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养牛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根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6595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养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我国养牛业的发展简史与现状1
一、养牛业的发展简史1
二、我国现代养牛业的概况2
第二节 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方向7
第三节 国外养牛业发展特点与趋势10
第二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13
第一节 牛的生态特征13
一、毛色特征13
二、一般形态特征14
三、牛的主要生理指标15
四、牛的生态适应性16
第二节 牛的行为特征17
一、牛的摄食行为17
二、牛的反刍行为17
三、牛的排泄行为17
四、牛的繁殖行为18
五、牛的其他行为19
第三节 牛的消化特征19
一、牛的消化道结构19
二、牛特殊的消化生理现象20
三、牛瘤胃、网胃的消化作用20
第四节 牦牛的生物学特征21
一、牦牛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性21
二、牦牛的耐寒惧热特性21
三、牦牛对高山草原环境的适应性22
四、牦牛的驮、乘特性23
第五节 水牛的生物学特征23
一、水牛的分布区特征24
二、水牛的外貌特征24
三、水牛的繁殖特征24
四、水牛的生产特征25
二、牛的经济用途分类26
一、牛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26
第三章 牛种及其品种26
第一节 牛的分类26
第二节 奶牛品种27
一、荷斯坦—弗里生牛27
二、中国荷斯坦牛28
三、娟姗牛30
第三节 肉牛品种32
一、夏洛来牛32
二、利木赞牛33
三、海福特牛34
四、安格斯牛35
五、契安尼娜牛36
第四节 兼用品种36
一、西门塔尔牛36
二、丹麦红牛38
三、短角牛39
四、皮埃蒙特牛40
五、三河牛41
六、中国草原红牛42
七、新疆褐牛42
第五节 中国黄牛43
一、蒙古牛43
二、秦川牛44
三、南阳牛45
四、鲁西牛47
五、延边牛48
六、南方牛48
第六节 水牛49
一、摩拉水牛49
二、尼里—瑞菲水牛50
三、中国水牛51
一、婆罗门牛52
第七节 瘤牛52
二、辛地红牛53
第八节 牦牛54
一、西藏高山牦牛54
二、天祝白牦牛55
第四章 牛的生产能力及评定方法57
第一节 牛的产乳能力及评定方法57
一、牛奶的营养特征57
二、影响产乳性能的因素57
三、产奶性能评定方法60
第二节 牛的产肉能力及评定方法62
一、牛肉的营养特征62
二、影响产肉能力的因素63
三、产肉性能指标及其测定方法64
第三节 牛的役用能力65
第四节 牛的繁殖能力及评定方法66
一、影响牛繁殖力的因素66
二、役力评定66
一、影响牛役力的主要因素66
二、牛群繁殖能力的评定指标67
第五章 牛的外貌70
第一节 牛的外貌及外貌评分70
一、牛外貌鉴别的基本知识70
二、牛外貌评分——百分鉴别法71
三、牛外貌的线性评分鉴别法72
第二节 牛的体尺测量79
一、体尺的测量79
二、体尺指数81
三、牛活重估测公式81
第三节 牛的年龄鉴别81
一、根据牙齿鉴别82
一、体格大小84
第四节 肉牛的特殊外貌及其鉴别84
三、不同年龄牛外貌上的区别84
二、根据角轮鉴别84
二、肌肉度85
三、肥度86
四、美格88
五、繁殖性能88
第六章 牛的品种选育与杂交改良90
第一节 牛的纯种选育与保种90
一、牛纯种选育的基本方法90
二、牛的引种104
三、牛的保种104
第二节 牛的杂交与杂交改良106
一、牛杂交的常用方法106
二、杂交方法在我国养牛上的应用与改良实践107
第三节 生物新技术与牛的育种109
一、胚胎生物技术与牛的育种109
二、数量性状位点(QTL)与标记辅助选择(MAS)110
三、转基因动物112
第四节 牛育种工作的组织措施113
一、成立育种组织113
二、牛的编号与标记114
三、建立记录和统计制度115
四、建立良种登记制度115
五、定期举办赛牛会116
六、编制育种工作计划116
第七章 牛的繁殖与泌乳117
第一节 母牛发情与发情鉴定117
一、母牛发情117
二、发情征状118
三、影响母牛初情期和发情征状的因素119
四、同期发情120
五、母牛的发情鉴定120
二、牛的配种122
一、牛的排卵122
第二节 牛的配种与人工授精122
三、牛的人工授精程序124
第三节 母牛的妊娠分娩与泌乳129
一、母牛的妊娠129
二、妊娠期间母牛的生理变化129
三、妊娠诊断130
四、妊娠期131
五、分娩132
六、母牛的泌乳134
第四节 牛的胚胎移植与胚胎冷冻136
一、胚胎移植136
二、胚胎冷冻保存137
第五节 牛的繁殖障碍137
一、种公牛的繁殖障碍137
二、母牛的繁殖障碍138
第六节 提高牛繁殖力的措施140
第八章 牛场环境控制与牛场设计143
第一节 牛场的环境要求143
第二节 牛场污染的控制144
第三节 牛场建筑设计146
一、奶牛舍146
二、挤奶厅155
三、肉牛舍158
四、种公牛舍161
第九章 奶牛的营养及饲养管理163
第一节 奶牛的营养需要及日粮配合163
一、奶牛的营养需要163
二、日粮配合167
第二节 奶牛的体况评分168
一、奶牛体况评分的目的和意义168
二、奶牛体况评分标准169
三、奶牛体况评分的方法169
一、犊牛的消化生理特点170
第三节 犊牛的饲养管理170
二、初生犊牛的护理171
三、哺乳期犊牛的饲养172
四、哺乳期犊牛的管理173
五、犊牛的早期断奶174
六、乳用犊牛培育的原则176
第四节 青年牛的饲养管理177
一、青年牛的饲养177
二、青年牛的管理179
第五节 泌乳牛的饲养管理180
一、泌乳期奶牛的饲养管理180
二、产奶牛全价混合日粮饲养技术187
三、干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189
四、产犊时的饲养管理192
第六节 奶用公牛的饲养管理192
一、饲养管理的意义192
二、奶用种公牛的饲养技术193
三、奶用种公牛的管理194
第十章 肉牛的饲养管理197
第一节 犊牛的饲养管理197
第二节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与育肥199
一、生长发育特点及优质牛肉的要求199
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200
三、肉牛的级进饲养方案201
二、架子牛快速育肥的措施202
一、架子牛快速育肥的原理202
第三节 架子牛的快速育肥与管理202
三、淘汰牛的育肥203
四、夏季肉牛防暑降温措施204
五、冬季肉牛饲养与保温204
第四节 提高牛肉的质量及生产效益的措施205
第五节 肉牛育肥综合技术205
、玉米秸育肥205
三、尿素饲喂肉牛206
二、秸秆养牛与补饲原则206
四、肉牛饲料的合理搭配207
五、瘤胃素饲喂肉牛209
第十一章 役用牛的饲养管理210
第一节 役用牛的特征210
第二节 役用牛的一般饲养管理210
第三节 役用牛农闲期和农忙期的饲养管理211
第十二章 牛奶、牛肉的初步处理与加工215
第一节 牛奶的理化特性215
一、牛奶的物理特性215
二、牛奶的化学成分216
第二节 鲜奶的初步处理220
一、乳的验收与称重221
二、乳的过滤与净化222
三、乳的冷却222
四、乳的贮存224
五、乳的运输224
六、牛奶卫生225
七、乳制品227
第三节 牛肉的理化特性229
一、牛肉的物理特性229
二、牛肉的化学成分234
第四节 牛肉的初步处理和分级236
一、肉的成熟236
二、牛胴体的分割方法237
三、胴体分级238
第十三章 养牛企业的经营管理240
第一节 牛场的生产管理240
一、养牛生产定额管理240
二、牛场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243
三、牛场奶牛饲养过程的管理247
第二节 牛场的技术管理250
一、奶牛场的技术操作规程250
三、牛场的数据管理253
二、肉牛场育肥生产的技术管理253
一、成本管理254
第三节 牛场的财务管理254
二、资金核算256
第四节 牛场的扩大再生产258
一、奶牛场扩大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59
二、牛产品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因素259
第五节 计算机技术在养牛生产中的应用261
一、计算机技术在奶牛繁育中的应用261
二、计算机技术在日粮配方中的应用262
三、计算机技术在牛场日常管理中的应用263
四、计算机技术在牛群健康计划中的应用264
五、计算机技术在牛场财务管理中的应用264
一、牛健康的概念及意义265
二、牛场保健计划与保健工作265
第一节 牛的健康与保健265
第十四章 牛的健康与疾病预防265
第二节 牛群管理与牛的疾病监控266
一、影响牛健康的因素267
二、加强管理及疾病监控268
第三节 牛的传染病预防270
一、牛传染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270
三、一些危害性较大的传染病的预防272
二、牛传染病的控制272
第四节 牛常见病的预防273
一、消化系统疾病预防274
二、呼吸系统疾病预防274
三、循环系统疾病预防275
四、中毒的预防275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275
附录《养牛学》英汉、汉英名词对照277
主要参考文献289
热门推荐
- 198286.html
- 1432870.html
- 2237332.html
- 2983285.html
- 2804179.html
- 3809611.html
- 110697.html
- 3286931.html
- 1468660.html
- 1711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6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6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5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5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3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4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4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1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7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