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李维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750371373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

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1

二、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3

三、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的途径5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9

二、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1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14

第三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7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18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8

三、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2

第二章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25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25

一、所有制结构25

二、决定所有制结构的因素2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28

第二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32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32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33

三、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36

第三节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39

一、个体经济39

二、私营经济41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2

四、社会主义的联营经济45

五、股份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46

第四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事业47

的全面进步47

一、 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以47

经济建设为中心47

二、 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50

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50

三、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完善52

一、社会主义劳动55

第一节社会主义劳动和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55

第三章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55

二、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59

三、 正确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 (159

第二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62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62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6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目的实现形式66

的特点66

第三节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67

一、发展生产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67

手段67

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主要途径68

一、 经济规律体系与基本经济规律74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74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75

三、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77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81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81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81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和特点85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价格 (190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90

一、社会主义的市场机制90

二、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规律92

三、社会主义的市场调节95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与计划98

第三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101

一、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101

必由之路101

二、 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105

市场经济新体制105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108

一、 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地位108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企业108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产权111

三、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机制112

四、 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115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118

一、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118

二、 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和利润120

三、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122

一、 经济效益的内涵126

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126

二、 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127

三、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131

一、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联合134

第四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联合134

二、 社会主义企业的兼并136

三、 企业集团与股份制138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与消费143

第一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143

一、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143

二、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144

三、 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146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149

实现的特点149

五、 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151

第二节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155

一、 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的其它分配形式155

二、 其它分配形式存在的原因158

第三节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平和效率161

一、 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的含义161

二、 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162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消费165

一、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165

二、社会主义的消费结构167

三、 社会主义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169

第七章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172

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和形式172

一、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172

二、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175

三、 社会主义商业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179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市场182

一、 社会主义市场的性质和特点182

二、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183

三、社会主义的竞争187

一、价格形成的基础190

二、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192

三、 社会主义的价格管理体制196

第八章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与信贷199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199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地位199

二、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200

三、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202

四、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调节204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信贷205

一、 社会主义信贷的本质和必要性205

二、社会主义信贷的作用207

三、社会主义信用的形式209

四、社会主义的利息和利息率211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银行214

一、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214

二、社会主义银行的职能215

三、 社会主义银行的作用217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219

一、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构成219

二、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完善221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225

一、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225

第九章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和财政225

二、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229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235

一、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235

二、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238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财政和预算241

一、社会主义的财政241

二、社会主义的国家预算245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税收249

一、社会主义税收的依据249

二、 社会主义税收的作用和类型251

三、社会主义的税收管理体制253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生产256

一、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特点和实质256

第十章社会主义再生产与经济发展256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类型258

第二节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速度、比例和效益261

一、速度、比例和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261

二、 再生产中的宏观经济效益263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266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66

二、经济发展战略267

三、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271

第四节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74

一、 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74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75

三、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81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285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285

一、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性质和特点285

二、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287

三、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90

新体制290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292

一、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92

二、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295

三、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299

一、经济政策301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301

二、 经济政策的配合303

三、 经济政策与经济杠杆305

第四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307

一、社会主义计划调控的特点307

二、 社会主义计划的任务和形式308

三、 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主的计划体制310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12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312

必然性312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312

二、 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317

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319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19

二、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资金交流323

三、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技术交流325

四、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合作327

五、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328

第三节 我国的经济特区与多层次、全方位对外329

开放的格局329

一、 我国的经济特区329

二、 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331

第四节 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334

而努力334

结束语339

后记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