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机零件的磨损、选材及热处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机零件的磨损、选材及热处理
  • 黄建洪,刘东雨,李凌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1829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农业机械-零部件-磨损;农业机械-零部件-材料;农业机械-零部件-热处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机零件的磨损、选材及热处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农机零件的磨损失效与性能要求1

1.1农机零件的磨损失效分析1

1.2造成农机零件磨损的磨料6

1.2.1土壤与农作物中的砂粒6

1.2.2植物体内的硅酸体8

1.2.3其他磨粒11

1.3农机耐磨零件的力学性能要求11

1.3.1硬度12

1.3.2其他力学性能对耐磨料磨损性的影响16

1.4正确看待实验室磨损试验结果17

第2章 金属的磨损机理及试验方法19

2.1磨损的评定方法19

2.1.1一般磨损试验结果的表达19

2.1.2腐蚀磨损试验结果的表达20

2.2磨料磨损22

2.2.1磨料磨损的分类22

2.2.2磨料磨损机理24

2.3粘着磨损30

2.3.1粘着磨损方程31

2.3.2粘着磨损机制33

2.4表面疲劳磨损34

2.4.1表面疲劳磨损的接触区域35

2.4.2表面疲劳磨损机理36

2.5腐蚀磨损38

2.5.1腐蚀磨损的分类38

2.5.2腐蚀磨损机制39

2.6微动磨损43

2.6.1微动磨损的特点43

2.6.2微动磨损机理44

2.7金属磨损试验方法45

2.7.1磨损试验的类型及试验结果表征45

2.7.2磨料磨损试验机47

2.8磨损零部件的失效分析50

第3章 影响农机材料耐磨性的因素54

3.1影响材料磨料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54

3.1.1磨料及其性能的影响55

3.1.2外部条件的影响57

3.1.3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64

3.2化学成分对钢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67

3.2.1碳含量的影响67

3.2.2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68

3.3化学热处理后钢的显微组织及其耐磨料磨损性能72

3.3.1渗碳、渗氮、氮碳共渗组织及其耐磨性72

3.3.2渗硼、硼铬稀土共渗组织及其耐磨性73

3.4影响金属耐粘着磨损性能的因素75

3.4.1粘着磨损三阶段75

3.4.2外部因素的影响76

3.4.3零件自身因素的影响77

3.4.4摩擦副材料匹配的影响80

3.4.5显微组织对钢铁抗粘着磨损性能的影响81

第4章 显微组织对钢铁抗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84

4.1影响因素与基本规律84

4.1.1复杂多变的磨损机制84

4.1.2微观组织影响的基本规律86

4.1.3各种基体组织的耐磨料磨损性能概述87

4.2马氏体基体的影响88

4.3碳化物的影响90

4.4残留奥氏体的影响94

4.5淬火后深冷处理的影响98

4.6托氏体的影响99

4.7贝氏体组织的影响100

4.7.1无碳化物贝氏体100

4.7.2上贝氏体101

4.7.3下贝氏体102

4.7.4等温淬火与回火工艺105

4.7.5奥-贝球墨铸铁锤头上的实践105

4.8显微缺陷等的影响106

4.8.1显微缺陷犹如内部缺口106

4.8.2显微缺陷与疲劳失效107

4.8.3喷丸处理的影响108

4.8.4表面残留应力的影响109

4.8.5沉淀析出相的影响109

4.9热处理钢中复相组织的耐磨性109

第5章 农机零件的特殊要求和农机行业的绿色生产113

5.1刀片的自磨锐性能113

5.2刀片的锋利性与利磨性116

5.3耕整地机件的脱土性117

5.4耐腐蚀磨损性能119

5.5农机行业热处理的环保与安全问题120

5.5.1淘汰落后的、有害的热处理工艺120

5.5.2消灭该热处理而不热处理零件120

5.5.3防止热处理产品的污染与安全问题121

5.6犁铧犁壁的使用性能、工作寿命和节能122

5.6.1犁铧123

5.6.2犁壁124

5.7农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125

5.7.1研发与选材并重,新材料与新工艺并举125

5.7.2低淬透性钢的推广应用126

5.7.3保证淬透性钢的应用127

第6章 农机用耐磨铸铁129

6.1普通白口铸铁129

6.2合金白口铸铁131

6.2.1镍硬铸铁131

6.2.2锰白口铸铁132

6.2.3铬白口铸铁133

6.3铸渗技术137

6.3.1铸渗复合耐磨材料137

6.3.2铸渗在耐磨方面的应用142

6.4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145

6.4.1球墨铸铁中奥氏体-贝氏体组织的本质145

6.4.2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强化机理147

6.4.3化学成分对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影响148

6.4.4对球墨铸铁强韧化的新观点150

6.4.5生产工艺与贝氏体等温转变三阶段152

6.4.6消除锰的偏析和减少白亮区154

6.4.7铸态直接获得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154

6.4.8白口铸铁的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化等温淬火155

6.4.9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应用实例156

第7章 提高零件耐磨性的化学热处理160

7.1概述160

7.1.1常用化学热处理的种类160

7.1.2化学热处理方案的选择161

7.1.3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161

7.1.4加速化学热处理过程的途径161

7.1.5稀土的催渗作用167

7.1.6 BH催渗技术168

7.1.7影响扩散的因素169

7.2渗碳与碳氮共渗180

7.2.1渗碳与脱碳——古老的中华炼钢术180

7.2.2以铸铁为渗碳剂是古代中国的重大发明181

7.2.3性价比高的表面强化工艺182

7.2.4正确设计硬化层深度和碳氮浓度183

7.2.5金相渗层深度与有效硬化层深度之关系187

7.2.6渗碳和碳氮共渗金相试样的快速化学抛光188

7.2.7固体渗碳——古树新葩188

7.2.8膏体渗碳与高频膏体渗碳193

7.2.9液体渗碳194

7.2.10气体渗碳195

7.2.11真空渗碳、离子渗碳和流态床渗碳203

7.2.12渗层碳化物形态204

7.2.13渗碳前的准备工作207

7.2.14合金渗碳钢锻坯的等温正火209

7.2.15渗碳后的热处理210

7.2.16减少渗层残留奥氏体量的措施213

7.2.17获得表面残留压应力的措施213

7.2.18碳氮共渗及其特点214

7.2.19气体碳氮共渗的渗剂217

7.2.20气体碳氮共渗工艺218

7.2.21渗碳和碳氮共渗常见疵病221

7.2.22渗碳和碳氮共渗工艺精选222

7.2.23高速工具钢低温渗碳226

7.2.24渗碳制造无莱氏体高速钢、模具钢228

7.3渗氮229

7.3.1钢的渗氮原理229

7.3.2渗氮层的组织和性能230

7.3.3渗氮用钢及渗氮前的热处理233

7.3.4气体渗氮设备及工艺234

7.3.5渗氮工艺的发展237

7.4氮碳共渗240

7.4.1机理与渗层组织240

7.4.2气体氮碳共渗工艺242

7.4.3气体氮碳共渗渗剂243

7.4.4注意事项245

7.4.5催渗问题247

7.5奥氏体氮碳共渗250

7.5.1温度之定位250

7.5.2共渗后的组织与性能250

7.5.3含氮马氏体时效中的转变251

7.5.4工艺参数的选择252

7.5.5化合物层疏松及其预防253

7.6工具钢含氮马氏体化处理(N.M.处理)254

7.6.1 N.M.处理之定义255

7.6.2 N.M.处理工艺256

7.6.3渗层成分与组织256

7.6.4应用效果257

7.6.5碳化物消除的机理257

7.6.6请重视固溶化学热处理258

7.7渗硫259

7.7.1渗硫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260

7.7.2渗硫工艺与配方261

7.8硫氮、硫氮碳等多元共渗266

7.8.1硫氮共渗266

7.8.2硫碳氮共渗267

7.8.3氧硫碳氮硼五元共渗268

7.9镍-磷镀和镍-磷基复合镀272

7.9.1镍-磷化学镀工艺和配方272

7.9.2镍-磷镀层热处理及其组织、性能变化274

7.9.3镍-磷化学镀层的钝化处理278

7.9.4镍-磷基复合镀278

7.9.5其他施镀工艺281

7.9.6建议和提醒283

第8章 耕整机具典型零件的选材与热处理285

8.1概述285

8.1.1耕整机具的磨损失效分析285

8.1.2影响耕具磨损的因素287

8.2犁铧的选材与热处理291

8.2.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291

8.2.2技术要求与选材292

8.2.3热处理工艺292

8.3犁壁的选材与热处理295

8.3.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295

8.3.2技术要求与选材296

8.3.3热处理工艺297

8.4圆盘的选材与热处理298

8.4.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298

8.4.2技术要求与选材300

8.4.3热处理工艺300

8.5锄铲的选材与热处理301

8.5.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01

8.5.2技术要求与选材302

8.5.3热处理工艺304

8.6旋耕刀的选材与热处理306

8.6.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06

8.6.2技术要求与选材306

8.6.3热处理工艺307

第9章 农作物收获和采集机械刀片的选材与热处理309

9.1概述309

9.1.1刀片磨损的研究方法与手段309

9.1.2刀片的失效分析与磨损机理311

9.1.3碳化物在刀片磨损过程中的功过314

9.2剪毛机刀片的选材与热处理317

9.2.1服役条件与失效分析317

9.2.2技术要求与选材318

9.2.3热处理工艺320

9.2.4经验总结327

9.3往复式收割机刀片的选材与热处理328

9.3.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29

9.3.2技术要求与选材330

9.3.3热处理工艺330

9.3.4 T9钢刀片下贝氏体金相检验331

9.4秸杆和根茬粉碎还田机刀片的选材与热处理332

9.4.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32

9.4.2技术要求与选材333

9.4.3热处理工艺334

9.5铡草和青饲料切碎刀片的选材与热处理335

9.5.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35

9.5.2技术要求与选材335

9.5.3热处理工艺336

第10章 农产品加工机械耐磨零件的选材与热处理338

10.1脱粒机弓齿、钉齿和切草刀的选材与热处理338

10.1.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38

10.1.2技术要求与选材339

10.1.3热处理工艺339

10.2饲料粉碎机锤片的选材与热处理340

10.2.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40

10.2.2技术要求与选材340

10.2.3热处理工艺341

10.3筛片的选材与热处理342

10.3.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42

10.3.2技术要求与选材343

10.3.3热处理工艺343

10.4颗粒饲料压粒机环模与压辊的选材与热处理344

10.4.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44

10.4.2技术要求与选材345

10.4.3热处理工艺346

10.5轧棉花机、剥绒机锯片和肋条的选材与热处理348

10.5.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48

10.5.2技术要求与选材349

10.5.3热处理工艺349

10.6榨油机榨螺轴的选材与热处理351

10.6.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51

10.6.2技术要求与选材352

10.6.3热处理工艺352

第11章 几种农机易磨损配件的选材与热处理354

11.1齿轮354

11.1.1失效分析与预防措施354

11.1.2齿轮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363

11.2曲轴371

11.2.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71

11.2.2曲轴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372

11.3履带板379

11.3.1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379

11.3.2履带板的选材和热处理380

11.4农机链传动零件的选材与热处理384

11.4.1钩式链384

11.4.2套筒滚子链386

11.4.3链轮389

参考文献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