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阳明详传 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王阳明详传 全
  • (日)高濑武次郎著;杨田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台海出版社
  • ISBN:978751681345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王守仁(1472-1529)-传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王阳明详传 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王阳明的家系1

远祖王羲之1

《忠义传》中的王纲父子2

高洁超脱3

“欲借人间种”4

小结5

第二篇 少年时代6

奇谈6

吴越文化7

吴越文化的影响8

不出世的缘由9

神童10

权谋12

立志学武13

求学经历14

小结15

第三篇 志向动摇时代16

新婚夜出游忘圆房16

书法精进18

练习词章19

变谐谑为严谨19

第一次落榜20

第二次落第21

热衷兵法22

舍弃词章,再次立志于理学22

进士及第,梦兆变为现实23

建言时事24

偶遇得道道士24

悟得诗文之弊26

在阳明洞修习神仙之道27

从出世到入世27

用孝道点醒禅僧28

发表经世思想30

以圣学为己任31

小结31

第四篇 精神磨砺 龙场悟道33

国势日衰33

替人求情,因言入狱34

贬谪龙场驿37

被逼投江37

死里逃生41

夜宿虎穴42

再会无为道人,接受鞭策43

收徐爱为徒45

谪居的困苦46

龙场顿悟47

夷人来服48

谪居中对门人提倡知行合一49

奸党全灭正党再生,贬谪获免49

离开龙场50

小结51

第五篇 第一次讲学时期52

政绩52

收方叔贤为徒53

徐爱得悟54

游山玩水与教化门人55

讲学盛况56

省察克治56

惜别诸友56

教法变化57

辨明儒释道58

拟《谏迎佛疏》58

小结59

第六篇 第一次靖乱时期60

奉命平定漳南贼匪60

晓谕流寇61

侦知奸民62

十家牌法62

谕俗四条63

变更兵制64

讨贼64

立兵符65

赏罚严明66

平定横水之贼67

神秘莫测68

用人之妙68

乘胜追击70

贼首的苦心70

平定桶冈之贼71

天纵之才73

设崇义县74

征讨三浰,一兵未动诛灭池仲容74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80

征讨残贼81

战后的经营82

小结82

第七篇 第二次讲学时期85

刻《古本大学》85

编纂《朱子晚年定论》85

《传习录》上卷完成87

慰劳宴87

三教同异论88

乡约保甲法88

小结89

第八篇 第二次靖乱时期90

宸濠的权势90

刺探宸濠的举动92

贤妃娄氏93

二烈士96

幸运98

踏上征途98

宸濠三策100

征讨的准备101

宸濠攻陷南康和九江101

宸濠派人招降王阳明102

宸濠发兵104

宸濠中计107

进攻宸濠109

宸濠的末路113

慰劳诸将114

一难去后,又来一难115

智斗三奸臣118

本欲施辱却变受辱120

遭受谗谤122

进退维谷123

格物说及学者用力法125

作《啾啾吟》125

重上捷报126

批评127

冀元亨横死127

祭奠刘养正的母亲128

战后的经营129

收王艮为弟子130

收舒芬为弟子131

听讲的盛况131

小结132

第九篇 第三次讲学时期133

提出“致良知”说133

关怀陆象山的子孙、陆王二人的关系135

将门人汇集于白鹿洞书院136

随处体认天理137

论众说之异同138

论心的动与静138

对君父之情139

神仙养生论140

衣锦还乡140

被封为新建伯141

盛衰之戒141

为避祸,辞封爵143

龙山公去世144

病中谢绝探访145

乞求恩典公平146

以平常心面对弹劾147

主考官排斥阳明弟子148

解释诽谤又起的原因148

论讲学的态度150

论轻傲150

论儒释道151

门人南大吉152

听讲者三百余人153

诗人董澐拜王阳明为师154

宴门人于天泉桥154

敬畏与洒落156

入山养静的可否156

论圣学不妨举业157

续刻《传习录》159

《尊经阁记》159

墙上作文勉励诸生160

格物致知论161

拔本塞源论162

从良知上论理163

南大吉的致良知的修行效果164

讲学与实务165

良知与见闻165

天地万物一体与良知166

死后的门人168

惜阴会168

良知169

致良知的修行方法169

关于著书的问答170

小结171

第十篇 第三次靖乱时期172

受命出征172

《客座私祝》173

劝徐樾勿要禅定177

欢迎的盛况178

气质动人178

大会士友三百余人179

鞭策弟子179

经略上的建议180

文德之化181

上报平定叛乱的报告182

建学校184

征讨余贼185

挂念弟子们的学业和家事186

病情加剧187

“随处体认天理”与“致良知”188

祭祀增城先祖之祠189

激励同仁,嘱咐家事190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191

殁后之事192

小结194

附 录 朱子学与阳明学195

序言195

第一节 心即理195

第二节 知行合一201

第三节 良知210

第四节“心即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关系221

第五节 四句教(两种)223

第六节 朱熹的宇宙观228

第七节 王阳明的宇宙观235

第八节 朱熹的性说237

第九节 王阳明的性说242

第十节 朱熹与陆象山、王阳明的异同243

王阳明简要年谱250

参考书目2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