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农业经营模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薛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0494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台湾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农业经营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一、严格土地要素约束下工业化进程中小农经营模式形成和变迁轨迹完整经验揭示2
二、台湾农业经营模式对大陆农业的启示意义2
三、两岸农业合作中“双赢”经营模式的构建3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前提假设3
一、主要研究内容3
二、基本框架和技术路线4
三、主要研究假设5
四、研究方法6
第三节 概念界定6
一、农业经营模式的内涵及其构成6
二、农业经营模式形成和变迁的决定因素7
三、台湾农业经营模式的含义及其特征9
第二章 台湾农业经营模式形成和变迁的基础因素分析12
第一节 台湾农业经营模式形成和变迁的基础条件及其变迁12
一、农户要素禀赋特征12
二、农产品结构29
三、农业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41
四、农业技术结构和水平45
五、农业政策:政府偏好的变化49
第二节 台湾农业经营模式的形成和变迁54
一、20世纪60年代末期前台湾农业快速增长时期的经营模式54
二、20世纪70年代初期后农业发展波动和逐步式微时期的经营模式56
三、台湾“精致农业”经营模式的形成60
第三章 台湾农业微观经济组织体系62
第一节 台湾农业微观经济组织体系的构成62
第二节 农户63
一、按专业兼业分类的农户结构63
二、按农场地权分类的农户结构64
三、按土地经营规模分类的农户结构65
四、按经营产业分类的农户结构66
五、在发展的更高阶段小规模经营农户对合作组织的更大需求68
第三节 农民组织69
一、台湾农民组织的由来和发展历程69
二、台湾农民组织的类型及其职能71
三、农民组织在台湾农业经营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经营90
四、台湾农民组织层次结构、协作分工、地域设置和与关联产业的合作91
五、台湾农民组织效率的基础92
第四节 小结94
第四章 台湾农家生产经营组织方式95
第一节 农地使用制度95
第二节 家庭经营及其形态变化98
第三节 共同经营和产销班经营99
第四节 代耕经营100
第五节 委托经营102
第六节 农产专业区经营102
第七节 小结104
第五章 台湾农业市场销售体系105
第一节 不同时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105
一、早期的行政部门主导型销售模式105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市场主导型销售模式105
第二节 台湾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外部制度环境:若干法律法规106
一、《农业发展条例》及其实施办法106
二、《农产品市场交易法》107
三、《农产品市场交易法施行细则》109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111
五、其他相关办法113
第三节 台湾农产品市场销售形式115
一、以青果、蔬菜等生鲜易腐产品为例的运销通路115
二、农产品运销体系的多种职能116
三、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的构成117
四、运销合作社三种共同运销形式的作业程序119
五、合作直销、合作间接交易和专业农户自主销售120
第四节 小结:台湾农产品市场销售模式的效率分析121
一、市场销售相关环节的标准化作业保证了稳定的市场供应121
二、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传递顺畅,方便交易时间和交易货量的妥善安排121
三、综合布局设置市场结构、完善的市场交易设施及管理模式创造了良好的交易环境122
四、规范的市场体系节约了农民和农民组织产品交易成本123
第六章 台湾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模式125
第一节 农地流动125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流动125
第三节 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的综合放大效应126
一、农业技术变迁的过程及特点:要素替代和适应市场需求127
二、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制度规定128
三、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的组织框架135
四、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与农民教育模式139
五、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特点141
第四节 农业资金供给142
一、专业银行农业贷款143
二、农(渔)会信用部金融业务144
三、“农委会”设立农业发展基金进行专项农业贷款145
四、其他行政部门及公营事业机构的农业贷款148
五、农业信用保证基金149
第五节 农业生产资料和机械设备购销150
第七章 台湾农业宏观管理体系153
第一节 完善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153
第二节 一体化的农业管理体制155
第三节 多元化的市场调节措施158
一、鼓励产销衔接的制度设计158
二、比较全面的价格调控措施158
三、根据比较优势变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160
第四节 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福利政策160
第五节 农业外部效益内部化的制度设计162
第六节 小结:台湾农业宏观管理体系的效率所在163
第八章 台湾农业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变迁趋势165
第一节 台湾农业经营模式的问题和缺陷165
一、台湾农民组织的问题165
二、台湾农业产销环节的矛盾168
三、台湾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弊端169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台湾农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分析170
一、农业产值绝对额下降,增长趋势大大放缓171
二、农产品出口市场持续萎缩,进口压力增大172
三、农家收入水平增长趋缓175
四、台湾农业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176
第三节 台湾农业经营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变迁趋势178
一、农业微观组织体系的变迁179
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的变迁180
三、农产品市场销售模式及产销调节的变迁181
四、农业要素投入模式的变迁182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183
第一节 全球农业经营模式的类型概述及台湾农业所处地位183
第二节 自然资源稀缺的东亚国家(地区)农业经营模式变迁的共性186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大陆农业经营模式变迁的需求188
一、转变农业政策190
二、重建微观经营组织结构191
第四节 两岸农业发展阶段对比及农业经营模式变迁条件的差异192
第五节 台湾农业经营模式对大陆的借鉴意义193
一、重构功能多元化的农民组织体系193
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多种形式的集中和流转196
三、推进农业补贴和支持体系变革196
四、构建农业全过程综合一体化管理模式197
五、建立政策推动和市场作用相结合、技术创新和农民教育相结合的小农技术采纳与推广体系198
六、建立适合大陆农业经营格局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198
参考文献202
热门推荐
- 1522595.html
- 1345367.html
- 525986.html
- 2372200.html
- 35279.html
- 2164637.html
- 3730438.html
- 2060409.html
- 3188441.html
- 1250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4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0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8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6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3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4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7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4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