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陶瓷史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陶瓷史 下
  • 方李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753333033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947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陶瓷-工艺美术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陶瓷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九章 元代的陶瓷451

第一节 概述453

一、蒙古帝国的建立453

二、制瓷业由北向南迁移455

三、元代陶瓷研究的重新认识460

第二节 元代的景德镇窑465

一、景德镇窑在元代得到发展的重要因素465

二、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瓷467

三、浮梁瓷局与元卵白瓷499

四、元代枢府瓷501

五、元代的釉里红、铜红釉和钴蓝釉505

第三节 元代的龙泉窑507

一、元代龙泉窑的发展507

二、龙泉瓷的造型与胎釉509

三、元代龙泉窑瓷器的造型与品种511

四、元代龙泉窑的装饰513

第四节 南方其它地区的瓷器517

一、青白瓷窑517

二、婺州窑519

三、吉州窑519

四、建窑与“茶马互市”520

五、德化窑522

六、云南青花瓷523

第五节 北方地区的瓷器529

一、定窑与霍窑530

二、钧窑531

三、耀州窑533

四、磁州窑535

第六节 元代的陶器542

第七节 元代的外销瓷544

第八节 结语547

一、元代的陶瓷造型548

二、元代瓷器的釉色和装饰艺术550

三、元代瓷器装饰的绘画艺术特征554

四、元青花瓷风格形成的外来因素及国际影响559

第十章 明代的陶瓷563

第一节 概述565

一、社会文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565

二、国际贸易的繁荣569

三、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571

第二节 明初的景德镇瓷器576

一、御器场的建立576

二、御器场与瓷质礼器577

三、御器场的分工组织与技术特点579

四、御器场对景德镇陶瓷业发展的影响582

五、明初官窑的生产品种584

六、明初民窑的生产品种与艺术特点590

第三节 明中期的景德镇瓷器594

一、官民窑之间的互动594

二、正统、景泰与天顺时期的景德镇陶瓷594

三、成化、弘治时期的景德镇陶瓷597

四、正德时期的景德镇陶瓷601

五、明中期景德镇陶瓷的艺术风格602

第四节 明末的景德镇瓷器605

一、海外市场的开放606

二、御器场实行改革措施607

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610

四、明末景德镇的陶瓷业612

五、从外国文献中考察天启崇祯间民窑业的盛衰642

六、明末景德镇民窑自由发展的意义643

第五节 明代景德镇以外的陶瓷业647

一、德化窑651

二、漳州窑658

三、潮州窑671

四、云南地区的青花瓷672

五、广西地区的青花瓷675

六、宜兴陶器677

七、石湾窑陶679

第六节 明代海上陶瓷之路的繁荣682

一、明代中国陶瓷对外输出的港口682

二、明代景德镇陶瓷的出口路线683

三、欧洲市场对中国青花瓷的青睐685

四、欧洲来样订货的瓷器687

五、不同国家对青花瓷的生产689

第七节 结语694

一、进入以彩瓷为主流的时代694

二、明代陶瓷艺术的特点695

三、文人绘画对陶瓷艺术的影响696

四、明代版画对陶瓷艺术的影响699

五、海外贸易对陶瓷艺术风格的影响701

第十一章 清代的陶瓷705

第一节 概述707

一、清朝皇帝对当时文化的影响708

二、对于“实学”的追求与恢复709

三、清前期手工业与商业的大发展711

四、清代的陶瓷对外贸易713

五、清朝末年中国所面临的困境715

第二节 清初的景德镇陶瓷716

一、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与发展716

二、欧洲人眼中的景德镇717

三、御窑场的改革725

四、清初景德镇民窑瓷的外销728

五、清初的景德镇瓷器731

第三节 清中期的景德镇瓷器752

一、官民窑并盛时期752

二、官窑瓷落选产品处理制度的改革756

三、雍正时期的瓷器757

四、乾隆时期的瓷器769

第四节 清晚期的景德镇瓷器783

一、景德镇陶瓷业从高峰滑向低谷783

二、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的景德镇瓷器785

三、同治以后景德镇陶瓷业的衰微792

四、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的景德镇瓷器795

五、景德镇陶瓷业的分工810

六、景德镇的行业组织813

第五节 景德镇以外的其他窑口819

一、江苏宜兴窑819

二、广东石湾窑823

三、福建德化窑825

四、铜川陈炉窑836

五、其他845

第六节 清代的外销瓷849

一、清代广州港口的开放849

二、广州的对外贸易商行853

三、广州附近与陶瓷贸易有关的岛屿861

四、清代的出口瓷生产与贸易867

五、欧洲人到中国订购瓷器的方式871

六、清代出口瓷的中国风格873

七、清代出口瓷中的日本风格877

八、清代出口瓷中的东南亚(红绿彩)风格881

九、清代出口瓷中的欧洲风格884

十、清代中国瓷器对欧美文化的影响896

十一、中国制瓷技艺在欧洲的传播901

十二、十八世纪下半叶以后的陶瓷贸易911

十三、西方学术界对中国陶瓷贸易的研究917

第七节 结语919

一、概述919

二、清早期陶瓷艺术的阳刚之美与教化之功能920

三、清中期陶瓷艺术的集大成时代926

四、清中期陶瓷吉祥纹饰的流行930

五、清末仿古风的盛行931

六、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陶瓷业的衰败933

七、最后的话935

后记937

图片来源9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