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
  • 梅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49580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2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区概况1

1.1.1 地理位置1

1.1.2 区位分析2

1.1.3 历史沿革2

1.2 研究背景3

1.2.1 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新时期3

1.2.2 旅游地学研究对自然保护区具有重大意义4

1.2.3 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是时代发展的要求5

1.2.4 研究区的区域背景6

1.3 研究综述7

1.3.1 对旅游地学的研究7

1.3.2 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的研究10

1.3.3 对研究区地质及其他方面的研究13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15

第2章 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的基础研究16

2.1 自然保护区概述16

2.1.1 IUCN保护区的界定16

2.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界定17

2.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20

2.2.1 发展概况20

2.2.2 存在的问题20

2.3 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的必要性23

2.3.1 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23

2.3.2 国际发展趋势23

2.3.3 中国国情需要24

2.4 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的重要途径25

2.4.1 生态旅游的内涵25

2.4.2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促进作用25

第3章 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的模式构建27

3.1 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的内涵27

3.1.1 概念27

3.1.2 特征27

3.1.3 原则28

3.2 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的理论基础29

3.2.1 自然保护区学理论29

3.2.2 可持续发展理论30

3.2.3 生态伦理学理论31

3.2.4 景观生态学理论31

3.3 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的经验借鉴32

3.3.1 国内经验借鉴32

3.3.2 国外经验借鉴34

3.4 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的模式36

第4章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理环境38

4.1 区域地质背景38

4.1.1 地质构造38

4.1.2 地层39

4.1.3 岩石42

4.2 自然地理环境43

4.2.1 地貌特征43

4.2.2 气候特征45

4.2.3 水文特征45

4.2.4 土壤特征45

4.2.5 生物多样性47

4.3 人文地理环境49

4.3.1 人文风情49

4.3.2 社会经济状况49

4.4 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评价51

4.4.1 典型性51

4.4.2 稀有性51

4.4.3 脆弱性52

4.4.4 原始性52

4.4.5 区位性52

4.4.6 科研价值53

第5章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资源成景及评价54

5.1 旅游地学资源概述54

5.1.1 旅游地学资源的内涵54

5.1.2 旅游地学资源的成景机理54

5.2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成景分析55

5.2.1 稻城古冰帽遗迹55

5.2.2 格聂群峰冰川遗迹59

5.2.3 与邻近地区冰川对比61

5.3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成景分析64

5.3.1 湿地生态景观64

5.3.2 草地生态景观65

5.3.3 灌丛生态景观65

5.3.4 森林生态景观66

5.3.5 流石滩生态景观66

5.3.6 动物生态景观66

5.4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资源的评价66

5.4.1 类型66

5.4.2 其他旅游资源68

5.4.3 评价69

5.4.4 区域旅游资源比较73

第6章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质遗迹景观分析74

6.1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景观分类74

6.2 稻城古冰帽遗迹景观75

6.2.1 稻城古冰帽遗迹景观的分区75

6.2.2 稻城古冰帽遗迹景观类型77

6.2.3 冰川侵蚀地貌77

6.2.4 冰川堆积地貌79

6.2.5 与同类景观的比较83

6.3 其他地质遗迹景观85

6.4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86

6.4.1 定量评价86

6.4.2 定性评价88

第7章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实例研究89

7.1 保护系统工程89

7.1.1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89

7.1.2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92

7.1.3 人文生态保护工程93

7.1.4 环境监测工程94

7.2 开发系统工程95

7.2.1 科学规划工程95

7.2.2 产品开发工程98

7.2.3 市场开拓工程101

7.2.4 设施建设工程103

7.3 管理系统工程105

7.3.1 能力建设工程105

7.3.2 社区共管工程106

7.3.3 环境教育工程108

7.3.4 管理创新工程109

7.4 人为因素分析110

7.4.1 “1+X”主体模式110

7.4.2 在研究区的应用114

结论115

参考文献117

附录122

附录A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景观图122

附录B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景观图123

附录C 2014年全国各级地质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统计表1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