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宁省志 少数民族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辽宁省志 少数民族志
  • 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 ISBN:780644243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613页
  • 主题词:辽宁省(学科: 地方志) 少数民族(学科: 概况 地点: 辽宁省) 辽宁省 地方志 少数民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辽宁省志 少数民族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2

编辑说明12

概述12

第一篇 满族12

第一章 源流与人口12

第一节 先世12

第二节 满族的形成和辽宁满族的来源15

第三节 姓氏渊源19

第四节 人口与分布24

第二章 语言与文字26

第一节 语言26

第二节 文字27

第三节 满语文研究29

第三章 政治30

第一节 八旗制度与国家政权30

第二节 阶级状况33

第三节 反封建反侵略斗争47

第四节 参加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61

第五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参政议政63

第六节 满族自治县、满族乡镇65

第四章 经济74

第一节 农业74

第二节 工业81

第三节 商业86

第五章 教育、科技与文化87

第一节 教育88

第二节 科技94

第三节 医疗卫生99

第四节 体育101

第五节 文化事业105

第六节 文学艺术109

第六章 风俗习惯119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习俗119

第二节 婚姻、生育和丧葬习俗121

第三节 礼俗、祭俗与节 俗124

第七章 宗教信仰与文物古迹128

第一节 宗教信仰128

第二节 文物古迹129

第二篇 蒙古族142

第一章 来源与人口142

第一节 来源142

第二节 人口与分布147

第三节 姓氏147

第二章 语言与文字148

第一节 语言148

第二节 文字149

第三节 蒙古语地名150

第三章 政治152

第一节 清代盟旗制度152

第二节 反封建反侵略斗争157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自治运动160

第四节 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乡镇162

第四章 经济165

第一节 畜牧业165

第二节 农业167

第三节 林业173

第四节 工业175

第五节 商贸、财政、金融180

第六节 交通、邮电185

第五章 教育18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18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189

第三节 蒙古语文教学193

第四节 教师队伍195

第五节 学校196

第六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199

第六章 文化艺术199

第一节 传统文化艺术200

第二节 现代文化艺术204

第三节 新闻出版206

第七章 体育卫生208

第一节 体育208

第二节 医疗卫生211

第八章 风俗习惯215

第一节 居住与陈设215

第二节 服饰与头饰216

第三节 饮食218

第四节 婚育219

第五节 节日221

第六节 丧葬222

第七节 祭祀223

第八节 礼仪与禁忌224

第九章 宗教信仰226

第一节 喇嘛教的传入与兴衰226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喇嘛教228

第三节 喇嘛寺庙230

第三篇 朝鲜族236

第一章 来源与人口236

第一节 来源236

第二节 人口与姓氏238

第二章 语言与文字239

第一节 语言属性与文字的形成239

第二节 通用语与方言240

第三节 语言文字使用241

第三章 政治244

第一节 清代朝鲜族政治244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朝鲜族政治245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朝鲜族政治248

第四节 新中国朝鲜族政治251

第五节 朝鲜族乡镇253

附:中共辽宁地方组织和东北革命武装中的朝鲜族领导人254

第四章 经济256

第一节 农业257

第二节 工业267

第三节 商业269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271

第五节 人民生活272

第五章 教育、科技与文化277

第一节 教育277

第二节 科技290

第三节 文学艺术291

第四节 新闻、出版、广播296

第六章 体育卫生299

第一节 体育299

第二节 医疗卫生302

第七章 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304

第一节 服饰304

第二节 饮食305

第三节 房屋及起居307

第四节 婚姻308

第五节 丧葬310

第六节 礼仪310

第七节 节日311

第八节 宗教信仰312

第四篇 回族318

第一章 来源与人口318

第一节 来源318

第二节 人口与姓氏321

第二章 语言与文字326

第一节 经堂语言326

第二节 回族使用汉语的特点327

第三章 政治328

第一节 回族在各历史时期的政治地位328

第二节 反封建反侵略斗争338

第三节 回族乡镇343

第四章 经济345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34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349

第五章 教育、文化与科技356

第一节 教育356

第二节 文化363

第三节 科技369

第六章 体育卫生373

第一节 体育373

第二节 医药卫生375

第七章 风俗习惯379

第一节 出生380

第二节 住宅380

第三节 饮食381

第四节 服饰381

第五节 婚姻382

第六节 丧葬与祭典384

第七节 沐浴386

第八节 禁忌386

第九节 称谓和礼仪387

第十节 标志和标牌388

第八章 宗教信仰388

第一节 伊斯兰教388

第二节 清真寺385

第三节 宗教职业人员391

第四节 三大节 日392

第五篇 锡伯族396

第一章 来源与人口396

第一节 族名与族源396

第二节 来源与迁徙397

第三节 人口与姓氏404

第二章 语言与文字412

第一节 古代固有的锡伯族语言文字412

第二节 从“夹谷稗话”到通用汉语汉文412

第三章 政治415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锡伯族政治415

第二节 清代的锡伯族政治416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锡伯族政治418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锡伯族政治420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锡伯族政治421

第六节 锡伯族乡镇422

第四章 经济440

第一节 明末清初(南迁盛京之前)锡伯族经济440

第二节 清代(南迁盛京之后)锡伯族经济441

第三节 民国时期锡伯族经济442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锡伯族经济443

第五章 文化、教育与体育卫生446

第一节 文化446

第二节 教育454

第三节 体育卫生458

第六章 风俗习惯465

第一节 家庭与宅居465

第二节 婚姻467

第三节 服饰469

第四节 女子发饰与首饰471

第五节 饮食472

第六节 诞生与丧葬的礼俗473

第七节 礼仪475

第八节 节 日476

第九节 禁忌479

第七章 宗教信仰480

第一节 信奉萨满教、喇嘛教与佛教480

第二节 供奉祖先481

第三节 供奉喜利妈妈和海尔堪482

第六篇 少数民族工作488

第一章 工作机构488

第一节 机构设置488

第二节 工作职责495

第二章 宣传落实民族政策496

第一节 学习宣传民族政策496

第二节 民族政策检查499

第三节 平反冤假错案500

第四节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501

第三章 少数民族干部502

第一节 少数民族干部数量502

第二节 少数民族干部培训504

第三节 少数民族后备干部504

第四章 少数民族经济504

第一节 主要经济工作505

第二节 扶贫工作508

第三节 经济工作成果512

第五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514

第一节 建立民族自治县514

第二节 建立民族乡镇516

第六章 少数民族教育516

第一节 普及中小学教育516

第二节 发展师范教育520

第三节 创办民族大学521

第七章 少数民族文化522

第一节 文化机构和文艺演出522

第二节 重视民族研究525

第三节 抢救整理民族古籍526

第四节 注重民族语文工作528

第五节 民族历史调查532

第六节 民族图书出版534

第八章 少数民族体育卫生534

第一节 体育535

第二节 医药卫生539

第九章 民族团结进步540

第一节 实行民族平等540

第二节 接待来访考察和组团出访考察545

第三节 表彰548

附录561

一、大事年表561

二、重要文献辑存584

三、编纂始末6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