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五大发展理念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高东著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63537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五大发展理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1
(一)选题的缘由1
(二)研究的意义2
二、研究现状评述及资源4
(一)研究现状4
(二)依托的主要资源12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12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12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13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5
(一)研究重点15
(二)研究难点15
(三)创新点15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15
第二章 五大发展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基础21
一、五大发展理念产生的国际背景21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21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25
(三)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29
二、五大发展理念产生的基本国情34
(一)经济社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34
(二)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41
第三章 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源泉45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思想45
(一)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5
(二)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47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48
(四)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规律性49
(五)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50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直接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51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51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55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59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62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借鉴——当代西方主要发展理论66
(一)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66
(二)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69
(三)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71
(四)可持续发展观73
第四章 创新发展75
一、创新发展的基本内涵75
(一)理论创新75
(二)科技创新77
(三)文化创新79
(四)制度创新81
二、创新发展理论的生长历程82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发展思想82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创新发展思想84
(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创新发展思想86
(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发展思想87
(五)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发展思想89
(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思想90
三、实施创新发展的必然性92
(一)创新发展是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92
(二)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93
(三)创新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94
(四)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大势所趋95
四、实施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97
(一)培育发展新动力97
(二)拓展发展新空间100
(三)构建产业新体系106
(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110
(五)构建发展新体制113
第五章 协调发展117
一、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117
(一)区域协调发展117
(二)城乡协调发展120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122
(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124
二、协调发展理论的生长历程126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协调发展思想126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协调发展思想128
(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协调发展思想130
(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协调发展思想132
(五)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协调发展思想133
(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协调发展思想135
三、实施协调发展的必然性136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137
(二)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138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141
(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必要性143
四、实施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146
(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46
(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153
(三)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156
(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161
第六章 绿色发展166
一、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166
(一)绿色经济166
(二)绿色文化169
(三)绿色社会171
二、绿色发展理论的生长历程173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绿色发展思想173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绿色发展思想176
(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绿色发展思想180
(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绿色发展思想184
(五)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绿色发展思想187
(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绿色发展思想190
三、实施绿色发展的必然性193
(一)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193
(二)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195
(三)绿色发展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197
四、实施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201
(一)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201
(二)推动低碳循环发展204
(三)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207
(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211
(五)筑牢生态安全屏障213
第七章 开放发展217
一、开放发展的基本内涵217
(一)发展对外贸易217
(二)引进和利用外资218
(三)对外投资与劳务输出219
(四)创设特别经济区域221
二、开放发展理论的生长历程224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开放发展思想224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开放发展思想226
(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开放发展思想229
(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开放发展思想231
(五)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开放发展思想233
(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开放发展思想235
三、实施开放发展的必然性238
(一)开放发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238
(二)开放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39
(三)开放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241
(四)开放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242
(五)开放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243
四、实施开放发展的基本路径245
(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245
(二)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48
(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51
(四)深化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发展253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256
(六)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258
第八章 共享发展261
一、共享发展的基本内涵261
(一)全民共享261
(二)全面共享263
(三)共建共享264
(四)渐进共享266
二、共享发展理论的生长历程267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发展思想267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共享发展思想269
(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共享发展思想270
(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共享发展思想272
(五)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共享发展思想273
(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共享发展思想275
三、实施共享发展的必然性277
(一)共享发展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277
(二)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278
(三)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280
(四)共享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81
(五)共享发展是我国现实国情的迫切需要282
四、实施共享发展的基本路径283
(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284
(二)实施脱贫攻坚工程286
(三)提高教育质量289
(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91
(五)促进就业创业295
(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299
(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02
(八)促进人口均衡发展304
第九章 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特征308
一、发展的人民性308
(一)人民群众是发展的前提与归宿308
(二)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311
二、发展的科学性315
(一)科学发展既合规律又合目的315
(二)科学发展是效率、质量、公平的统一317
三、发展的统筹性322
(一)统筹兼顾要协调好发展中的各个环节322
(二)统筹兼顾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325
四、发展的全面性328
(一)全面发展是指社会的全面进步328
(二)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331
第十章 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334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价值334
(一)五大发展理念丰富和创新了党的发展理论334
(二)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339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343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344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向导347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引领351
(四)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针354
参考文献358
后记361
热门推荐
- 599506.html
- 1373046.html
- 1035634.html
- 2865453.html
- 2465752.html
- 2106266.html
- 1904104.html
- 3000350.html
- 683508.html
- 1579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5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0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8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1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3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0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5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