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微生物生态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程东升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083988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森林微生物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什么是生态学1
一、生物与环境1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
三、生态学的学科领域划分3
四、微生物生态学及其特点3
第二节 微生物生态学发展史5
一、启蒙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5
二、诞生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7
三、成熟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8
第三节 森林微生物生态学的任务和应用意义10
一、森林微生物生态学的任务10
二、森林微生物生态学的应用意义10
第一章 微生物生态学基本原理12
第一节 环境和生态系统12
一、环境12
二、生态系统13
第二节 生态位和生态对策17
一、生态位的概念17
二、生态对策及其决定因素18
三、微生物的生态对策21
第三节 种群和种间关系27
一、种群和种群密度27
二、种间关系31
三、种间关系与进化39
第四节 群落及群落演替41
一、群落的概念41
二、群落演替42
三、自养演替和异养演替43
四、群落发展和稳定的机制46
五、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47
六、微生物种群和群落的特殊性51
第五节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物化学活性52
一、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52
二、微生物的代谢活性55
第六节 微生物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7
一、微生物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素循环58
二、微生物与陆地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60
三、微生物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磷、硫循环62
第二章 微生物与森林有机物的分解65
第一节 自然界有机物质的分解65
一、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65
二、含氮有机物的分解73
三、影响植物残体分解的条件75
第二节 森林凋落物的积累与分解动态76
一、森林凋落物的组成与积累量76
二、凋落物分解的动态平衡78
三、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因素81
四、森林凋落物分解的生态学意义83
第三节 微生物对森林凋落物的分解84
一、参加凋落物分解的微生物类群84
二、凋落物分解真菌及其一般演替规律86
三、几种北方森林中的凋落物分解真菌演替93
四、不同气候带的凋落物分解真菌类群95
五、参与凋落物分解的其它微生物100
第四节 微生物对木质有机物的分解103
一、木材作为微生物营养基质的性质103
二、木材腐朽的类型106
三、木腐菌的侵染部位及寄生专化性108
四、木材分解中的微生物演替112
五、温度、水分对木材分解的影响119
第三章 微生物与森林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122
第一节 自然界氮素转化的主要类型122
一、氨化作用123
二、硝化与反硝化作用124
三、植物残体C:N值与有效氮素的释放127
四、固氮作用129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氮素转化动态133
一、森林凋落物中的氮素含量133
二、森林土壤中的氨化和硝化作用134
三、森林中的微生物固氮136
四、森林土壤的氮素收支动态139
第四章 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141
第一节 土壤微生物生态概述141
一、土壤中的真菌141
二、土壤中的细菌149
三、土壤中的放线菌155
四、土壤中的藻类和原生动物157
五、土著与外来土壤微生物的概念158
第二节 森林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161
一、森林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161
二、森林土壤大型真菌的群落结构168
三、土壤大型真菌的菌落扩展方式171
第三节 微生物的活动与森林土壤肥力178
一、微生物与土壤的形成178
二、微生物的活动与土壤肥力179
第四节 根际微生物群落及功能184
一、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特征184
二、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185
第五章 森林植物体表和大气微生物188
第一节 植物地上部的体表微生物188
一、叶面微生物188
二、枝干表面的微生物194
三、植物体表的潜伏性病原微生物196
第二节 大气微生物198
一、大气微生物生态概述198
二、与森林环境有关的大气微生物203
第六章 微生物与森林植物的共生207
第一节 真菌与树木的共生体——菌根207
一、概述207
二、外生菌根208
三、内生菌根226
第二节 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236
一、共生固氮体系236
二、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236
三、根瘤固氮的机理及固氮效率242
四、根瘤菌与植物共生的进化意义250
第三节 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251
一、由放线菌引起的根瘤251
二、与放线菌形成根瘤的木本植物253
三、放线菌根瘤固氮与森林氮素营养254
第四节 蓝细菌的共生固氮257
一、地衣的固氮257
二、蓝细菌与植物的共生固氮258
第七章 微生物对森林植物的寄生259
第一节 微生物—植物寄生体系——病害的发生与发展259
一、病原菌的寄生性与致病性259
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263
三、病害的发生过程265
四、病原菌的传播及生态对策270
第二节 林木病原微生物类群及其功能277
一、林木病原微生物主要类群277
二、病原微生物的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282
第三节 林木流行病学原理289
一、流行性病害与地方性病害289
二、流行性病害的发生条件290
三、病害流行的时空分布294
参考文献296
附录一 真菌和细菌的分类检索303
附录二 微生物拉汉名称对照315
附录三 术语及主题词索引326
热门推荐
- 1329777.html
- 102621.html
- 952297.html
- 1786890.html
- 3777228.html
- 1100866.html
- 1093700.html
- 1032239.html
- 3257563.html
- 1353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0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8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8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7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2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5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0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2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2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