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合同卷 1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合同卷 1 第2版
  • 江必新,何东宁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9059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604页
  • 主题词:最高法院-审判-案例-中国;最高法院-合同纠纷-民事诉讼-审判-案例-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合同卷 1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合同原则1

规则1(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法人响应政府号召介入市政建设,政府单方取消优惠政策的行为,不属于合同法调整1

【规则理解】1

一、合同法上的主体1

(一)实体法上确定的民事主体1

(二)程序法上确定的民事主体3

二、平等主体的判断4

(一)一般民事主体的平等性4

(二)特别法人从事民事活动主体平等性的把握4

【拓展适用】6

一、合同法的调整对象6

(一)合同法所调整的空间范围6

(二)合同法所调整的事项7

二、行政合同9

(一)行政合同的法律特征9

(二)行政合同的主要类型9

(三)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11

(四)行政合同案件的处理12

【典型案例】13

大庆市振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大庆市人民政府债务纠纷案13

规则2(合同相对性原则)因第三人的行为致使债权不能实现,债权人不能向第三人请求排除妨害,或要求第三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2

【规则理解】22

一、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内涵22

(一)大陆法系债的相对性含义23

(二)英美法系合同相互关系规则的含义23

(三)我国合同相对性的内涵23

二、合同相对性在我国合同法中的具体体现25

(一)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25

(二)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26

【拓展适用】27

一、合同相对性的效力扩张27

(一)租赁权的物权化27

(二)披露制度的确认28

(三)债的保全制度28

二、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突破29

(一)工程质量责任追究30

(二)实际施工人利益保护30

【典型案例】32

大连渤海建筑工程总公司与大连金世纪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大连宝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连宝玉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32

规则3(公平等价原则)当事人双方约定提成费是否过高,应考量投入与收入的数额,以公平原则进行衡量52

【规则理解】52

一、等价有偿原则的界定52

二、等价有偿原则的价值53

三、等价有偿原则的运用54

(一)成本的计算55

(二)收入的计算56

四、等价有偿原则的缺陷56

【拓展适用】57

一、公平原则的基本内容57

二、公平原则的适用59

(一)规制民事主体59

(二)规制解释规则59

(三)规制不当得利60

(四)规制情事变更60

(五)规制公平责任60

三、公平原则的发展60

【典型案例】61

安徽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与北京德法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营销协议纠纷案61

规则4(显失公平与商业交易风险)合同约定标的物价格比当时当地的同类标的物交易价格有所上涨,属于合同当事人应当预见的商业交易风险74

【规则理解】74

一、显失公平的概念及起源74

(一)大陆法系的显失公平制度74

(二)英美法系的“不正当影响”制度75

(三)我国显失公平的涵义76

二、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76

(一)关于显失公平构成要件的理论之争76

(二)构成要件之分析78

三、显失公平与情势变更之区分80

【拓展适用】80

一、可撤销合同的价值80

(一)可撤销合同的内涵80

(二)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区别81

二、可撤销合同的类型82

(一)重大误解82

(二)欺诈、胁迫、乘人之危83

三、可撤销合同的法律后果85

【典型案例】85

福建三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泉州市煌星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85

第二章 合同效力98

规则5(新法对合同效力确定的影响)合同效力的认定原则上适用行为时的法,在终审判决作出之前,新法与旧法确定合同效力的规定不同的,应适用认定合同有效的法98

【规则理解】98

一、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理解与适用98

(一)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概述98

(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适用规则99

二、合同违反强制性规定时的效力认定101

【拓展适用】102

一、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适用102

(一)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基本内涵102

(二)法不溯及既往制度的法理基础103

(三)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的例外103

二、合同无效的认定规则104

(一)合同无效概述104

(二)合同无效的情形106

(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109

(四)正确处理合同无效与恶意抗辩的关系111

【典型案例】112

安徽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与北京德法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营销协议纠纷案112

规则6(对内管理行为与合同效力)针对特定主体的对内管理行为、不涉及公共利益的规定,不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违反该规定不能导致合同无效112

【规则理解】112

一、行业内部管理规定对合同效力的影响112

二、合理提示对格式条款效力的影响116

三、格式合同条款的解释规则117

【拓展适用】117

一、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认定117

(一)国外和相关地区关于强制性规定的立法例117

(二)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把握119

二、格式合同中免除合同条款提供一方责任的条款的效力问题120

【典型案例】120

梅州市梅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江南信用社诉罗苑玲储蓄合同纠纷案120

规则7(合同标的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当事人以同一标的先后与他人签订两个协议,协议内容均不是仅法律规定,不能因前协议有效而认定后协议无效,或认定前、后协议存在效力上的差异126

【规则理解】127

一、就同一标的签订的不同合同的效力具有独立性127

二、就同一标的签订的不同合同的效力具有平等性128

三、就同一标的签订的不同合同的履行规则128

四、就同一标的签订的不同合同的责任承担129

【拓展适用】131

一、合同标的对合同效力影响的传统观点及其面临的挑战131

二、我国合同标的对合同效力影响相关规定的演变132

三、合同标的不能对合同效力的影响133

【典型案例】134

浙江金华市自来水公司诉江西三清山管委会联营建设索道纠纷案134

规则8(欺诈行为与合同效力)经过双方认可的合同时间倒签,且不损害第三方利益的,不能认定一方具有欺诈行为142

【规则理解】142

一、民事欺诈概述142

二、欺诈的构成要件144

(一)主观要件:欺诈一方当事人具有欺诈故意144

(二)客观要件145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47

(一)正确区分欺诈与通谋虚伪147

(二)判断欺诈行为应当考虑的因素148

(三)受欺诈一方当事人的过失不影响欺诈的认定148

【拓展适用】148

欺诈的法律后果148

【典型案例】150

广州国际华侨投资公司诉江苏长江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影片发行权许可合同纠纷案150

规则9(显失公平合同之效力)认定合同显失公平应结合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是否对等、一方获得的利益或另一方所受损失是否违背法律或者交易习惯等因素考量161

【规则理解】162

一、显失公平规则概述162

(一)显失公平规则的兴起162

(二)显失公平的内涵163

(三)显失公平规则是合同法公平原则的体现163

二、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164

(一)概述164

(二)显失公平的主观要件166

(三)显失公平的客观要件166

【拓展适用】167

一、显失公平规则在适用上的限制167

二、合同主体对显失公平规则适用的影响168

三、显失公平规则之补充适用原则169

四、显失公平与乘人之危的关系169

【典型案例】170

天津开发区家园房地产营销有限公司与天津森得瑞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170

规则10(恶意串通所订合同之效力)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签订合同,损害第三人利益的,第三人有权提起确认合同无效之诉174

【规则理解】175

一、恶意串通订立合同概述175

二、恶意串通行为的构成要件175

(一)主观要件175

(二)客观要件176

三、恶意串通行为的法律后果178

【拓展适用】179

一、恶意串通与通谋虚伪表示179

(一)对我国恶意串通规定的梳理179

(二)通谋虚伪表示的含义180

(三)恶意串通与通谋虚伪表示之比较180

二、关于恶意串通立法的评析182

【典型案例】182

陈全、皮治勇诉重庆碧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夏昌均、重庆奥康置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案182

规则11(代理权的认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已经被上级单位决定停止职务,但未办理变更登记,公司以此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188

【规则理解】188

一、无权代理与无权代理的合同188

(一)无权代理188

(二)无权代理的合同189

二、无权代理的效力归属191

三、工商登记与表见代理191

【拓展适用】192

一、外观主义的含义192

二、外观主义的基本理念192

三、外观主义的构成193

(一)存在外观事实193

(二)相对人对外观事实产生合理信赖193

(三)本人可归责194

四、外观主义的法律效果195

【典型案例】195

北京公达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诉北京市祥和三峡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合同纠纷案195

规则12(表见代理与无效合同)无效合同不应适用合同法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200

【规则理解】201

一、表见代理的内涵201

(一)表见代理的含义201

(二)表见代理的价值202

二、表见代理之构成要件202

(一)学界争论202

(二)构成表见代理的四要件203

三、表见代理的效力205

(一)表见代理对被代理人产生有权代理的效力205

(二)相对人有选择权206

(三)表见代理人可能承担赔偿责任206

【拓展适用】206

一、相对人过错对表见代理的影响206

二、被代理人过错对表见代理的影响206

【典型案例】207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与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207

规则13(附条件合同的条件)当事人将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政府机关对有关事项或者合同的审批权或者批准权约定为附条件合同中的条件,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所附的“条件”不产生限制合同效力的法律效果215

【规则理解】215

一、附条件民事行为的内涵215

(一)条件的含义及特点216

(二)条件的类型217

二、附条件民事行为之效力219

(一)条件成就与不成就219

(二)条件成就与不成就的拟制219

(三)条件成就与否尚未确定之前的效力219

(四)条件成就或不成就时的效力220

三、不同条件对附条件合同效力的影响220

(一)随意条件对附条件民事行为效力的影响220

(二)偶成条件对附条件合同效力的影响221

(三)混合条件对附条件合同效力的影响221

【拓展适用】223

一、期待权的含义223

二、期待权的救济223

(一)当事人侵害期待权的救济223

(二)第三人侵害期待权的救济223

(三)请求对期待权进行救济的时间限制224

【典型案例】224

青岛市崂山区国土资源局与青岛南太置业有限公司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案224

规则14(合同履行与合同效力)合同双方约定以一方的内部因素为合同生效条件的,即使该当事人怠于履行约定义务,但合同业已成立且已部分履行的,应当认定合同已经生效241

【规则理解】241

一、审批对合同效力的影响241

(一)法定审批程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241

(二)约定审批程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242

(三)报批义务的性质与效力242

二、合同履行对合同效力的影响244

(一)合同履行对法定无效合同效力的影响244

(二)合同履行对附条件合同效力的影响244

三、附条件合同效力的判定245

(一)附条件合同效力的特点245

(二)影响附条件合同效力的重要因素245

【拓展适用】246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246

二、诚实信用原则对附条件合同的规制247

【典型案例】247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兰州办事处与甘肃亚盛盐化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247

规则15(单位过错责任的形态)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用人失察、对其高级管理人员监管不力,属于单位具有明显过错的具体表现254

【规则理解】254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论基础254

二、民法中的过错与民事责任承担255

(一)故意与民事责任承担255

(二)过失的认定标准与民事责任承担256

三、因果关系与民事责任257

(一)因果关系的内涵257

(二)因果关系的功能258

(三)因果关系的认定258

【拓展适用】259

一、表见代理的内涵及法律特征259

(一)无权代理人从事了无权代理的行为259

(二)代理行为符合有权代理的全部要件259

(三)相对人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260

(四)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260

二、行为人持有、盗用、借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等签订合同行为性质的认定260

(一)行为人持有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等签订合同行为的性质262

(二)行为人盗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等签订合同行为的性质262

(三)行为人借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等签订合同行为的性质263

三、表面授权的认定264

(一)代理人的自身授权表示264

(二)对其他人做出的授权表示264

(三)另一代理人的授权表示265

(四)本人的授权象征或者符号265

(五)本人事后不做否认表示的行为265

四、相对人善意和无过失的认定266

(一)相对人善意的认定266

(二)相对人无过失的认定266

五、表见代理与有权代理、狭义无权代理267

(一)表见代理与有权代理的区别267

(二)表见代理与狭义无权代理的区别267

【典型案例】268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与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268

第三章 合同履行269

规则16(情势变更原则)合同履行中发生了当事人无法预见和防止的情势变更,如要求当事人仍按原合同履行则显失公平,应适用情势变更原则269

【规则理解】269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域外考察269

二、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270

(一)须有情势变更之事实270

(二)须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后271

(三)须具有不可预见之性质271

(四)须使原合同履行基础丧失272

三、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效力272

【拓展适用】273

一、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273

(一)商业风险的定义与特征273

(二)商业风险的种类274

(三)商业风险与情势变更之区分274

(四)商业风险与情势变更之竞合275

二、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276

(一)不可抗力的主要特点276

(二)不可抗力的典型情形277

(三)不可抗力的法律效力278

(四)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之区分279

【典型案例】279

武汉市煤气公司诉重庆检测仪表厂煤气表装配线技术转让合同、煤气表散件购销合同纠纷案279

规则17(不可抗力)当事人置政府发出台风即将登陆的通告于不顾,造成损害后以不可抗力进行免责抗辩,不予支持283

【规则理解】284

一、不可抗力的内涵284

(一)必须是社会公认的客观现象284

(二)必须来自于行为人的外部284

(三)必须是行为人不可预见的现象285

(四)必须是后果不能抗拒的现象285

二、不可抗力的外延285

三、不可抗力的判断标准286

(一)不可抗力的一般判断标准286

(二)不能预见的判断标准286

(三)不能避免与不能克服的判断标准288

【拓展适用】288

一、不可抗力的历史沿革288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288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288

(三)我国法律规定的历史演变289

二、不可抗力与关联概念290

(一)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290

(二)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291

(三)不可抗力与合同目的落空292

【典型案例】293

罗倩诉浙江黄岩奥士达工贸有限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293

规则18(不可抗力)虽然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出预报,但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海洋风暴仍然属于不能避免的不可抗力298

【规则理解】298

一、不可抗力学说综述298

(一)主观说298

(二)客观说299

(三)折衷说299

二、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299

(一)客观要件299

(二)主观要件299

(三)主客观要件的关系299

三、不可抗力的分类300

(一)自然灾害300

(二)社会异常事件300

(三)政府行为301

【拓展适用】301

一、合同法上不可抗力免责的理论基础301

(一)偶然事件由被击中者承担301

(二)过错责任原则302

(三)因果关系说302

(四)利益共同体说302

(五)公平原则说303

二、国际公约中的不可抗力规定303

(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不可抗力规定304

(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中的不可抗力规定305

(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中不可抗力免责的排除事由305

【典型案例】307

中机通用进出口公司与天津港务局第二港埠有限公司港口作业合同纠纷案307

规则19(预约合同)预约合同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311

【规则理解】311

一、预约合同的内涵及法律特征311

(一)预约合同的内涵311

(二)预约合同的法律特征311

二、预约合同的成立与效力312

(一)预约合同的成立312

(二)预约合同的效力313

三、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313

(一)继续履行314

(二)损害赔偿315

【拓展适用】316

一、违反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与定金责任316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预售合同与预约合同317

(一)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内涵317

(二)商品房预售合同与预约合同的区分317

三、预约合同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318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内涵318

(二)预约合同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区分319

四、预约合同的完善320

(一)预约合同立法建议320

(二)预约合同立法体系建议320

【典型案例】320

仲崇清诉上海市金轩大邸房地产项目开发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320

规则20(侵害债权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侵权人应对合同当事人因支付第三人违约金所受损失负赔偿责任326

【规则理解】326

一、侵害债权制度的概念及具体形态326

(一)侵害债权制度的概念326

(二)侵害债权制度的具体形态327

二、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328

(一)侵害债权的行为必须由第三人实施328

(二)必须造成损害的后果329

(三)违法行为与债权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330

(四)第三人的主观状态须为故意330

三、阻却责任承担的抗辩事由330

(一)正当竞争330

(二)忠告330

(三)职责所在331

四、侵害债权的赔偿(责任)范围331

(一)预期利润损失及违约损失应列入侵害债权损失范围331

(二)精神损害不应列入侵害债权损失范围332

【拓展适用】332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基础及学说332

(一)债权的不可侵性332

(二)债权的物权化333

(三)债权的利益性334

二、侵害债权与债的相对性335

(一)债的相对性的内涵335

(二)侵害债权与债的相对性的关系336

【典型案例】337

福建省宁德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公司诉日本国日欧集装箱运输公司预借提单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337

规则21(债务承担)债务债权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出具承诺书表示完全承担债务,判断该行为是属于保证,还是属于债务承担,应根据行为人承担债务的意思表示确定341

【规则理解】342

一、关于债务承担的内涵342

(一)免责的债务承担342

(二)并存的债务承担343

(三)免责的债务承担与并存的债务承担的区别344

二、关于保证合同与债务承担的区别344

(一)保证的内涵344

(二)并存的债务承担与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分345

三、关于债务加入的认定标准问题346

【拓展适用】346

一、共同保证的基本涵义及法律特征346

(一)共同保证的基本涵义346

(二)共同保证的法律特征347

二、关于共同保证的基本类型347

(一)以共同保证人有无分别利益为标准,可将共同保证分为按份共同保证与连带共同保证347

(二)以共同保证人是否共同缔结保证合同为标准,可以将共同保证划分为共同缔约的共同保证与分别缔约的共同保证348

(三)以共同保证人有无成立共同保证意思为标准,可以将共同保证划分为意定共同保证与法定共同保证349

(四)以共同保证人的保证份额为标准,可以将共同保证划分为限额共同保证与全额共同保证349

(五)以各个保证人承担保证的方式或与债务人之间清偿债务的顺序为标准,可以将共同保证划分为一般保证方式的共同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方式的共同保证和混合保证方式的共同保证349

【典型案例】350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与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及河北省冀州市中意玻璃钢厂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350

第四章 合同解除358

规则22(合同解除权)处于违约状态的当事人不享有基于催告对方履行,而对方仍不履行所产生的合同解除权358

【规则理解】358

一、合同解除权的法律属性358

二、合同解除权的行使359

(一)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条件及主体359

(二)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方式359

(三)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360

三、合同解除权消灭的情形361

(一)合同被确认无效的361

(二)合同约定解除权条款被确认无效的361

(三)合同效力期间当事人怠于行使合同解除权的361

(四)法律规定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间届满的361

(五)出现当事人约定合同解除权消灭情形的361

【拓展适用】362

一、合同解除的催告制度362

(一)一般违约中解除权人的债务履行催告362

(二)相对人的解除权行使催告363

二、无催告情形下解除权的消灭365

(一)无催告情形下解除权的存续期限365

(二)无催告情形下解除权消灭之判断366

【典型案例】367

上海万顺房地产开发公司诉永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义乌永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协议纠纷案367

规则23(合同解除)合同一方当事人未与对方协商一致单方终止合同,由此造成的损失,应自行负担376

【规则理解】377

一、合同解除的法律特征377

(一)合同解除的前提条件是合同有效成立377

(二)合同解除需具备一定条件377

(三)合同解除必须有解除行为377

(四)合同解除的效力是使合同关系消灭378

二、合同解除的类型378

(一)约定解除与法定解除378

(二)单方解除与双方解除379

(三)约定解除与协议解除380

三、单方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及后果380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380

(二)预期违约381

(三)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381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381

【拓展适用】382

一、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之区分382

(一)目的不同382

(二)适用范围不同383

(三)溯及力不同383

二、合同解除与合同无效之区分383

(一)发生事由不同383

(二)行使权利的主体不同384

(三)产生的法律效力不同384

(四)两者依附基础和救济方式不同384

三、合同解除与合同撤销之分384

(一)发生原因不同384

(二)适用范围不同384

(三)行使方式不同385

(四)溯及力不同385

四、合同解除与合同变更之区分385

(一)原合同是否消灭不同385

(二)权利行使不同385

(三)与违约关系不同385

(四)溯及力不同385

五、情势变更与合同解除之区分385

六、当事人能否在合同标的存在权利瑕疵时行使合同解除权386

【典型案例】387

孟元诉中佳国际合作旅行社旅游合同纠纷案387

规则24(违约方解除合同的认定)当违约方继续履约所需成本超过合同目的时,可以允许违约方解除合同,用赔偿损失代替继续履行391

【规则理解】391

一、违约方解除合同观点综述391

二、违约方解除合同的价值392

(一)社会公平的体现392

(二)效率的体现393

(三)意思自治的体现393

三、违约方解除合同的立法分析393

(一)对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的理解393

(二)合同解除的主体之确定394

【拓展适用】396

一、人民法院在解除合同之诉中的释明行使396

(一)对诉请解除合同之效力进行释明396

(二)对解除合同条件是否成就进行释明396

二、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解除合同的确认397

(一)解除合同通知的效力确定397

(二)起诉能否成为解除合同的方式398

【典型案例】400

新宇公司诉冯玉梅商铺买卖合同纠纷案400

规则25(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不表现为违约责任,而是返还不当得利、赔偿损失等形式的民事责任406

【规则理解】406

一、合同解除的溯及力406

(一)合同解除溯及力的不同学说406

(二)合同解除后有无溯及力应考虑的因素407

二、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形态408

(一)恢复原状408

(二)赔偿损失408

【拓展适用】410

一、合同解除后果与违约责任410

二、合同解除损害赔偿之性质及赔偿范围411

(一)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性质411

(二)合同解除损害赔偿之范围413

【典型案例】414

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广西泳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414

规则26(合同解除与合同解除权)疫情范围很小,不构成对普通公众日常生活的危害,不能以此作为免责解除合同的依据422

【规则理解】422

一、合同解除与合同解除权的内涵422

(一)合同解除422

(二)合同解除权423

二、合同解除权的法律属性424

(一)合同解除权是一种权利424

(二)合同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424

三、合同法解除权行使的事由424

(一)约定事由424

(二)法定事由425

【拓展适用】427

一、法国民法中的合同解除及解除权行使程序427

(一)法国民法中的合同解除427

(二)法国民法中的合同解除权行使程序427

二、德国民法中的合同解除及解除权行使程序428

(一)德国民法中的合同解除428

(二)德国民法中的合同解除权行使程序429

三、英美法中的合同解除及解除权行使程序429

(一)英美法中的合同解除429

(二)英美法系中的合同解除权行使程序430

四、国际立法中的合同解除及解除权行使程序430

(一)国际公约中的合同解除430

(二)国际公约中的合同解除权行使程序432

【典型案例】432

孟元诉中佳国际合作旅行社旅游合同纠纷案432

第五章 违约责任433

规则27(预期违约)合同一方当事人已履行了主要义务,不构成预期违约433

【规则理解】433

一、预期违约的内涵及法律特征433

(一)预期违约的内涵433

(二)预期违约的法律特征434

二、预期违约构成要件434

(一)明示预期违约的构成要件434

(二)默示预期违约的构成要件435

三、不安抗辩权制度435

(一)不安抗辩权的概念435

(二)有关大陆法系国家的不安抗辩权制度436

(三)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436

【拓展适用】437

一、预期违约的救济方式437

(一)英美合同法对预期违约的救济方式437

(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预期违约的救济方式438

(三)我国《合同法》规定的预期违约救济措施439

二、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之比较分析439

(一)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相同之处439

(二)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不同之处439

三、《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冲突与协调440

四、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441

(一)只有一方不履行合同的“主要债务”才能构成预期违约441

(二)关于明示预期违约方撤回权441

(三)关于滥用默示预期违约的法律责任442

【典型案例】442

沛时投资有限公司诉天津市金属工具公司中外合资合同纠纷案442

规则28(可预见性原则)确认合同纠纷违约方的赔偿责任应当遵循可预见性原则449

【规则理解】449

一、可预见性规则的内涵449

二、可预见性规则的基本构成449

(一)预见的主体449

(二)预见的时间450

(三)预见的内容451

(四)预见的标准451

【拓展适用】453

一、可预见性规则的历史沿革453

二、我国可预见性规则立法沿革455

三、司法实践中可预见性规则的适用456

(一)违约行为和免责事由456

(二)违约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57

(三)确定损害的有无和范围457

(四)对适用可预见性规则的限制458

【典型案例】459

新疆亚坤商贸有限公司与新疆精河县康瑞棉花加工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459

规则29(违约金)合同中对违约金的重复约定,只能认定其中一种约定有效467

【规则理解】467

一、违约金的内涵及性质467

(一)违约金系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468

(二)违约金条款具有相对从属的性质468

(三)违约金条款的适用取决于是否存在违约事实468

(四)违约金是一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469

二、违约金的分类469

(一)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469

(二)惩罚性违约金和赔偿性违约金469

三、我国法律对违约金的干预469

(一)法律对违约金进行干预的正当性分析469

(二)我国法律对违约金的干预范围470

(三)我国法律对违约金的干预方式471

【拓展适用】471

一、两大法系违约金的性质比较分析471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违约金性质472

(二)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中违约金性质472

二、我国民法中违约金的性质473

(一)关于违约金制度的法条考察473

(二)关于我国法律规定的违约金性质分析474

三、违约金与相关民事责任的关系475

(一)违约金与赔偿损失475

(二)违约金与实际履行476

(三)支付违约金与解除合同476

(四)支付违约金与定金罚则476

【典型案例】477

湖南省总工会诉长沙市卫生防疫站房地产转让合同纠纷案477

规则30(违约金的国家干预)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人民法院不宜主动调整,只有当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数额确实低于或者过分高于违约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且当事人请求调整时,人民法院才能予以调整479

【规则理解】479

一、法律对违约金进行调整的正当性分析479

(一)合同自由不是绝对的480

(二)法律对违约金干预的可能性480

二、违约金调整的域外立法481

(一)大陆法系国家立法重干预481

(二)英美法系国家立法少干预481

三、我国立法对违约金进行调整的规定481

(一)干预的前提482

(二)干预的范围483

(三)干预的标准483

【拓展适用】484

一、违约金调整中法官释明的限度484

(一)法官居中裁判之原则485

(二)法官有代替当事人做出选择之嫌485

(三)行使释明的限制性原则485

二、法官对违约金调整的自由裁量权限度486

(一)实体方面的限制487

(二)程序方面的限制487

【典型案例】488

山西嘉和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488

规则31(恶意违约所致违约金的调整规制)恶意违约方不能证明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损失的,其减少违约金的请求人民法院不予支持501

【规则理解】501

一、违约金的性质501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违约金性质501

(二)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中违约金性质502

(三)我国法律中规定的违约金性质503

二、过高违约金调整的参照标准504

(一)非违约方的损失505

(二)合同总的标的额505

(三)违约方过错程度506

【拓展适用】506

一、法官对违约金调整的具体界限506

(一)“过高”标准的具体认定507

(二)“低于”标准的具体认定508

二、过高违约金调整的程序509

(一)程序的启动方式509

(二)我国违约金调整的启动方式509

(三)举证责任的分配510

【典型案例】511

甘肃皇台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史文培、北京皇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互易合同纠纷案511

第六章 其他521

规则32(刑民交叉问题)在处理涉及民事纠纷与刑事犯罪交叉的问题上,刑事判决中所认定的基本事实在处理民事纠纷案件事实认定中应当予以充分考虑521

【规则理解】521

一、刑民交叉案件的内涵521

(一)刑民法律事实客观存在522

(二)调整性与保护性法律关系并存522

(三)刑事与民事责任相互交织522

二、刑民交叉案件的事实认定523

(一)刑事裁判中认定的事实对其后的民事诉讼的影响523

(二)民事裁判中认定的事实对其后的刑事诉讼的影响524

(三)刑事裁判中认定的事实对已经生效的民事裁判的影响524

三、刑民交叉案件中的民事责任524

(一)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之区别525

(二)民事责任代替刑事责任之趋势525

四、刑民交叉案件的审理模式526

(一)先刑后民模式527

(二)刑民并行模式528

(三)先民后刑模式528

五、责任财产优先承担民事责任529

(一)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竞合529

(二)责任财产优先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因529

(三)责任财产优先承担民事责任的适用条件530

【拓展适用】531

一、我国刑民交叉案件程序处理的相关规定531

二、域外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模式532

(一)平行式诉讼模式532

(二)附带式诉讼模式533

(三)折中式诉讼模式534

【典型案例】5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与中国银行新疆分行、乌鲁木齐华侨旅游侨汇公司存单纠纷案535

规则33(诉讼欺诈行为的认定)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隐瞒事实、编造理由进行诉讼,企图通过人民法院的确权来对抗另案其他人民法院的查封,属于诉讼欺诈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41

【规则理解】541

一、诉讼欺诈的概念541

二、诉讼欺诈的构成要件542

(一)行为人实施了欺诈性的诉讼行为542

(二)行为人实施诉讼欺诈行为时主观是恶意的543

(三)行为人实施诉讼欺诈行为造成了损害结果543

(四)行为人实施的诉讼欺诈行为与相对人的损害之间须有因果关系543

三、诉讼欺诈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544

(一)诉讼欺诈的主要类型544

(二)表现形式544

【拓展适用】545

一、诉讼欺诈形成的制度分析545

(一)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为诉讼欺诈提供了生存空间545

(二)刑事制裁与民事制裁的乏力548

二、诉讼欺诈的规制549

(一)诉讼法上的规制549

(二)实体法上的规制551

【典型案例】552

海勋怡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诉上海瑞申钢铁贸易发展有限公司财产权属纠纷案5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