的影响125

4.6 取样位置的影响127

4.7 原始组织的影响127

主要参考文献128

第四章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129

§1 钢的奥氏体化129

1.1 共析碳钢的奥氏体化129

1.3 亚共析碳钢的奥氏体化131

1.2 过共析碳钢的奥氏体化131

1.4 纯铁的奥氏体化135

1.5 合金钢中奥氏体化的特点135

§2 等温与连续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的特点139

2.1 奥氏体等温形成的特点139

2.2 连续加热和快速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的特点142

§3 奥氏体晶粒的变化148

3.1 奥氏体晶粒度148

3.2 晶粒长大机制简介151

3.3 影响奥氏体晶粒度的因素154

主要参考文献157

第五章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159

§1 珠光体转变159

1.1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159

1.2 珠光体的形成及特点163

1.3 珠光体的层间距离和晶体学位向关系168

1.4 珠光体的力学性能173

§2 马氏体转变177

2.1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177

2.2 马氏体的形成及特点183

2.3 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特征189

2.4 马氏体的形成类型191

2.5 马氏体的力学性能195

§3 贝氏体转变200

3.1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201

3.2 贝氏体的形成及特点206

3.3 贝氏体转变的晶体学特征210

3.4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212

§4 先共析相的析出和魏氏组织的形成215

4.1 先共析相的析出215

4.2 魏氏组织的形成218

主要参考文献 (221

测定225

Ⅱ 测试篇225

第一章 临界点Ac1、Ac3、Accm和相变点Bs、Ms等的225

§1 Ac、Ac3、Accm点的测定227

1.1 计算法227

1.2 金相法227

1.3 膨胀法230

§2 Aff、Apf的计算232

§3 Bs、Bf及B50最高温度的计算233

§4 Ms点的测定233

4.1 计算法233

4.2 金相法236

4.3 膨胀法238

4.4 磁性法239

4.5 末端淬火法240

第二章 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绘法242

§1 金相法244

§2 硬度法246

§3 膨胀法248

§4 热磁仪法253

第三章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测绘法256

§1 金相法256

§2 膨胀法258

§3 末端淬火法270

§4 热分析法及微分热分析法272

§5 由S曲线计算法277

§6 由S曲线作图法281

§7 磁性感应法286

第四章 改型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测绘292

§1 基本概念292

§2 测绘条件……(293)314

§3 测绘方法314

3.1 膨胀法314

3.3 冷却速度对应法317

3.2 迭置冷却曲线图法317

Ⅲ 应用篇321

第一章 等温转变曲线图的应用321

§1 临界冷却速度的计算321

§2 合理选择淬火剂323

§3 估测淬透性324

§4 推断质量效应325

§5 估计产生不同组织量的临界直径327

§6 推测淬火转变产物331

§7 普通退火工艺的选择与制订332

§8 等温退火工艺的选择与制订334

§9 等温淬火工艺的选择与制订338

§10 分级淬火工艺的选择与制订341

§11 选择形变热处理的变形温度范围343

§12 制订消除白点的工艺346

§1 临界冷却速度与临界淬火直径的确定350

第二章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应用350

§2 选择淬火剂与热处理方法353

§3 求淬火后具有一定组织的钢棒直径356

§4 推知钢的组织和性能357

§5 推求钢的淬透性曲线365

§6 求U曲线369

§7 焊接方面的应用371

7.1 推测冷却时间,判定钢的焊接性能373

7.2 选择确保安全的焊接工艺374

§8 选择代用钢种378

第三章 改型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应用381

§1 指示钢棒的冷却行为和不同直径钢棒的组织变化381

§2 确定形成各种组织的临界直径382

§3 质量效应、临界冷却速度和最佳力学性能的估计383

§4 显示化学成分与钢棒直径变化对组织转变的敏感度385

§5 求淬透性385

§6 推知不同断面工件的临界冷却速度和组织转变的情况386

主要参考文献394

Ⅳ 图集篇401

第一章 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401

§1 结构钢401

1.1 碳素钢…………………………………………………(401)1.2 锰钢402

1.3 铬钢403

1.4 镍钢403

1.5 钼钢405

1.6 钨钢、钛钢、钒钢、铝钢、铜钢406

1.7 硅锰钢406

1.8 锰钼钢、锰钒锻407

1.9 铬硅钢、铬锰钢407

1.10 铬钼钢、铬钒钢、铬铝钢408

1.11 铬镍钢……………………………………………………(410)1.12 镍钼钢、硅锰钼钢、锰镍钼钢、锰镍铜钢413

1.13 铬锰硅钢、铬锰钼钢、铬锰镍钢414

1.14 铬锰钒钢、铬锰钛钢、铬硅钼钢415

1.15 铬镍钼钢416

1.16 铬镍钨钢、铬镍硅钢、铬镍钒钢419

1.17 铬钼钒钢、铬钼铝钢……………………………………(419)1.18 铬镍钼钒钢、铬镍钨钒钢420

1.19 铬钨钼钒钢、铬钼钨钒钢420

1.20 铬锰镍钼钢420

1.21 锰镍钼铜钢、锰硅钼钛钢421

1.22 铬锰硅镍钼钢、铬锰钼钨钒钢421

1.23 硼钢422

1.24 易切钢423

§2 弹簧钢423

2.1 碳素钢423

2.2 硅钢423

2.3 硅锰钢、硅钼钢、铬钼钢424

2.4 铬锰钒钢424

2.5 铬锰硅钼钢、铬锰硅钒钢425

§3 轴承钢425

4.1 碳素钢426

§4 工具钢426

4.2 铬钢、钼钢427

4.3 钼镍钢、铬钨钢427

4.4 铬钨钒钢、铬钨硅钢427

4.5 铬锰钼钢、铬钼钒钢428

4.6 铬镍钛钢、铬镍钼钢、铬镍钨钢428

4.7 铬镍硅钼钢、铬镍钨硅钢、铬镍钼钒钢429

4.8 铬钼钨硅钢、铬钼钒硅钢、铬钼钨钒钢等429

§5 高碳工具钢430

5.1 铬钢、钨钢、钒钢430

5.2 锰钼钢、锰钒钢、铬钒钢、铬钨钢431

5.3 铬锰钼钢、铬锰钒钢、铬镍钛钢431

5.4 铬钨锰钢、铬钼钒钢432

5.5 铬钼钨钒钢、锰铬钨钒钢432

§6 高速钢433

§7 不锈钢、耐热钢435

§8 高锰钢436

第二章 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759

§1 结构钢759

1.1 碳素钢759

1.2 锰钢760

1.3 铬钢760

1.4 镍钢、钼钢761

1.5 硅锰钢、锰钒钢761

1.6 铬锰钢761

1.7 铬硅钢、铬钼钢、铬钒钢、铬钨钢762

1.8 铬镍钢、锰镍钢、镍钨钢763

1.9 锰镍钼钢、锰镍铜钢763

1.10 铬锰硅钢、铬锰钼钢、铬锰钒钢763

1.11 铬镍钼钢、铬镍钨钢764

1.12 铬钼钒钢、铬钼铝钢764

1.14 铬锰钨钛钢、铬锰钼钛钢、锰镍钼铜钢、锰镍钒铜钢、铬锰钼钨钒钢765

1.13 铬镍钼钒钢、锰镍钼铜钢、铬钼钨钒钢765

§2 弹簧钢766

§3 工具钢767

3.1 碳素钢767

3.2 铬锰钼钢、铬镍钼钢、铬镍钨钢767

3.3 铬钨钒钢、铬钨硅钢、铬钼钒钢768

3.4 铬钼钒硅钢、铬钼钨钒钢768

3.5 铬镍钼钒钢、铬钨硅钒钢768

3.6 高碳工具钢769

§4 轴承钢769

§5 不锈钢770

§6 高锰钢770

§7 低合金钢(快速高温加热)771

3.5 铬钼钢875

3.4 铬镍钢875

3.3 铬锰钢875

3.6 铬镍钼钢875

3.7 铬钼铝钢875

§3 合金结构钢875

3.2 铬钢875

3.1 锰钢875

§2 易切削钢875

§1 优质碳素结构钢875

第三章 钢的改型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875

§4 弹簧钢和轴承钢876

§5 不锈钢和耐热钢876

第四章 钢的奥氏体化曲线图920

§1 优质碳素结构钢920

§2 合金结构钢920

§3 弹簧钢和轴承钢920

§4 工具钢921

§5 不锈钢921

主要参考文献9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