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及其演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肖宏发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3635792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传统文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及其演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文化生息繁衍的地理环境1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生的自然和历史地理环境1
一、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1
二、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2
三、自然和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总体影响5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地理环境6
一、中国经济地理环境种类6
二、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环境7
三、农业自然经济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
第三节 中国文化运行的社会政治环境10
一、宗法制的基本内容10
二、宗法制长期延续的原因11
三、“君父一体、家国同构”社会政治环境的优劣12
第二章 上古三代,由神到人——中国文化的孕育与产生第一节 原始上古,中国文化的孕育15
一、中国文化的起源15
二、原始物质文化17
三、原始精神文化18
第二节 夏商西周,由神到人——中国制度文化的产生21
一、甲骨、青铜文化艺术22
二、巫、史、祝、卜——中国第一批文化人25
三、由神本文化走向人本文化27
第三节 《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国观念(思想)文化的产生31
一、《周易》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1
二、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6
第三章 春秋战国,多元私学——中国文化自由的少年时代第一节 道家学说42
一、自然无为的老子学说42
二、逍遥无羁的庄子学说48
三、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和稷下学派52
第二节 儒家学说53
一、以“仁”为核心的孔子学说54
二、“民贵君轻”的孟子学说63
三、兼纳百家的荀子学说66
第三节 百家争鸣,和而不同70
一、“兼爱”、“尚同”的墨家学说70
二、“变法”与“专制”的法家学说和韩非71
三、其他私学简介72
四、百家争鸣,和而不同74
第四节 科学技术和文史艺成就76
一、文化域分76
二、春秋战国的科学技术77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史艺成就79
第四章 一秦两汉,实践整合——中国文化主流的确立第一节 思想文化的实践整合82
一、东周人四海一家的愿望82
二、秦始皇一统天下与“焚书坑儒”83
三、从黄老无为到“独尊儒术”87
四、经学兴起与经今古文之争92
五、谶纬盛行与王充反神95
第二节 秦汉的科技与教育97
一、《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98
二、天文地理100
三、中医药学103
四、司南与造纸术104
五、秦汉建筑105
六、农学:《氾胜之书》与《四民月令》108
七、汉代教育109
第三节 壮阔的文史艺成就111
一、歌功颂德的汉赋111
二、朴实生动的汉乐府112
三、观照古今的史学113
四、豪迈雄健的艺术116
第五章 魏晋六朝,多元激荡——中国文化的多元走向第一节 名教危机与玄学崛起118
一、社会动荡中的名教危机118
二、玄学崛起——儒学危机中的道学复兴120
三、玄学影响下的文学理论与自然科学125
第二节 佛教东来与华化128
一、东汉佛教东来128
二、魏晋南北朝佛教华化132
三、佛教华化中的寺院建筑和石窟艺术136
第三节 道教创立与发展140
一、东汉道教创立141
二、魏晋南北朝道教发展142
三、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思想145
四、道教与中国文化艺术148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文史艺的自由发展150
一、诗歌自由成熟150
二、乐府民歌繁盛152
三、散文多有佳篇152
四、小说混世而出152
五、私家修史风行153
六、书法日臻完善153
七、绘画又上一层154
第六章 杨隋李唐,有容乃大——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第一节 恢弘雄劲的建筑157
一、气象恢弘的两都营造157
二、壮观雄劲的帝陵修筑160
三、规模盛大的运河开凿162
四、千枝竞秀的其他科学技术163
第二节 儒、释、道三教共弘166
一、道教风靡166
二、佛教鼎盛172
三、儒学昌隆184
四、三教共弘189
第三节 科举教育与史学成就190
一、盛唐专科教育190
二、盛唐科举制度192
三、隋唐史学成就195
第四节 极情尽致的诗歌196
一、极情尽致的诗歌196
二、初露尖角的唱词216
三、日臻完善的小说217
第五节 妙笔化境的书画217
一、尽善尽美的书法218
二、尽态极妍的绘画222
第七章 五代宋元,精雅细腻——中国文化的多彩升华与农牧融合第一节 理学建构与道教昌盛228
一、儒学复兴228
二、理学建构229
三、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40
四、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243
五、宋元道教昌盛245
第二节 教育发达与史学鼎盛250
一、发达的宋代教育250
二、元代社区教育255
三、两宋史学鼎盛255
第三节 文学新风与市井野俗259
一、平易畅达的宋文259
二、婉约极致的宋词261
三、别具一格的宋诗272
四、野俗生动的市民文化282
第四节 清淡秀雅的书画艺术284
一、五代两宋绘画的全面发展284
二、宋代书法290
三、元代书画292
第五节 朔方冲击与农牧融合293
一、朔方冲击与农牧融合294
二、元代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297
三、辉映千古的元曲299
第六节 宋元科技华章306
一、宋代三大发明——指南针、活字印刷和火药武器306
二、沈括与《梦溪笔谈》309
三、绚烂多彩的天文学310
四、成就斐然的数学312
五、大有发展的医药学314
六、总结经验的农学317
七、元代地理学318
第八章 大明帝清,垂暮新变——中国文化的反省与总结第一节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320
一、文化专制与理学至尊321
二、清除异己与文字狱323
三、科举制度与八股取士326
第二节 阳明心学与启蒙思想328
一、心外无物的阳明心学328
二、人性自然的泰州学派332
三、经世致用的启蒙思想335
第三节 史学繁荣与考据极盛343
一、明代史学成就343
二、清代史学成就346
三、清代考据极盛350
第四节 文化集成与科技总结357
一、明清文化大集成357
二、明清科技大总结362
第五节 小说丰收与戏曲繁茂367
一、丰收成熟的明清小说367
二、流派纷呈的明清诗文375
三、繁茂新变的明清戏曲383
第六节 绘画翻新与碑帖并行388
一、流派纷呈的明代绘画388
二、辉煌落幕的清代绘画393
三、碑帖并行的明清书法398
第七节 西学东渐与文化新变401
一、西学东渐401
二、中学西传403
三、文化新变404
附录: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407
参考文献409
热门推荐
- 3641273.html
- 542707.html
- 2529466.html
- 3872816.html
- 1110859.html
- 224155.html
- 2965627.html
- 1413163.html
- 304187.html
- 1062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0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3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5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7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9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5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8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6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8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