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神药物治疗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靖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457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精神障碍-药物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精神药物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临床精神药理学总论3
第1章 精神药物治疗学的理论原则与药物临床研究3
第一节 精神药物治疗学的基本原则3
一、完善的诊断评估是制定正确药物治疗计划的基础3
目录3
二、药物治疗应与其他治疗相结合4
三、根据疾病的过程制定治疗干预计划4
四、药物选择5
五、在整个治疗期间,应该评估症状变化与监测预示疾病复发的早期症状6
六、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也是药物治疗成败的关键6
七、治疗剂量6
八、治疗的费用7
九、特殊人群使用精神药物的注意事项7
一、新药与药品注册8
第二节 我国对新药与药物临床研究的规定和要求8
二、药品临床研究9
第三节 药物临床研究设计的评价10
第四节 药物临床研究结论与Meta分析12
一、Meta分析的意义和作用13
二、Meta分析的步骤13
三、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15
四、Meta分析的注意事项16
五、Meta分析的统计学技术17
六、循证医学和Meta分析18
第五节 药品临床研究中GCP的要求与实施20
一、GCP要求20
四、GCP主要内容21
三、GCP目的21
二、GCP全过程21
第六节 药品Ⅰ期与Ⅱ期临床试验的内容与设计22
一、Ⅰ期临床试验22
二、Ⅱ期临床试验25
第2章 神经递质、受体与精神药物31
第一节 精神药理学的神经生物学基础31
一、突触31
二、神经化学性传递的“三维”特性32
三、神经递质的多样性34
四、神经递质受体38
五、突触可塑性39
第二节 与精神药物作用有关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40
一、乙酰胆碱及其受体40
二、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42
三、多巴胺及其受体43
四、5-羟色胺及其受体45
五、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46
六、谷氨酸及其受体48
第3章 药动学及药物相互作用50
第一节 药动学的体内过程51
一、吸收51
二、分布52
三、代谢52
四、排泄56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56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概念56
三、需要加强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情况57
二、治疗药物监测需要的条件57
五、测定血药浓度的常用方法58
四、药物过量中毒时监测血液或体液药物浓度的指征58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60
一、药动学的相互作用61
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62
第4章 精神药物的药效学原理74
第一节 受体的组成75
第二节 突触神经传递队伍的协同工作76
一、离子通道77
二、转运体与活性转运泵77
三、神经递质在突触的再摄取78
四、第二信使系统78
第三节 酶作为药物的作用位点80
一、受体的多种亚型82
第四节 受体的特性与药物对受体的作用82
二、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84
三、立体变构调节(allosteric modulation)87
第二篇 精神药物学各论92
第5章 抗精神病药92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的分类92
一、新的分类92
二、化学结构分类93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的发展简史94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的受体阻断作用95
一、受体阻断作用及其临床意义95
二、受体阻断作用的研究97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98
第四节 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98
二、用法和剂量101
第五节 不良反应及其处理103
一、锥体外系反应(EPS)104
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不良反应105
三、自主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05
第六节 药物相互作用108
第七节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110
一、氯丙嗪(chlorpromazine)110
二、奋乃静(perphenazine)111
三、氟奋乃静(fluphenazine)112
四、硫利达嗪(thioridazine)112
五、哌泊噻嗪(pipothiazine)112
八、氟哌啶醇(haloperidol)113
六、珠氯噻醇(clopenthixol)113
七、氟哌噻吨(flupenthixol)113
九、五氟利多(penfluridol)114
十、舒必利(sulpiride)115
第八节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115
一、氯氮平(clozapine)115
二、利培酮(risperidone)123
三、奥氮平(olanzapine)130
四、喹硫平(quetiapine)134
五、齐哌西酮(ziprasidone)137
六、其他新一代药物140
一、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143
第一节 作用机制与分类143
第6章 抗抑郁药143
二、抗抑郁药的分类144
三、抗抑郁药的研究方向145
四、抗抑郁药的适应证145
第二节 三环类抗抑郁药147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147
二、使用方法147
三、不良反应148
四、过量急性中毒的处理148
五、药物相互作用149
第三节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149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50
一、种类、剂量和用法150
三、不良反应151
四、药物相互作用151
第四节 NE与5-HT再摄取抑制药152
第五节 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药153
第六节 α2-拮抗和5-HT2、5-HT3拮抗药154
一、米安舍林(mianserin)154
二、米氮平(mirtazapine)154
第七节 单胺氧化酶抑制药155
第八节 其他抗抑郁药156
一、5-HT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药(SARIs类)156
二、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再摄取抑制药(NDRIs)157
三、噻萘普汀(tianeptine)157
四、腺苷蛋氨酸(S-aemesyl-L-methionine,SAMe)158
五、植物提取物抗抑郁药159
第7章 心境稳定剂160
第一节 心境稳定剂的作用机制160
一、锂盐的作用机制160
二、抗惊厥药的抗躁狂作用机制163
第二节 经典的心境稳定剂163
一、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163
二、抗癫癎药167
第三节 候选的心境稳定剂170
一、新型抗癫癎药170
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171
第四节 用于治疗躁狂的其他药物173
一、苯二氮?类药物173
三、钙通道拮抗剂174
二、传统抗精神病药物174
第8章 抗焦虑药177
第一节 抗焦虑药物作用机制177
一、苯二氮?类抗焦虑药物177
二、丁螺环酮的药理作用机制178
三、抗组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179
四、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179
五、黛力新药理作用机制181
第二节 抗焦虑药物的种类和临床应用182
一、苯二氮?类药182
二、非苯二氮?类药188
第9章 促认知药192
第一节 促认知药物的作用机制193
一、胆碱能类药物193
二、作用于其他神经递质系统的药物194
三、抗炎药195
四、作用于淀粉样沉积过程的药物196
五、其他药物196
六、小结197
第二节 促认知药物的种类197
一、胆碱能类药物198
二、其他神经递质类药物202
三、抗炎药203
四、改变淀粉样沉积过程的药物204
五、其他205
六、小结206
第三节 促认知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206
一、现状分析206
二、发展前景210
三、小结212
第10章 精神兴奋药213
第一节 精神兴奋药物的作用机制213
第二节 精神兴奋药物的种类214
一、哌甲酯(methylpenidate)215
二、苯丙胺(amphetamine)217
三、匹莫林(pemoline)219
四、咖啡因(caffeine)220
五、甲氯芬酯(meclofenoxane)223
六、哌苯甲醇(pipradrol)223
七、地阿诺(deanol)224
八、阿屈非尼(adrafinil)224
一、精神兴奋药的服用方法225
第三节 服用方法及疗效评价225
十、氟马西尼(flumazenil)225
九、二苯美伦(difemelane)225
二、药效评价226
第11章 镇静催眠药与失眠障碍的治疗228
第一节 苯二氮?类药物229
一、药理作用机制229
二、药动学及其特点230
三、作用特点231
四、不良反应231
五、常用于催眠的苯二氮?类药物232
第二节 新型的非苯二氮?类催眠药234
一、唑吡坦(eolpidem)234
二、佐匹克隆(zopiclone)234
三、扎莱普隆(zaleplon)235
第三节 失眠障碍的治疗237
一、非药物治疗237
二、催眠药物的使用原则238
三、失眠的分类与治疗238
第三篇 精神药物治疗学各论241
第12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药物治疗241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治疗241
一、抗精神药物的适应证241
二、急性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42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巩固期治疗247
一、巩固期治疗目的247
二、巩固期治疗场所247
二、剂量调整248
一、重要性248
三、巩固期治疗药物剂量248
四、巩固期治疗疗程248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期治疗248
三、疗程250
第四节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250
第五节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251
一、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概念251
二、如何避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生251
三、治疗策略252
四、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252
第六节 治疗中的换药问题255
一、换药指征255
二、换用药物的选择255
四、换药方法256
三、换药应注意的问题256
第七节 药物联合治疗与药物相互作用257
一、合并用药的原则257
二、合并用药的选择258
三、合并用药的注意事项258
第八节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259
一、患者本身的因素259
二、疾病本身的因素260
三、药物方面的因素260
第九节 精神分裂症的电抽搐疗法261
一、电抽搐治疗的适应证261
二、电抽搐治疗的禁忌证261
五、电抽搐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措施262
四、治疗方法262
三、治疗前的准备262
第十节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治疗263
一、分裂样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263
二、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264
三、妄想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的药物治疗265
四、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266
第13章 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267
第一节 概述267
第二节 药物治疗原则268
一、长期治疗268
二、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269
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270
六、治疗场所270
四、药物联合治疗270
三、避免使用导致心境不稳定的药物270
第三节 治疗方案271
一、急性躁狂的治疗271
二、维持治疗276
三、调整治疗方案277
第四节 增效剂的应用与药物的联合治疗278
一、钙通道拮抗剂278
二、甲状腺素279
三、其他279
第五节 抗抑郁药在双相障碍中的使用281
第14章 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284
第一节 概述284
一、治疗前的准备286
第二节 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原则286
二、治疗目标287
三、药物治疗原则288
第三节 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方案289
一、治疗分期289
二、抗抑郁药物的选择290
第四节 抑郁障碍各亚型的药物治疗291
第五节 难治性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292
一、难治性抑郁障碍的概念292
二、难治性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原则293
三、联合用药293
第六节 抑郁障碍的心理治疗294
三、婚姻治疗和家庭治疗295
二、认知行为治疗295
一、人际交往心理治疗295
四、特殊治疗手段的选择296
第七节 电抽搐治疗296
一、适应证296
二、禁忌证297
三、电抽搐治疗的时机297
四、维持治疗297
第15章 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299
第一节 广泛性焦虑症的药物治疗299
一、苯二氮?类抗焦虑药299
二、非苯二氮?类抗焦虑药301
三、抗抑郁药物302
四、抗抑郁药治疗GAD的方法306
第二节 惊恐障碍的药物治疗308
五、β-受体阻断剂308
一、SSRIs309
二、TCA309
三、文拉法辛310
四、米氮平310
五、其他抗抑郁药物311
六、苯二氮?类311
第三节 社交恐惧症的药物治疗312
一、抗抑郁药物313
二、SSRIs313
三、文拉法辛和米氮平314
四、三环类抗抑郁药物314
七、苯二氮?类315
六、丁螺环酮315
五、单胺氧化酶抑制药315
八、β-受体阻滞药316
第四节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316
一、抗抑郁药物317
二、氟西汀317
三、帕罗西汀317
四、氟伏沙明318
五、舍曲林318
六、西酞普兰318
七、三环抗抑郁药物319
八、其他新一代抗抑郁药物320
九、苯二氮?类321
一、SSRIs322
第五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322
三、TCA324
二、文拉法辛和米氮平324
四、MAOIs325
五、其他药物325
第16章 儿童及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327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327
第二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328
一、概述328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29
三、治疗330
第三节 抽动症的治疗334
第四节 品行障碍的治疗336
一、主要临床表现337
第五节 孤独症的治疗337
二、治疗338
第17章 酒与物质依赖的药物治疗340
第一节 物质依赖的治疗原则与药物概述340
一、导致依赖性产生的物质340
二、对物质依赖(主要为阿片类物质)脱瘾解毒的治疗药物341
第二节 慢性酒中毒的治疗343
一、临床表现343
二、实验室发现344
三、治疗344
第三节 麻醉品滥用与依赖的治疗346
一、临床特点346
二、治疗347
三、慢性疼痛综合征348
四、慢性麻醉品使用者的确定349
第四节 可卡因滥用与依赖的治疗349
一、临床表现349
二、治疗350
第五节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的治疗351
一、临床表现351
二、治疗352
第18章 进食障碍的药物治疗354
第一节 神经性厌食症354
第二节 神经性贪食症358
第三节 暴食症361
一、出现暴力行为的常见精神障碍363
第一节 攻击、激越行为及其药物治疗363
第19章 攻击、激越行为及兴奋状态的药物治疗363
二、评估患者的攻击、激越行为367
三、医护人员面对精神病患者攻击、激越行为的一般措施368
四、药物治疗369
第二节 兴奋状态及其处理372
一、概述372
二、分类372
三、出现兴奋状态的常见精神疾病373
四、处理377
第20章 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时精神药物的使用问题381
第一节 心脏疾病381
一、抗抑郁剂381
二、抗精神病药382
第二节 肝脏疾病383
第三节 肾脏疾病384
一、锂盐384
二、其他385
第四节 肺部疾病385
第五节 其他躯体疾病385
一、癫癎385
二、青光眼386
三、生殖泌尿疾病386
第六节 痴呆相关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药物治疗387
一、抗精神病药物387
二、苯二氮?类药物388
一、抗精神病药物389
第七节 谵妄的精神药物治疗389
三、其他389
二、经肠道吸收的苯二氮?类药物391
三、苯二氮?类拮抗剂392
四、其他药物393
第21章 不同人群的精神药物应用原则394
第一节 精神药物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394
一、孕产期的胎盘屏障作用和胎儿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394
二、应用原则396
三、在胎儿中出现的不良反应396
第二节 精神药物在哺乳期妇女中的应用398
一、应用原则398
二、在婴幼儿中出现的不良反应398
一、儿童的生理特点对药物作用的影响399
第三节 精神药物在儿童中的应用399
二、应用原则400
三、在儿童中出现的不良反应400
第四节 精神药物在老年人中的应用401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对药物作用的影响401
二、老年人中精神药物的用药原则402
三、在老年人中出现的不良反应402
第22章 精神科常见急诊的处理与危机干预404
第一节 精神科常见急诊状态的主要表现、诊断和处理要点404
一、兴奋状态(精神运动性兴奋,psychomotor excitement)404
二、谵妄状态(delirium)405
四、缄默状态(mutism)406
五、惊恐发作(panic attack)406
三、木僵状态(catalepsy)406
六、抽搐(convulsion)407
七、急性幻觉状态(acute hallucination)408
八、急性妄想状态(acute delusional state)409
九、急性痴呆(acute dementia)409
十、自杀(suicide)410
十一、自伤(self-harm)411
十二、暴力行为(violent actions)412
第二节 心理危机干预413
一、引起危机的原因413
二、正常应付过程414
三、心理危机的特征414
四、危机干预的目的414
五、危机干预原则414
六、危机干预的步骤415
热门推荐
- 3598068.html
- 1788284.html
- 1685358.html
- 2945014.html
- 166363.html
- 3490464.html
- 1587501.html
- 901371.html
- 558101.html
- 1700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9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3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9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80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4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5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4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