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功能性神经外科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功能性神经外科学
  • 陈信康主编;王得坤,林少华,黄汉添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3129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574页
  • 主题词:神经外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功能性神经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篇 功能性神经外科发展史第一章 功能性神经外科历史沿革3

第一节 初创期3

第二节 早期4

第三节 发展期5

第二章 丹迪医生传记14

第一节 早年14

第二节 在霍普金斯求学17

第三节 年轻医生17

第四节 中年23

第五节 晚年27

第二篇 运动功能性疾病第三章 痉挛性斜颈33

第一节 简史33

第二节 病因35

第三节 病理生理38

第四节 临床表现和分级41

第五节 影像诊断学51

第六节 肌电图诊断学54

第七节 鉴别诊断57

第八节 手术治疗60

第九节 其他手术方法71

第十节 肉毒毒素A治疗73

第十一节 药物治疗76

第十二节 预后79

附件:三联术的应用解剖学79

第四章 扭转痉挛84

第一节 定义、概述、发展史84

第二节 流行病学及遗传86

第三节 病因87

第四节 病理和发病机制89

第五节 症状与体征91

第六节 影像学检查94

第七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95

第八节 治疗98

第二节 使用方法99

第九节 预后及并发症108

第五章 面肌痉挛111

第一节 简史111

第二节 病因及病理113

第三节 病理生理114

第四节 症状与体征116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17

第六节 治疗120

第七节 预后133

第六章 帕金森病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135

第一节 简史135

第二节 术式选择135

第三节 苍白球腹后核毁损术的理论基础137

第四节 苍白球切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40

第五节 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法142

第六节 手术并发症和疗效148

第七节 影响苍白球切开术疗效评估的因素152

附录 帕金森病联合评分标准(UP DRS)153

第三篇 近代脑立体定位导向仪原理第七章 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神经外科165

第一节 无框架立体定位导向术的发展史165

第二节 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169

第三节 显微导航技术176

第四节 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178

第八章 图像引导计算机辅助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187

第一节 结构与数据采集188

第二节 手术策划190

第三节 手术方法190

第四节 手术效果192

第九章 激光导航计算机辅助脑立体定位导向系统193

第一节 结构193

第一节 丘脑腹外侧核的解剖学205

第四篇 脑立体定向手术学第十章 丘脑定向手术的原理205

第二节 毁损灶的设计206

第三节 目标核团的选择207

第四节 手术的潜在危险207

第五节 双侧手术问题208

第六节 丘脑定向手术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08

第七节 定位方法209

第八节 神经电生理学定位212

第九节 丘脑诸核的电生理特214

第十节 目标结构电生理定位216

第十一节 VP核图谱和诱发电位218

第十二节 制造破坏的方法221

第十三节 一个成功的破坏灶应具备两个要求221

第十一章 CT/MRI定向手术的方法学 225

第一节 定位的基准 225

第二节 脑定向仪的设计原理 226

第三节 CT定位仪的设计原理 232

第四节 MRI定位法的设计原理 236

第五节 导向器和定向模型的设计原理 242

第五篇 疼痛的现代手术治疗第十二章 神经源性疼痛的分型和治疗选择 247

第一节 概论 247

第二节 神经源性疼痛综合征 248

第三节 神经源性疼痛的分型及治疗方法选择 250

第四节 神经源性疼痛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253

第五节 神经源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254

第六节 椎管内持续注射吗啡 257

第七节 脑室内注射吗啡 260

第十三章 脊髓后根入口区显微切开术治疗疼痛 262

第一节 简史 262

第二节 后根入口区的(DREZ)的显微解剖学 262

第三节 后根入口区切开术治疗疼痛的机制 264

第四节 手术方法 267

第五节 术中神经电生理学监测 271

第六节 手术适应证及疗效 273

第七节 手术并发症 275

第十四章 运动皮质刺激治疗顽固性疼痛 278

第一节 历史背景 278

第二节 手术方法 279

第三节 刺激方法 280

第四节 对各种疼痛综合征的疗效 281

第五节 疼痛控制的特征 283

第六节 刺激对感觉运动功能的影响284

第七节 并发症 285

第八节 作用机制 286

第六篇 精神疾病手术治疗第十五章 精神疾病手术治疗 293

第一节 精神外科的伦理学293

第二节 精神外科的复兴 295

第三节 精神外科应用解剖学 297

第四节 手术适应证299

第五节 手术禁忌证 300

第六节 精神病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学301

第七节 手术疗效评估法的研究 311

第八节 精神外科研究方法学的考虑 312

第九节 展望 313

第七篇 颅神经根血管压迫综合征第十六章 颅神经根病变显微解剖学及手术技术 319

第一节 病理和病例选择的准则 319

第二节 颅神经根病变手术入路323

第三节 三叉神经痛MVD手术326

第四节 面肌痉挛MVD手术335

第五节 眩晕、耳鸣、“梅尼埃病”MVD手术337

第六节 舌咽神经痛MVD手术340

第七节 原发性高血压MVD手术343

第十七章 颅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效果345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效果345

第二节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效果352

第三节 致残性体位性眩晕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356

第四节 耳鸣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357

第五节 舌咽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358

第六节 微血管减压的作用机制359

第八篇 颞叶癫癎第十八章 颞叶癫癎的诊断方法363

第一节 颞叶癫癎的临床表现(内侧颞叶癫癎)363

第二节 致癎灶的诊断方法365

第三节 颞叶癫癎的手术治疗367

第一节 手术发展简史371

第十九章 颞叶癫癎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371

第二节 颞叶的手术解剖学372

第三节 颞切除的各种手术方法377

第四节 颞切除方法的选择和考虑382

第五节 颞切除疗效分析383

第六节 手术并发症386

第七节 手术后神经心理学和心理社会学方面的改变387

第二节 临床表现395

第九篇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第二十章 顽固性偏头痛手术治疗395

第一节 病理生理395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396

第四节 药物治疗396

第五节 手术治疗简史397

第六节 手术适应证398

第七节 手术技术398

第八节 手术效果398

第二十一章 手掌多汗症400

第一节 手术发展史400

第二节 病理生理和病因401

第三节 临床表现402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402

第五节 胸2交感神经节的手术解剖学402

第六节 电视内镜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技术404

第八节 并发症处理406

第七节 术后处理406

第九节 治疗效果407

第十节 手汗症其他治疗方法407

第二十二章 雷诺病409

第一节 简史409

第二节 病理生理409

第三节 临床表现410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411

第五节 治疗411

第二十三章 红斑性肢痛症414

第一节 简史414

第二节 病因414

第三节 病理生理415

第四节 临床表现415

第五节 诊断416

第六节 鉴别诊断416

第七节 治疗417

第二十四章 灼性神经痛419

第一节 病理生理419

第二节 临床表现419

第三节 诊断方法420

第四节 治疗420

第十篇 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第二十五章 周围神经的显微解剖与病理生理427

第一节 应用解剖学427

第二节 神经变性及再生431

第二十六章 神经损伤及神经卡压433

第一节 神经损伤的分类433

第二节 神经损伤的检查434

第三节 神经损伤修复的基本原则437

第四节 各种神经修复技术438

第五节 术后处理及功能恢复评定442

第一节 临床分型444

第二十七章 臂丛神经损伤444

第二节 臂丛损伤的诊断446

第三节 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448

第二十八章 周围神经损伤及嵌压手术治疗450

第一节 肩胛上神经损伤及嵌压450

第二节 腋神经(C5,C6)损伤及四边孔综合征450

第三节 肌皮神经(C5,C6)损伤451

第四节 桡神经(C6~8,T1)损伤及嵌压451

第五节 尺神经(C8,T1)损伤及嵌压452

第六节 正中神经(C6,7,8及T1)损伤及嵌压454

第七节 坐骨神经损伤及嵌压455

第八节 腓神经损伤455

第九节 胫神经损伤及跖管综合征456

第十一篇 痉挛状态的外科手术治疗第二十九章 痉挛状态的解剖生理学基础461

第三十章 肌痉挛状态与牵张反射463

第二节 传入神经464

第一节 传出神经(运动单位)464

第三节 牵张感受器465

第四节 神经-肌肉接头465

第三十一章 痉挛状态的病理生理学466

第三十二章 肌痉挛状态的临床表现及手术适应证473

第一节 临床表现473

第二节 手术适应证477

第一节 肌痉挛状态手术治疗的简史481

第三十三章 肌痉挛状态的外科手术治疗481

第二节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482

第三节 后根切断术485

第四节 脊髓T型切开术488

第五节 脊髓后根入口区显微手术488

第六节 矫形外科手术491

第三十四章 脊髓后根入口区切断术治疗肌痉挛状态495

第一节 解剖学基础及作用机制495

第三节 手术技术496

第二节 病人选择及评估496

第四节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499

第五节 术后处理及康复治疗501

第六节 治疗结果502

第七节 手术并发症503

第三十五章 鞘内巴氯芬治疗痉挛状态505

第一节 药理学505

第二节 巴氯芬鞘内注入方法506

第三节 手术适应证508

第四节 治疗结果508

第五节 并发症509

第三十六章 慢性脊髓刺激治疗痉挛状态514

第一节 历史回顾514

第二节 病人选择515

第三节 刺激部位选择515

第四节 试验性脊髓刺激及生理学评估516

第六节 治疗效果518

第五节 手术技术518

第十二篇 功能性神经外科一些疾病现象的探索和展望第三十七章 科学新技术和发现对神经外科发展的贡献523

第一节 大脑高级活动研究的意义523

第二节 大脑研究与临床524

第三十八章 脑高级活动评价体系在功能性神经外科的应用527

第一节 人类大脑的高级活动527

第二节 大脑的高级活动评价体系540

第三节 研究人类大脑的高级活动与临床的关系541

第三十九章 几个有关的涉及脑功能的假说552

第一节 脑外伤后的昏迷发生机制和“脑休克”假说552

第二节 人脑记忆系统的功能假说在神经外科的应用553

第四十章 其他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和现象的探索556

第一节 帕金森病556

第二节 其他疾病557

附: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观察表5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