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竞争情报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竞争情报导论
  • 包昌火,李艳,王秀玲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4700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223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情报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竞争情报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论1

1.1 什么是竞争情报1

1.1.1 竞争1

1.1.2 情报2

1.1.3 竞争情报的含义4

1.1.4 竞争情报的范围4

1.2 竞争情报崛起的驱动力5

1.2.1 战略管理的兴起5

1.2.2 市场竞争的激化6

1.2.3 竞争理论的发展6

1.2.4 军事情报的转移6

1.2.5 从业人员的努力7

1.3 竞争情报在国外的发展7

1.3.1 早期商业情报7

1.3.2 现代竞争情报7

1.3.3 美国的竞争情报11

1.3.4 日本的竞争情报12

1.3.5 欧洲的竞争情报13

1.3.6 俄罗斯的竞争情报16

1.3.7 加拿大的竞争情报17

1.3.8 韩国的竞争情报18

1.3.9 澳大利亚的竞争情报19

1.4 竞争情报在国内的发展20

1.4.1 中国竞争情报的历程20

1.4.2 中国竞争情报专业组织的诞生24

1.4.3 中国竞争情报活动的特点24

1.5 竞争情报的基本问题25

1.5.1 竞争情报的特性25

1.5.2 竞争情报的功能26

1.5.3 竞争情报的战略27

1.5.4 竞争情报研究的重点领域28

1.6 竞争情报学科的基本架构29

1.6.1 竞争情报学科的理论基础29

1.6.2 竞争情报学科的研究内容30

1.6.3 竞争情报学科的研究方法31

1.6.4 竞争情报学科与相关学科31

1.6.5 竞争情报学科的实践导引33

1.7 发展竞争情报的意义34

1.7.1 国家竞争的杠杆34

1.7.2 经济发展的先导34

1.7.3 企业信息化的核心34

1.7.4 科学决策的支撑34

1.7.5 拓宽情报机构的服务领域35

1.7.6 促进社会智能化的发展进程35

参考文献35

第2章 竞争情报的流程37

2.1 情报流程37

2.1.1 中国的情报研究流程37

2.1.2 美国的情报流程42

2.2 竞争情报流程44

2.2.1 四环模型44

2.2.2 Herring模型46

2.2.3 其他模型47

2.3 情报规划49

2.3.1 规划定向49

2.3.2 关键情报课题51

2.3.3 KIT的工作流程55

2.3.4 情报规划的运行模式62

2.4 竞争情报产品的发布63

2.4.1 竞争情报产品形式的设定64

2.4.2 竞争情报产品发布方式的设计66

2.5 竞争情报流程的软件化67

2.5.1 Fuld公司的竞争情报软件评估68

2.5.2 我国的竞争情报软件评估探索69

2.6 最佳实践企业调查73

2.6.1 美国的最佳实践企业调查74

2.6.2 中国的最佳实践企业调查78

2.7 竞争情报流程应用案例——磁化水81

参考文献83

第3章 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85

3.1 何谓竞争情报系统85

3.1.1 竞争情报系统的含义85

3.1.2 竞争情报系统的作用86

3.1.3 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原则86

3.2 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89

3.2.1 环境监视89

3.2.2 市场预警90

3.2.3 技术跟踪91

3.2.4 对手分析91

3.2.5 策略制定92

3.2.6 信息安全93

3.3 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94

3.3.1 首席情报官(CIO)95

3.3.2 竞争情报系统的信息平台——Intranet96

3.3.3 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97

3.3.4 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104

3.3.5 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110

3.4 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结构112

3.4.1 企业竞争情报中心及人员配备112

3.4.2 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模式113

3.5 竞争情报系统的关键技术121

3.5.1 Intranet软硬件基础平台的搭建121

3.5.2 常用的系统软件工具126

3.5.3 竞争情报软件126

参考文献128

第4章 人际情报网络的开发129

4.1 人际情报网络的兴起129

4.1.1 何谓人际网络129

4.1.2 人际网络的基本概念130

4.1.3 人际网络的属性指标131

4.1.4 何谓人际情报网络135

4.1.5 人际情报网络与知识网络136

4.1.6 发展人际情报网络的意义138

4.2 人际情报网络的理论138

4.2.1 人际情报网络构成论138

4.2.2 人际情报网络资源论143

4.2.3 人际情报网络平台论147

4.3 人际情报网络的构建149

4.3.1 构建人际情报网络的目的149

4.3.2 构建人际情报网络的程序150

4.4 人际情报网络的管理157

4.4.1 人际情报信息的存储157

4.4.2 人际情报网络的调控159

4.4.3 人际情报网络的优化161

4.4.4 人际情报网络的评估166

4.4.5 人际情报网络分析的软件化167

4.5 人际情报网络的实施168

4.5.1 访谈技术168

4.5.2 沟通技术170

4.5.3 网络论坛170

4.5.4 人际资源地图171

4.5.5 人际网络分析171

参考文献172

第5章 竞争情报的搜集175

5.1 竞争情报搜集的基本原则175

5.1.1 系统性原则175

5.1.2 有限目标原则175

5.1.3 价值性原则176

5.1.4 由内而外原则176

5.1.5 由公开到非公开原则176

5.2 竞争情报的信息源176

5.2.1 外部二手信息源177

5.2.2 内部二手信息源196

5.2.3 外部一手信息源198

5.2.4 内部一手信息源201

5.3 竞争情报搜集的主要途径202

5.3.1 竞争环境信息203

5.3.2 竞争对手信息203

5.3.3 企业自身信息207

5.4 竞争情报搜集的主要方法207

5.4.1 网络搜索法208

5.4.2 观察法208

5.4.3 访问法210

5.4.4 会议信息搜集方法——四分卫法213

5.4.5 选用情报搜集方法时的考虑因素219

5.5 竞争情报获取的道德与法律问题220

5.5.1 竞争情报获取的道德问题220

5.5.2 竞争情报获取的法律问题223

参考文献228

第6章 竞争情报的分析229

6.1 何谓竞争情报分析229

6.2 竞争情报分析的流程和方法230

6.2.1 竞争情报分析的流程230

6.2.2 竞争情报分析的方法231

6.3 竞争信息的加工处理234

6.4 竞争情报分析的主要方法236

6.4.1 宏观环境分析236

6.4.2 五种力量分析238

6.4.3 战略组分析239

6.4.4 价值链分析242

6.4.5 定标比超分析247

6.4.6 SWOT分析252

6.4.7 业务组合分析255

6.4.8 财务分析258

6.4.9 竞争对手档案263

6.4.10 管理人员档案265

6.4.11 得失分析272

6.4.12 情景分析278

6.4.13 竞争模拟分析287

6.4.14 竞争性假设分析291

6.5 竞争情报分析的智能化294

6.5.1 以挖掘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分析软件295

6.5.2 以提供分析模板为主的竞争情报软件295

6.5.3 单一分析方法的软件实现295

参考文献297

第7章 反竞争情报299

7.1 反竞争情报的起源和发展299

7.1.1 何谓反竞争情报299

7.1.2 反竞争情报的兴起300

7.1.3 反竞争情报与商业秘密保护301

7.1.4 反竞争情报与知识产权保护302

7.1.5 反竞争情报与信息安全304

7.2 反竞争情报的基本原则和流程305

7.2.1 反竞争情报的原则305

7.2.2 反竞争情报的评估306

7.2.3 反竞争情报的流程308

7.2.4 反竞争情报与竞争情报流程的融合309

7.3 反竞争情报的技术310

7.3.1 网络安全技术310

7.3.2 反解剖技术313

7.3.3 TSCM技术314

7.3.4 虚假信息技术316

7.4 企业反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317

7.4.1 组织建设317

7.4.2 制度建设318

7.4.3 文化建设322

7.4.4 系统评估323

7.5 道德和法律的屏障324

7.5.1 法律和道德在反竞争情报工作中的重要性325

7.5.2 国外商业秘密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法325

7.5.3 我国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327

7.5.4 反竞争情报的道德界限329

参考文献329

第8章 竞争情报的管理332

8.1 美国竞争情报的管理思想332

8.1.1 关键情报课题332

8.1.2 TAP-IN机制333

8.1.3 情报驱动的企业文化334

8.1.4 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的FIICH模型335

8.2 中国情报研究的管理思想337

8.2.1 情报研究的基本程序337

8.2.2 动态、专题和基本情况研究的三位一体338

8.2.3 集思想库与信息库为一体338

8.2.4 小核心、大外围,专兼结合的情报研究队伍339

8.3 竞争情报部门的规划和定位339

8.3.1 竞争情报部门的规划339

8.3.2 竞争情报部门的定位341

8.4 竞争情报部门的基础设施341

8.4.1 竞争情报网站341

8.4.2 竞争情报知识库342

8.4.3 竞争情报论坛343

8.5 竞争情报部门的团队建设343

8.5.1 竞争情报人员的构成343

8.5.2 竞争情报人员的技能346

8.6 竞争情报部门的运作模式347

8.7 竞争情报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348

8.7.1 竞争情报产品348

8.7.2 竞争情报服务349

8.8 竞争情报部门的绩效评价349

8.8.1 评估指标350

8.8.2 评估流程351

8.8.3 评估方法353

参考文献355

第9章 竞争情报的教育357

9.1 竞争情报教育的兴起357

9.1.1 竞争情报教育的发展历程357

9.1.2 竞争情报教育的意义360

9.1.3 竞争情报教育的机构362

9.2 竞争情报教育的基本问题365

9.2.1 教育体系365

9.2.2 专业设置366

9.2.3 课程设置368

9.2.4 教材建设370

9.2.5 师资建设371

9.3 国外竞争情报教育发展状况372

9.3.1 国外竞争情报教育现状372

9.3.2 国外竞争情报教育的特色及不足378

9.3.3 国外竞争情报教育展望379

9.4 我国竞争情报教育发展状况381

9.4.1 学历教育调查与分析381

9.4.2 继续教育调查与分析389

9.4.3 竞争情报继续教育需方市场393

9.5 发展竞争情报教育的建议395

9.5.1 学历教育395

9.5.2 继续教育399

参考文献402

第10章 竞争情报的发展404

10.1 提升组织的情报能力404

10.1.1 情报能力404

10.1.2 情报时代406

10.1.3 情报能力的发展:机遇与挑战408

10.2 构建世界级的CI机构411

10.2.1 “组织、流程、技术、文化、决策”一体化框架411

10.2.2 世界级CI机构的深入研究416

10.3 实现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整合419

10.3.1 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异同点419

10.3.2 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整合的探索420

10.4 推进合作情报423

10.4.1 合作情报的背景423

10.4.2 合作情报的主要内容424

10.4.3 合作情报的应用425

10.5 构筑Intelligence Studies学科427

参考文献430

附录 中国竞争情报专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重要文献433

附录A 关于中川十郎教授竞争情报讲学的简要总结433

附录B 全国竞争情报与企业发展研讨会开幕词435

附录C 全国竞争情报与企业发展研讨会会议纪要437

附录D 全国竞争情报与企业发展研讨会会议录序言439

附录E 关于申请成立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的请示报告441

附录F 关于申请登记“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的请示报告442

附录G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443

附录H 关于建立同盟伙伴关系的备忘录451

附录I 一九九九年中国竞争情报实践研究452

I.1 关于一九九九年中国竞争情报实践研究的几点说明452

I.2 关于一九九九年中国竞争情报实践研究的调查问卷454

I.3 附录: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简介462

附录J 关于组建中国竞争情报协会的请示463

附件一 关于组建中国竞争情报协会的申请报告464

附录K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努力开创竞争情报新局面——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总结和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构想报告466

附录L 2001现代职业经理清华峰会 峰会寄语4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