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改革 新经济政策向何处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改革 新经济政策向何处去
  • 王尔德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21782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政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改革 新经济政策向何处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名家论改革3

罗伯特·希勒:中国应制定应对贫富差距的长期规划3

金融民主化可以降低社会不平等4

金融创新并非过度,而是不足5

建议中国政府编制不平等指数7

吴敬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9

上篇:回顾11

捅破市场经济这层纸很不容易11

1991年中央召开11次座谈会是大讨论的高潮12

致信中央建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15

“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6

下篇:方向18

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8

新改革共识可以形成20

郑永年:不改革,就被改革22

改革不是简单地打倒既得利益者23

现阶段主体改革应是社会改革25

社会改革存在战略机遇期27

集体“南巡”面对未来29

国有企业的边界亟待厘定31

国家动员模式是否可持续33

城市化不应当只是土地的城市化35

何怀宏:正义是衡量个社会是否健康良序的最重要标准36

正义是衡量一个社会优劣最优先、最重要的标准37

通过公开讨论去影响旁观者39

期待“三纵三横”合流40

青木昌彦:日本城镇化启示录42

农业人口占比低于20%,增长将放缓43

日本如何克服城市公害45

应把土地改革和户籍改革联系起来46

杰里米·里夫金: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端49

不同意《经济学人》的看法50

中国应吸取美国的教训52

助力亚洲政治联盟的形成54

第二章 改革进程59

江春泽:市场经济体制是通往经济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59

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60

从沉重的教条禁锢中解脱出来61

与“南方讲话”精神致63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需进一步合理化64

涂俏:袁庚——改革开放马前卒68

每挪动一步,都十分艰难71

“没有纯粹的经济问题”73

先默默地干,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谈75

第三章 全面改革81

姚洋:政府应从生产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81

下一步改革应从户籍改革入手82

提高教育水平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84

从生产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86

杨伟民: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再造河山88

提供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四个平台89

空间管制并不违反市场原则91

“生态产品”为解决生态补偿提供依据93

陶然:经济改革的突破口是土地制度改革97

经济下行是长期矛盾和短期矛盾的集中爆发98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风险加大99

改革的时机与顺序问题101

范剑平:新型城镇化首先是进城农民工市民化107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108

新型城镇化的两大挑战110

农民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受益者112

侯永志: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的构想114

政府间关系存在五个问题115

优化中央与地方权责关系的具体构想116

增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主性平衡能力118

研究制定有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专门法案119

李毅中:工业改革需要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121

中国工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不够122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进行机制改革124

引入主体功能区破解地方重复布局问题125

中国制造业应向高端发展127

林喆:社会管理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129

改变“大国家、小社会”的格局130

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132

朱光耀:研究体现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新税制135

税收授权法案只限于个案135

研究新税制是最重大的课题136

支持开征碳税138

张国宝:能源改革,需要更多勇气140

水电还应发展,但要有序141

能源发展缺口主要还得靠核电143

风电多上网在于电网扭转做法145

内蒙古窝电如何破解146

拆分电网无助于电网监管147

我是赞成上特高压的150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难题153

改良还是改革?任凭后人评说154

杨朝飞:必须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议“按日计罚”156

治理大气污染不应靠运动157

建议修法“按日计罚”159

增加市场化治理手段160

鼓励信息公开和民众参与162

骆建华:2040年中国生态可能实现良性循环164

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前所未有165

提出污染物总量减排时间表166

第四章 道与术173

刘民权:未来十年应以公平促发展173

公平与发展并不对立173

大国效应及其影响174

发展应与公平并进176

马丁·雅克:历史发展不存在“看得见的手”178

中国选择在经济上先行是对的178

中国未来发展需解决分配公平问题180

中国的软实力还很有限181

黄群慧:应对国企分三类进行改革治理183

“盈利性使命”与“公共政策性使命”冲突184

将115家央企分为三类监管186

国企领导人应“分层分类管理”188

丁耘:希望2049年的中国有盛世气象191

文化的辉煌仍需百年192

“中道”或者“时中”193

如何理解传统196

新的传统的独立性199

第五章 速度与质量205

马丁·李:经济增长质量是未来中国最大的挑战205

未来不仅仅要解决温饱206

小康社会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探索207

刘世锦:中国未来几年将进入6%~7%的中速增长期210

6%~7%的中速增长仍是不低的速度211

高度重视抑制泡沫和打破垄断212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要素组合优势214

“技术中立”是政府的明智之举216

政府应致力于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217

刘树成:巩固和发展好当前经济适度回升的态势219

未来五年潜在经济增长率在8%~9%之间220

经济增长率下移渐变,而非突变222

二十年来第三次回升225

2013年GDP增速可望达8.2%左右226

经济增速偏低也不利于转型227

以城镇化为基点的新型回升228

第六章 亚洲复兴时代即将到来233

马凯硕:亚洲复兴的时代即将到来233

“全世界都应该学习中国”234

腐败和领土争端是亚洲复兴的主要不确定性235

中印两国在文化上强调亚洲的独特之处237

亚洲的崛起存在悖论238

“亚洲复兴是大势所趋”240

亚洲梦在文化上不同于美国梦241

李侃如: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挑战是能否解决国内问题243

尽可能地整合外交、经济和军事元素244

美国眼下最大的问题显然是财政赤字问题246

单是GDP不足以让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247

亚洲一体化应更多着眼于政治与安全249

张宇燕: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国战略251

2012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252

中美能否带头做一些大事254

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国战略256

亚洲最大的利益冲突是由谁来主导区域的发展257

中国可在包容性发展问题上多做文章260

萨米尔·阿明:中国需要在发展中国家中寻找盟友263

2008年的欧美金融危机无法消除264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演变和未来264

为什么中国比巴西成功267

建议中国永远不要参与金融全球化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