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
  • 黄克孝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2152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职业教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原理篇3

第一章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理论概述3

第一节 一般课程理论4

一、课程是一种方案4

二、课程是一个系统6

三、课程是一种手段8

四、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10

第二节 职技教育课程的特点12

一、职技教育课程目标的特点12

二、职技教育课程内容的特点14

三、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17

四、职技教育课程运行的特点19

第三节 职技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21

一、职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任务21

二、中国职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24

三、职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展望25

第二章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开发28

第一节 职技教育课程分析28

一、社会需求分析29

二、行业分析30

三、教学分析32

第二节 职技教育课程设计33

一、观念设计33

二、原理设计35

三、方案设计37

第三章 职业和技术教育的课程评价41

第一节 职技教育课程评价概述41

一、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涵义和特点41

二、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作用44

三、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类型45

一、课程评价理论模式的产生46

第二节 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模式46

二、科学——实证主义模式48

三、人文——自然主义模式49

四、我国职技教育课程评价模式的探讨51

第三节 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程序和方法54

一、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程序54

二、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56

第四章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心理学基础58

第一节 学习理论与职技教育课程设计思想58

一、学科中心课程设计思想59

二、活动中心课程设计思想61

三、核心课程——职技教育课程的一种选择62

第二节 学习迁移与课程模式64

二、学习迁移与阶梯式课程模式65

一、学习迁移与群集式课程模式65

第三节 动作技能学习与课程设计67

一、动作技能的形成和迁移67

二、动作技能的学习与职技教育课程68

第四节 品德形成与职技教育的隐性课程建设69

一、品德的要领及其形成过程69

二、品德形成与职技教育的隐性课程建设70

第五章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模式72

第一节 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概念72

一、“模式”的丰富涵义72

二、“模式”的本质特性73

三、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概念74

第二节 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背景分析75

一、职技教育课程观与职技教育课程模式75

二、职技教育课程范型与职技教育课程模式76

第三节 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结构分析83

一、整体结构模式分析83

二、局部结构亚模式分析90

第四节 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决策维度92

一、理论模式的特性与功能93

二、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决策维度94

第二部分 探索篇101

第六章 CBE/DACUM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101

第一节 DACUM课程开发模式简介101

一、DACUM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101

二、DACUM的指导思想及开发步骤102

第二节 采用DACUM模式的专业课程开发过程105

一、“工作分析”阶段106

二、“任务分析”阶段106

三、“教学分析”和“教学开发”阶段108

第三节 采用DACUM模式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109

一、重点培养技术能力109

二、力争一定操作能力110

三、适当兼顾次要能力111

四、课程设置适当综合化111

第四节 教改实施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112

一、教改试点工作的效果112

二、教改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113

第七章 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和实践115

第一节 双元制的课程标准115

一、课程标准制订的负责机构115

二、课程标准制订的程序116

第二节 双元制的课程计划118

一、培训条例中规定的实践课程计划118

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理论课程计划119

第三节 双元制的课程开发121

一、职业分析方法及其理论基础121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本位122

第四节 双元制课程结构125

一、双元制课程结构组织的特点125

二、“核心阶梯式”的课程结构126

三、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实施技术教育课程128

第八章 MES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130

第一节 MES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130

一、职业技术培训的系统观130

二、典型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模式131

三、MES课程模式的优点133

第二节 MES课程模式的基本思想135

一、MES课程模式的基本思想135

二、MES模块的划分与组合137

第三节 MES培训大纲与学习单元140

一、MES的培训大纲140

二、MES的学习单元142

第四节 MES课程模式的基本要素与特点144

一、MES课程模式的基本要素144

二、MES课程模式的基本特点145

第九章 集群式模块课程的探索与实践147

第一节 集群式模块课程产生的背景和依据147

一、职技教育课程必须适应的两种需求147

二、职技教育课程必须遵循的两类规律149

三、职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三对矛盾153

第二节 集群式模块课程的理论探索154

一、集群式模块课程的特点154

二、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开发步骤155

三、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内部结构157

四、集群式模块课程的预期效果158

第三节 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实践159

一、涉外经济专业的课程159

二、城市公交专业的课程161

三、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162

第十章 阶段模块课程的探索与实践164

第一节 商业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164

一、商业中等学校课程模式改革的前提165

二、两种中等商业学校课程模式的回顾167

第二节 商业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分析168

一、80年代以来商业中专校课程的几种改良168

二、商业中等学校课程改革对国外课程模式的成功经验的借鉴171

一、阶段模块课程的设计思想173

第三节 阶段模块课程设计和实践173

二、阶段模块式课程的具体内容174

三、阶段模块式课程的实施和特点176

第十一章 “宽实活”农村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78

第一节 “宽实活”课程模式的涵义及特点178

一、“宽实活”课程模式的涵义178

二、“宽实活”课程模式的特点179

第二节 “宽实话”课程模式的产生及其依据180

一、农村职技教育存在的问题180

二、“宽实活”课程模式的理论依据180

第三节 “宽实活”课程模式实例181

一、温饱型课程模式181

二、小康型课程模式183

第一节 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的回顾189

一、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的初始起动阶段189

第十二章 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189

第三部分 改革篇189

二、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阶段190

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完善阶段191

第二节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过程193

一、探索职技教育特色,建设职业学校课程193

二、研究专业特点,选择课程内容194

三、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教学效益195

第三节 实施课程改革的对策196

一、三个接轨是课程改革的必需196

二、课程改革的新思路196

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原则197

第十三章 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课程改革实验199

第一节 实验的设计199

一、实验的目的及重要意义199

二、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200

三、基本性质及主要特征201

四、总体构思及设计方略202

第二节 实验的实施203

一、五对组合及四大范型203

二、多种形式及综合教法207

第十四章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课程体系改革210

第一节 建立课程体系的主要依据210

一、职技高师的培养目标210

二、职技高师课程体系的特征211

第二节 职技高师课程现状的分析212

一、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213

二、课程结构还缺乏严密的科学性213

三、课程类型中无选修课214

四、课程实施未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214

第三节 职技高师课程体系改革理论探讨214

二、确定课程内容的原则215

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215

三、研究课程结构的原则216

四、课程设计方法217

第四节 职技高师课程改革方案的探讨219

一、建立课程组合结构模型219

二、课程改革后的特色220

第十五章 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课程改革222

第一节 技术高专的课程设置222

一、两类高等专科学校的比较223

二、技术高专课程设置的原则224

第二节 技术高专课程改革的实践226

一、综合化课程模式226

二、复合型课程模式230

第一节 现代化企业对高技术职技继续教育的需求和特征233

一、现代化企业面临的形势及对教育的需求233

第十六章 现代化企业高技术职技继续教育的课程改革233

二、现代化企业高技术职技继续教育应有的特色234

第二节 宝钢高技术职技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步实践236

一、专业技术干部的继续教育课程改革236

二、技术工人的“Y型培训模式”237

三、宝钢集团工业技术学校的“TET模式”241

第四部分 附篇247

第十七章 中国近代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之沿革247

第一节 清末实业学堂的课程247

一、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的课程247

二、军事技术和其他技术学堂的课程249

三、癸卯学制对实业学堂课程的规定252

第二节 民国初期实业学校的课程254

一、《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对实业学校课程的规定254

一、壬戌学制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257

第三节 壬戌学制对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257

二、民国初期和清末实业教育学制课程的比较257

二、壬戌学制制订前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变迁258

第四节 国民政府成立后的职业教育课程266

一、制定职业教育法规,对“新学制”进行修正266

二、对职业学校课程的一些规定266

第十八章 台湾地区的技术和职业教育课程269

第一节 台湾技职教育课程的演变269

一、课程演变概览269

二、课程演变的动因270

第二节 台湾的单位行业训练课程272

一、课程标准的确立272

二、课程标准的修订274

三、单位行业训练课程的缺陷275

一、职业群集课程简介276

第三节 台湾的职业群集课程276

二、五大职业群的教育目标277

三、课程标准的确立280

四、采取职业群集课程后的反响283

第四节 台湾技职教育课程发展的特点与趋势285

一、课程发展的特点285

二、课程发展的趋势286

第五节 台湾技职教育课程对我们的启示与借鉴288

一、适时地改革课程288

二、政府应起推进作用289

三、改革须从调研出发289

四、重视课程理论研究289

五、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290

主要参考文献291

后记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