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扎兰屯市耕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海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0426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耕地-土壤肥力-土壤调查-扎兰屯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扎兰屯市耕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3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3
第一节 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3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3
二、土地资源概况3
三、自然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3
四、农村经济概况5
第二节 农业生产概况5
一、农业发展历史5
二、农业生产现状6
第三节 耕地利用与保养管理的简要回顾7
第二章 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8
第一节 调查内容与方法8
一、调查内容8
二、调查方法9
三、调查步骤9
第二节 样品分析与质量控制10
一、分析项目及方法10
二、分析测试质量控制10
第三节 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11
一、属性数据库的建立11
三、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的连接14
四、评价单元的确定及各评价因素的录入14
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14
第四节 耕地地力评价的依据、方法和评价结果15
一、评价依据15
二、评价的技术流程16
三、评价方法和结果18
第五节 图件的编制和面积量算23
一、图件的编制24
二、面积量算24
第三章 耕地立地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5
第一节 立地条件25
一、地形地貌25
三、成土母质26
二、自然植被26
四、坡度27
第二节 农田基础设施27
一、水利设施27
二、农业设施28
三、农业机械28
四、生态环境建设29
第四章 耕地土壤属性30
第一节 耕地土壤类型及分布30
一、暗棕壤30
二、黑土30
三、草甸土30
四、沼泽土30
一、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现状31
第二节 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现状31
二、有机质、大量元素养分变化及原因分析34
第三节 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现状35
一、中量元素35
二、微量元素36
第四节 耕地土壤的其他属性41
一、pH41
二、容重41
三、土体构型41
四、侵蚀程度42
五、地表砾石度43
第五章 耕地地力45
第一节 各乡镇耕地地力基本状况46
一、鄂伦春乡46
二、哈拉苏镇46
三、卧牛河镇46
四、达斡尔乡47
五、大河湾镇47
六、成吉思汗镇47
七、高台子镇47
八、雅尔根楚镇47
九、中和镇47
十四、浩饶山乡48
十二、洼堤乡48
十三、哈多河镇48
十、蘑菇气镇48
十一、关门山乡48
十五、萨马街乡49
十六、柴河镇49
十七、办事处49
第二节 各等级耕地基本情况概述49
一、一级地49
二、二级地50
三、三级地50
四、四级地51
五、五级地51
六、六级地52
八、八级地和九级地53
七、七级地53
第六章 耕地环境质量54
第一节 耕地重金属含量54
第二节 耕地水环境状况55
一、灌溉水源概况55
二、灌溉水质量55
第三节 耕地环境质量评价56
一、评价标准57
二、评价方法57
三、评价结果58
第二节 耕地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61
三、退耕还林还草61
二、建设旱作稳产基本农田61
一、建设高产高效基本农田61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61
第一节 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及建议61
一、建立耕地环境质量监测体系62
二、加强宣传和农业执法力度62
三、控制“三废”排放62
四、加强化肥、农药使用方面的管理和新技术推广62
第三节 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62
第四节 作物平衡施肥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对策与建议62
三、打造高油大豆绿色品牌63
第五节 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的对策与建议63
二、充分利用调查成果,生产适合各种作物的专用复混肥63
一、大力开发有机肥源,培肥地力63
第二部分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成果应用67
第八章 耕地质量与种植业布局67
第一节 种植业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67
一、种植业生产现状67
二、种植业生产存在的问题68
第二节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依据69
一、原则69
二、依据69
第三节 种植业的科学布局69
一、市区办事处经作区69
二、北部铁路沿线经、饲区70
四、西南粮、豆、经区71
三、东南粮、豆、经、饲区71
五、西南低温豆、经、饲区72
第四节 种植业的发展方向72
一、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72
二、加强农产品产业化72
三、引进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发展“两高一优”农业73
四、结合农、牧业,建设新能源73
第九章 耕地质量与改良利用74
第一节 耕地利用现状及障碍因素74
一、耕地利用现状74
二、障碍因素74
二、耕地改良利用分区75
一、耕地地力等级划分75
第二节 耕地地力与改良利用划分75
第三节 改良利用区范围、特点、问题与改良措施76
一、东部粮菜节水区76
二、西部粮食区77
三、西南粮食薄地培肥区78
四、北部粮食水土保护区79
第十章 耕地质量与平衡施肥80
第一节 基本概况80
一、施肥历史80
二、施肥现状80
三、存在问题80
第二节 土壤养分含量状况81
四、负面影响81
一、有机质和大量元素82
二、土壤中量元素82
三、土壤微量元素82
第三节 平衡施肥的实施83
一、有机质83
二、氮、磷、钾83
三、中、微量元素肥料施肥建议85
第四节 对策和措施86
一、提高人员素质,普及平衡施肥知识86
二、广辟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86
三、利用本次调查成果,全面推广平衡施肥技术86
四、加强技术储备,为平衡施肥提供最新依据87
第十一章 土地承载力研究分析88
第一节 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与方法88
一、土地承载力的概念88
二、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88
三、土地承载力研究方法88
第二节 扎兰屯市土地承载力研究方法与结果89
一、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89
二、SD模型的架构89
三、SD模型模拟结果89
四、结果分析91
五、退耕后的经济预测分析91
二、大豆连作与土壤根际生物数量的关系93
一、大豆连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93
第十二章 大豆连作对耕地地力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93
第一节 大豆连作对耕地地力的影响93
第二节 大豆连作对病、虫、草害发生的影响94
一、大豆连作与病害发生的关系94
二、大豆连作与虫害发生的关系94
三、大豆连作与杂草发生的关系94
第三节 大豆连作对大豆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95
一、大豆连作对大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95
二、大豆连作对植株体内营养含量的影响95
三、大豆连作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95
四、大豆连作对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95
三、增施生物肥料96
四、控制病虫害的发生96
一、控制大豆种植面积,建立科学的轮作制度96
二、增施有机肥和重、迎茬大豆混复肥96
第四节 大豆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96
第三部分 耕地资源数据测定结果98
一、全市耕地土壤类型面积统计表98
二、全市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养分含量结果统计表100
三、全市耕地养分分级面积统计表119
四、全市各等级耕地养分分级面积统计表137
五、全市不同地力等级耕地理化性状统计表146
六、全市不同等级耕地田面坡度面积统计表164
七、全市调查点位理化性状统计表182
热门推荐
- 961572.html
- 1956070.html
- 1879705.html
- 592548.html
- 618828.html
- 2953620.html
- 1853751.html
- 1344298.html
- 194725.html
- 798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9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0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5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0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3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9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95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