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教师文化使命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教师文化使命
  • 吴玲,周元宽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2690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教师-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教师文化使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背景与意义1

第一章 教师文化使命及其演变5

一、教师文化使命的内涵5

(一)“文化”的界说5

(二)文化使命的意蕴15

(三)教师文化使命的内涵18

二、教师文化使命的审视22

(一)教师的诞生与教师文化使命的形成22

(二)教师文化使命的多维审视25

三、当代中国教师面临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生态34

(一)多元并存:社会中的多元文化及其影响34

(二)多元共生:教育中的多元文化及其冲突40

(三)多元一体:教育中的文化民主与社会整合42

第二章 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使命44

一、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45

(一)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意义解读45

(二)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特性46

二、全面认识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文化49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生成49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要素56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阶段59

三、正确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表征——民族文化传统62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62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优秀民族文化传统67

四、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继承与弘扬72

(一)民族文化认同73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省与批判78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81

第三章 外域先进文化的借鉴传播使命98

一、全面了解异彩纷呈的外域文化98

(一)雄风犹在唯我尊:欧洲文化98

(二)兼容并存合中西:日本文化101

(三)实用自由风头劲:美国文化104

(四)古老神韵悠超越:印度文化107

(五)不息神灯待理解:阿拉伯文化111

二、理性对待外域文化113

(一)“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超越态度113

(二)坚持民族主体性的实践原则115

(三)有效防范和化解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119

三、外域文化的合理借鉴120

(一)理性至上:教师对西方文化中科学精神的借鉴121

(二)胸怀世界:教师对西方文化中开放精神(特征)的借鉴123

(三)“矫枉过正”:教师对西方文化激进性特征的借鉴126

(四)自由个性:教师对西方文化主体性特征的借鉴127

第四章 传道解惑的文化使命131

一、传天人之道132

(一)天人之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32

(二)传道:教师的文化使命135

二、解生活之惑139

(一)人类生活的三重世界139

(二)人类生命活动的三重特性141

(三)教师使命:生命的困惑及其消解142

三、审人生之美146

(一)审美与人生146

(二)审人生之美:美育的意蕴与使命150

(一)什么是知识:知识视野面面观153

一、知识与人生153

第五章 授业拓能的文化使命153

(二)知识与人生:本性与意义156

二、知识与教育158

(一)教育中的知识及其实质158

(二)课程中的知识及其与人生的关系160

(三)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教育的中心任务163

三、传授知识:教师的基本职责168

(一)传授知识:教师的神圣职责168

(二)高明善化:教师“传授知识”的境界与追求174

第六章 健体强心的文化使命177

一、树科学理念——新健康观177

(一)健康:人的永恒追求177

(二)认识健康:健康观及其演变178

(三)确立现代新健康观181

二、育养身之道——健体184

(一)全面把握身体素质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185

(二)正确认识身体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87

(三)实施身体素质教育中的若干要点188

三、涵养心之道——强心190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190

(二)关爱万岁:关注种种“学生心理问题”193

(三)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首要职责198

第七章 反求诸己的群体文化使命208

一、认识自我:教师职业的发展与特点208

(一)我是谁:“教师”的涵义和实质208

(二)教师的职业发展与现状212

(三)当代教师的职业特点216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222

二、实现专业成长222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225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227

(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229

(五)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主体自觉的表征231

三、打造群体文化238

(一)如何理解教师群体文化239

(二)新世纪教师形象及其塑造240

(三)教师群体文化意识及其建设243

第八章 当代教师文化使命的践履251

一、借重阵地: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51

(一)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及其基本理念252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拓展和重新体认256

(三)新课程改革对我国教师专业化的新要求264

(一)关注生命,自尊清高:解读当代中国教师群体文化的品格266

二、基本路径:当代教师文化的品位设计、批判重建与民主整合266

(二)当代教师对课程文化的批判与重建274

(三)当代教师对多元文化的民主整合:以青年亚文化为例280

三、思想武器:当代教师践履文化使命的方法策略285

(一)“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继承”286

(二)人生境界和文化价值287

(三)实用理性和兼容并包289

结语:回应与展望292

附录:295

附录1 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295

附录2 教师劳动价值论306

附录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313

主要参考文献323

后记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