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
  • 杨谦著(南开大学哲学系)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5765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后现代主义-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社会过程与文化过程1

一 “主题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社会过程2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6

三 中国传统哲学的改造13

四 中国现代哲学的追寻20

五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24

第二章 文本互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中国文化的语境之中29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语言准备30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文本历程36

1.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初接触36

2.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早期传入的东瀛之路40

3.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传播45

4.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对马克思主义文本传入的推进48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引进54

6.建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在中国的传播56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范畴的形成57

1.社会、社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61

2.生产、生产资料、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66

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68

4.阶级、国家、革命、群众70

5.存在、思维、物质、意识、唯物论、唯物主义74

6.辩证法、形而上学、矛盾78

7.实践、认识、思想、理论82

本章小结84

第三章 思想交锋——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主导地位86

一 从中学与西学的碰撞到确认西学的先进性87

1.改良派与顽固派之争88

2.“体用”之辨93

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98

1.进化论的哲学观和历史观99

2.唯意志主义哲学的输入和影响109

3.实用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114

4.柏格森生命哲学120

三 从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到中国共产党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主导地位121

1.“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23

2.社会主义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战133

3.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141

本章小结148

第四章 视界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151

一 异质文化互动中的视界融合152

1.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论概述152

2.异质文化的“视界融合”问题156

二 中国社会革命的问题域160

1.如何把握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任务161

2.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国革命的进程和转变169

3.如何把握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和中国革命的动力177

4.如何把握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188

三 “视界融合”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完成198

1.反对主观主义,倡导理论联系实际198

2.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205

四 视界融合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208

1.承继中国历史优秀的文化遗产209

2.创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构想212

本章小结215

第五章 综合创新(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版本的现实化形态及其发展219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版本220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和理论版本220

2.理论版本的现实化形态和学术化形态及其关系223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版本的民族性与世界性226

二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阐释228

1.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阐释228

2.陈独秀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概括233

3.蔡和森论阶级、私有制和国家237

4.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介绍241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版本——毛泽东哲学思想247

1.毛泽东哲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实践论》和《矛盾论》249

2.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政治哲学、军事哲学和文化哲学理论253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曲折发展257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个版本——邓小平哲学理论264

1.中国的改革开放与邓小平理论的诞生264

2.思想解放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269

3.重新诠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73

4.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79

五 发展中的第三个版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285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内涵285

2.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及其在哲学上的突破294

3.“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299

本章小结307

第六章 综合创新(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版本的学术化形态及其发展310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术性理论版本的形成与发展310

1.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释311

2.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通俗化和大众化318

二 解放后至“文革”结束前,学术性理论版本发展的坎坷历程323

1.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批判324

2.三次哲学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推进332

三 改革开放历史时期学术性理论版本的蓬勃发展343

1.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与“异化问题”的讨论344

2.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与学术版本的创新357

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多元化与领域哲学的兴起363

四 走“综合创新”之路,实现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374

本章小结378

主要参考文献3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