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龙门县志 1979-200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龙门县志 1979-2000
  • 龙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7359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943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10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龙门县志 1979-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11

第一编 建置 区划42

第一章 地理位置与建置沿革42

第一节 地理位置42

第二节 建置沿革42

第三节 城区(县治)43

第二章 行政区划43

第一节乡(镇)级区划43

第二节 村级区划44

第二编 自然环境46

第一章 地质 地貌46

第一节 地质46

第二节 地貌46

第二章 气候47

第一节 日照 气温47

第二节 降水49

第三节 蒸发与湿度51

第四节风53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54

第三章 土壤 植被55

第一节 土壤55

第二节 植被57

第四章 自然资源58

第一节 土地资源58

第二节 矿产资源59

第三节 水资源61

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66

第五章 自然灾害67

第一节 水灾67

第二节 旱灾69

第三节 风灾69

第四节 冻害70

第三编 人口71

第一章 人口规模71

第一节 人口数量71

第二节 人口分布72

第三节 人口密度74

第二章 人口变动75

第一节 自然变动75

第二节 户籍人口变动76

第三节 流动人口变动77

第三章 人口构成77

第一节 年龄构成77

第二节 性别构成80

第三节 文化构成82

第四节 职业构成83

第五节 姓氏构成84

第六节 民族构成85

第七节 家庭婚姻构成86

第四章 计划生育88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88

第二节 政策措施89

第三节 优生优育与晚婚晚育91

第四节 计生管理93

第四编 经济综述94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94

第一节1978年前经济状况94

第二节1979年后的经济发展95

第二章 经济结构98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98

第二节 产业结构98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100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00

第二节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107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110

第四节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117

第五节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119

第六节 物价税务体制改革122

第七节 住房制度改革125

第五编 农业127

第一章 机构127

第一节 农业机构127

第二节 农业机械管理机构128

第三节 畜牧水产管理机构128

第二章 种植业129

第一节 粮食作物129

第二节 经济作物132

第三章 农业技术推广138

第一节 农技网络建设138

第二节 新品种推广138

第三节 新技术推广139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141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145

第一节 农业龙头企业145

第二节 贫困镇“一乡一品”146

第三节“三高”农业146

第五章 农业机械148

第一节 农机推广148

第二节 农机供应与维修150

第三节 农机管理与监理150

第四节 农机技术培训150

第六章 畜牧水产154

第一节 畜牧业154

第二节 水产业160

第三节 养蜂业163

第七章 名优土特产165

第一节 种养产品165

第二节 加工产品167

第八章 龙门年桔168

第一节 年桔种植与经营168

第二节 种植技术169

第三节 栽培管理171

第四节 产品销售173

第六编 林业175

第一章 机构175

第一节 县林业局175

第二节 企事业单位175

第二章 林业生态建设176

第一节 植树造林176

第二节 育林179

第三章 林业产业建设183

第一节 森林资源183

第二节 森林开发利用184

第三节 林场建设187

第四章 森林保护189

第一节 机构189

第二节 森林防火189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192

第四节 林业执法193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194

第五章 林业管理196

第一节 山林权属管理196

第二节 山林权属纠纷调处197

第三节 经费管理197

第四节 征占用林地管理197

第七编 工业198

第一章 机构198

第一节 国有工业管理机构198

第二节 集体工业管理机构199

第二章 工业体制199

第一节 国有工业199

第二节 集体工业200

第三节 个体工业201

第三章 工业门类201

第一节 电力工业201

第二节 建材工业201

第三节 机械工业204

第四节 食品工业207

第五节 化学工业209

第六节 采矿业210

第七节 其他工业211

第四章 工业管理218

第一节 企业经营管理218

第二节 产品质量管理221

第三节 设备管理221

第四节 安全生产管理223

第五节 职工培训223

第五章 企业和名优产品选介224

第一节 主要企业选介224

第二节 名优产品228

第八编 乡镇企业231

第一章 机构与管理233

第一节 机构233

第二节 企业管理233

第二章 企业结构234

第一节 集体企业235

第二节 个体私营企业236

第三章 企业门类238

第一节 农业企业239

第二节 工业企业239

第三节 建筑企业240

第四节 交通运输企业241

第五节 商业饮食服务企业241

第九编 水利 电力242

第一章 机构242

第一节 水利管理机构242

第二节 电力管理机构243

第二章 水利工程建设243

第一节 蓄水工程243

第二节 引水工程248

第三章 水利工程管理249

第一节 管理体制249

第二节 管理制度250

第三节 技术管理251

第四章 抗洪抗旱防风252

第一节 抗洪救灾252

第二节 抗旱减灾252

第三节 防风救灾253

第五章 电力253

第一节 省电网电源253

第二节 县水力电源254

第六章 供电260

第一节 电网建设261

第二节 电网改造264

第七章 用电265

第一节 用电水平265

第二节 用电分类266

第八章 电力管理268

第一节 技术安全管理268

第二节 用电管理268

第三节 调度与监察269

第十编 交通运输270

第一章 机构270

第一节 交通局270

第二节 公路局271

第三节交通警察大队271

第二章 公路建设271

第一节 省道271

第二节 县道273

第三节 乡道275

第四节 桥梁275

第三章 公路运输279

第一节 客运279

第二节 货运279

第四章 交通运输管理280

第一节 路政管理280

第二节 运输管理280

第三节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281

第四节 公路规费征收管理284

第五节 公路养护286

第十一编邮政电信288

第一章 机构288

第一节 县邮电局288

第二节 县电信局289

第三节 县邮政局289

第二章 邮政290

第一节 邮政设施290

第二节 邮政业务292

第三章 电信297

第一节 电报297

第二节 程控电话297

第三节 市内电话297

第四节 农村电话298

第五节 互联网298

第六节 无线寻呼299

第七节 移动电话299

第八节 电信设施建设300

第十二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301

第一章 机构301

第一节 城乡建设规划机构301

第二节 房管机构301

第三节 环保机构302

第二章 规划302

第一节 县城规划302

第二节乡(镇)村规划303

第三章 县城建设304

第一节 街道 桥梁304

第二节 公共建筑及住宅建设307

第三节 公用设施309

第四节 供水310

第五节 防洪排水311

第六节 生活燃气313

第七节 县城环境卫生314

第八节 城市监察315

第四章乡(镇)村建设316

第一节 圩镇建设316

第二节 农村建设316

第五章 建筑业318

第一节 建筑企业318

第二节 建筑工程设计319

第三节 建筑管理319

第六章 房产管理321

第一节 房产交易321

第二节 房产权属登记322

第三节 公房管理322

第四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323

第五节 城镇住房解困323

第六节 房屋档案管理324

第七章 环境保护324

第一节 环境质量324

第二节 环境监测326

第三节 污染治理334

第四节 环境管理336

第十三编 商业 旅游 服务业338

第一章 商业机构 网点338

第一节 商业机构338

第二节 商业网点339

第二章 商品购销340

第一节 百货341

第二节 五金、交电、化工342

第三节 食品343

第四节 副食品345

第五节 石油346

第六节 日用杂品347

第七节 烟草347

第八节 医药349

第九节 工业生产资料350

第十节 农业生产资料353

第十一节 农副产品354

第三章 粮油贸易356

第一节 粮油管理机构356

第二节 粮油收购357

第三节 粮油销售359

第四节 粮油储运361

第四章 旅游业3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2

第二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362

第三节 旅游经营366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368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8

第二节 餐饮旅业369

第三节 服务业370

第十四编 对外经济贸易372

第一章 机构372

第一节 对外经济机构372

第二节 对外贸易机构373

第二章 对外经济373

第一节 外来投资优惠政策373

第二节 引进外资开发资源374

第三节 外来投资企业375

第三章 对外贸易387

第一节 出口产品购销387

第二节 外贸企业兴衰389

第十五编 财政税务390

第一章 财政390

第一节 机构390

第二节 财政收入391

第三节 财政支出394

第四节 财政有偿资金396

第五节 财政管理396

第二章 税务401

第一节 机构401

第二节 国税402

第三节 地税408

第四节 税务稽查410

第十六编 金融 保险411

第一章 金融411

第一节 机构411

第二节 货币414

第三节 存款415

第四节 贷款416

第五节 结算418

第六节 外汇419

第七节 债券420

第八节 金融监管420

第二章 保险421

第一节 机构421

第二节 财产保险421

第三节 人寿保险422

第四节 涉外保险423

第五节 理赔423

第十七编 经济综合管理425

第一章 计划管理425

第一节 机构425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425

第三节 管理职能转变426

第四节宏观经济调控427

第二章 国土管理433

第一节 机构433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433

第三节 基本农田保护434

第四节 土地开发整理434

第五节 建设用地管理434

第六节 地籍管理435

第七节 土地转让与交易435

第八节 土地执法监察435

第九节 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436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437

第一节 机构437

第二节 集市贸易管理438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441

第四节 工商企业登记442

第五节 商标注册与管理443

第六节 广告管理444

第七节 经济合同管理445

第八节 保护消费者权益446

第四章 物价管理447

第一节 机构447

第二节 价格水平447

第三节 商品价格448

第四节 收费管理450

第五节 物价监督452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453

第一节 机构453

第二节 计量管理与监督453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455

第四节 代码标识管理456

第五节质量监督与管理456

第六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457

第七节 打假457

第六章 审计监督458

第一节 机构458

第二节 国家审计458

第三节 社会审计461

第四节 内部审计462

第七章 统计管理462

第一节 机构462

第二节 常规统计463

第三节 专项调查464

第四节 统计服务466

第五节 统计法制建设466

第十八编 中国共产党龙门县地方组织468

第一章 党员代表大会468

第一节 第四次代表大会468

第二节 第五次代表大会468

第三节 第六次代表大会469

第四节 第七次代表大会469

第五节 第八次代表大会470

第六节 第九次代表大会470

第二章 县委工作机构472

第一节 办公室472

第二节 组织部472

第三节 宣传部473

第四节 统战部473

第五节 纪委与监察局473

第六节 党校474

第七节 直属机关党(工)委474

第八节 老干部局474

第九节 党史办公室475

第十节 机要局与保密局475

第三章 党务475

第一节 组织工作475

第二节 宣传工作484

第三节 统战工作489

第四节 纪检 监察491

第五节 党校工作494

第六节 直属机关党(工)委工作496

第七节 党史编研496

第八节 机要保密497

第四章 党组 基层党委497

第一节 党组497

第二节 基层党委497

第十九编 政权 政协499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499

第一节 人民代表499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501

第三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506

第四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506

第五节 县人大常委会主要活动507

第六节乡(镇)人大主席团511

第二章 人民政府512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512

第二节 会议制度515

第三节 重要政事516

第四节 外事 侨务522

第五节 信访524

第六节 乡镇人民政府524

第三章 县人民政协525

第一节 机构525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526

第三节 县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533

第四节 重要活动533

第二十编 民主党派社会团体542

第一章 民主党派542

第一节 民革龙门支部542

第二节 致公党542

第二章 社会团体543

第一节 工会543

第二节 共青团546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549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554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555

第六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560

第七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561

第八节 残疾人联合会563

第九节“两纵”老战士联谊会566

第十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567

第二十一编 人事劳动 社会保险568

第一章 人事568

第一节 管理机构568

第二节 编制管理568

第三节 人事管理569

第四节 工资 福利576

第五节 人才交流579

第二章 劳动管理580

第一节 机构580

第二节 劳动管理581

第三节 劳动就业585

第四节 职业技能开发588

第五节 企业职工工资福利588

第六节 职工退休、退职589

第三章 社会保险590

第一节 养老保险590

第二节 失业保险591

第三节 工伤保险591

第四节 保险基金征管591

第二十二编 地方军事593

第一章 军事组织593

第一节 军事机构593

第二节 驻军594

第二章 兵役595

第一节 征兵595

第二节 预备役595

第三章 民兵595

第一节 组织建设595

第二节 政治教育596

第三节 军事训练596

第四节 武器装备管理597

第四章 城市防空597

第一节 国防教育597

第二节 人民防空598

第五章 拥政爱民599

第一节 支援地方经济建设599

第二节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600

第三节 抢险救灾600

第二十三编 政法601

第一章 机构601

第一节 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办601

第二节 县公安局601

第三节 县检察院602

第四节 县人民法院602

第五节 县司法局603

第二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604

第一节 综合治理措施604

第二节 社会治安整治行动605

第三章 公安607

第一节 刑事侦查607

第二节 刑事案件预审608

第三节 治安管理608

第四节 户政管理609

第五节 流动人口管理609

第六节 出入境管理610

第七节 消防管理610

第八节 监所管理610

第九节 督察工作611

第四章 检察611

第一节 刑事检察611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613

第三节 法纪检察614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614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614

第六节 监所检察614

第五章 审判615

第一节 刑事审判615

第二节 民事审判616

第三节 经济审判617

第四节 行政审判618

第五节 审判监督619

第六节 审判执行619

第六章 司法620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620

第二节 法律咨询服务622

第三节 民事调解622

第四节 公证事务622

第五节 律师事务623

第二十四编 教育624

第一章 机构625

第一节 县教育管理机构625

第二节 乡镇教育管理机构625

第二章 教育体制改革625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625

第二节 教学改革626

第三节 师资管理改革628

第三章 教育结构628

第一节 学前教育628

第二节 小学教育630

第三节 中学教育634

第四节 职业教育640

第五节 成人教育641

第六节 高等教育643

第七节 特殊教育644

第四章 教师645

第一节 队伍素质645

第二节 教师待遇646

第三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647

第五章 教育经费648

第一节 经费来源648

第二节 经费开支650

第六章 教育设施653

第一节 学校布局653

第二节 校园建设653

第三节 教学设备654

第七章 教学研究656

第一节 教研组织656

第二节 教研活动656

第三节 教研成果656

第八章 教育管理657

第一节 行政管理657

第二节 人事管理657

第三节 学籍管理658

第四节 财务管理659

第五节 资助贫困生659

第二十五编 科技 气象660

第一章 机构队伍660

第一节 机构660

第二节 科技队伍661

第二章 科技普及663

第一节 科技宣传教育663

第二节 科技培训663

第三节 科技下乡664

第三章 科技成果与管理664

第一节 科技成果664

第二节 科技管理673

第四章 气象工作675

第一节 机构和设备675

第二节 气象预报675

第三节 气象服务676

第二十六编 文化677

第一章 机构677

第一节 文化机构677

第二节 广播电视机构680

第三节 图书发行机构680

第四节 档案机构681

第五节 地方志机构681

第二章 文学艺术创作681

第一节 文学创作681

第二节 戏剧曲艺创作685

第三节 音乐舞蹈686

第四节 书法篆刻摄影根雕687

第五节 龙门农民画690

第三章 文化活动693

第一节 文艺演出693

第二节 文艺下乡694

第三节 电影 音像695

第四章 民间艺术696

第一节 民间歌(童)谣696

第二节 龙门山歌697

第三节 舞火狗701

第四节 民间谚语与歇后语702

第五章 文化市场与管理707

第一节 文化市场707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708

第六章 广播 电视708

第一节 广播708

第二节 电视710

第七章 图书发行714

第一节 管理714

第二节 进销业务715

第三节 农村发行715

第八章 档案716

第一节 档案收集整理716

第二节 档案开放与利用717

第三节 档案管理717

第四节 档案队伍建设718

第九章 地方志719

第一节 新志编纂719

第二节 旧志资料整理719

第十章 文物古迹720

第一节 文物发掘720

第二节 古墓葬722

第三节 古建筑722

第二十七编 医疗卫生732

第一章 机构732

第一节 管理机构732

第二节 医疗机构733

第三节 防疫保健机构736

第二章 医疗736

第一节 医疗队伍736

第二节 医疗设施与设备738

第三节 中医治疗743

第四节 西医治疗743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744

第六节 护理745

第七节 医学教育与研究746

第三章 医疗制度748

第一节 公费医疗748

第二节 儿童统筹医疗748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748

第四章 防疫保健749

第一节 传染病报告制度749

第二节 专病防治750

第三节 计划免疫752

第四节 初级卫生保健753

第五节 妇幼保健754

第五章 医疗卫生监督管理756

第一节 医政管理756

第二节 药政管理759

第三节 卫生管理762

第六章 公共卫生管理764

第一节 创建卫生镇、村764

第二节 农村改水改厕765

第三节除“四害”765

第二十八编 体育767

第一章 机构 设施767

第一节 机构767

第二节 体育设施767

第二章 学校体育768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768

第二节 业余体校770

第三章 群众体育770

第一节 城镇居民、职工体育770

第二节 农民体育771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771

第四章 竞技体育772

第一节 全县体育比赛772

第二节 参加省、市体育比赛774

第二十九编 社会 生活777

第一章 社会民事777

第一节 管理机构777

第二节 优抚安置778

第三节 拥军优属782

第四节 老区建设783

第五节 救灾救济785

第六节 社会福利事业788

第七节 社会事务管理790

第八节 老年人事业790

第九节 殡葬改革791

第十节 移民安置791

第二章 居民生活793

第一节 居民经济收入793

第二节 居民消费支出796

第三节 居民消费结构797

第三章 扶贫开发799

第一节 扶贫800

第二节 脱贫奔康801

第四章 宗教活动803

第一节 佛教803

第二节 基督教803

第三节 宗教事务管理804

第五章 民俗 方言804

第一节 生活习俗804

第二节 节日习俗808

第三节 方言810

第三十编 人物816

第一章 人物传816

第一节 人物传略816

第二节 革命烈士传略818

第二章 人物表819

第三章 人物录832

第一节 获国家先进工作者名录832

第二节 获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名录833

第三节 龙门县荣誉市民名录834

第四节 人物简介835

第三十一编 乡镇场837

第一章乡(镇)837

第一节 龙城镇837

第二节 麻榨镇840

第三节 永汉镇843

第四节 沙迳镇845

第五节 龙华镇848

第六节 路溪镇850

第七节 龙江镇852

第八节 平陵镇854

第九节 王坪镇856

第十节 田美镇858

第十一节 左潭镇859

第十二节 地派镇862

第十三节 铁岗镇864

第十四节 天堂山镇866

第十五节 南昆山镇868

第十六节 蓝田瑶族乡871

第二章 林场875

第一节 密溪林场875

第二节 油田林场876

附录879

一、文献选辑879

二、统计资料902

三、前志勘误908

四、先进集体909

五、中央、省、市驻县单位914

索引916

要目索引916

人名索引923

表格索引928

CONTENTS934

后记9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