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物鉴定秘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戴南海等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3544X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901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9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物鉴定秘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 李学勤1
第一章 古陶器鉴定2
第一节 陶器的源流2
序言 石兴邦3
第二节 鉴定古陶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
一、鉴定古陶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
二、古陶器作伪的方法7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9
一、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器9
二、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器15
三、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19
第四节 夏商周春秋时期的陶器24
一、灰陶器24
二、白陶器30
三、印纹硬陶31
四、中原以外各地区的陶器32
第五节 战国秦汉时期的陶器35
一、战国时期的陶器35
二、秦汉时期的陶器38
一、陶水管44
第六节 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建筑用陶44
二、板瓦、筒瓦和瓦当等陶器构件45
三、春秋至秦汉时期的砖49
第七节 夏商周至秦汉时期的陶塑作品52
一、夏商周春秋时期的陶塑作品52
二、战国秦汉时期的陶塑作品53
第八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器55
一、南方日用陶及陶明器55
二、北方的铅釉陶器56
三、陶塑艺术57
四、建筑用陶59
第九节 唐三彩的鉴定61
第十节 紫砂陶的鉴定65
第二章 古瓷器鉴定74
第一节 瓷器的源流74
第二节 瓷器的鉴别方法87
一、原始瓷器87
二、原始青瓷到成熟青瓷过渡时期的瓷器89
三、制瓷业的发展和壮大时期93
(一)三国、魏晋、南朝93
(二)北朝99
(三)隋朝101
(四)唐、五代104
(五)宋110
(六)辽128
(七)金131
(八)元133
(九)明138
(十)清156
第三节 瓷器作伪的手段及鉴别方法173
一、以仿古瓷冒充真瓷173
二、以仿款冒充真款176
三、伪造款177
四、改换旧底充古器177
五、改装烧釉却除火光以欺世178
六、改装口耳178
七、后绘彩色者179
第四节 鉴定瓷器的常用术语和纹饰图案释180
一、鉴定瓷器常用术语180
二、古瓷器的纹饰图案释184
第一节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与价值190
一、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190
第三章 古青铜器鉴定190
二、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作用与价值192
第二节 青铜器的制作历史196
第三节 青铜器的仿造与伪造史200
第四节 青铜器的发现与发掘史205
第五节 青铜器鉴定史209
第六节 青铜器形制的分期与鉴别215
一、酒器215
(一)爵215
(二)角216
(四)觚217
(三)斝217
(五)觯218
(六)杯218
(七)尊218
(八)鸟兽尊219
(九)罍220
(十)瓿220
(十一)方彝221
(十二)盉221
(十三)卣222
(十四)壶223
(十六)?224
(十五)觥224
(十七)禁225
(十八)勺225
二、食器225
(一)鼎225
(二)鬲227
(三)甗228
(四)簋229
(五)盨230
(六)簠230
(八)豆231
(七)敦231
(九)盂232
(十)盆233
(十一)鍪233
(十二)俎233
(十三)匕233
三、水器234
(一)盘234
(二)匜234
(二)钟235
(一)铙235
四、乐器235
五、兵器236
(一)戈236
(二)刀237
(三)剑237
(四)戟238
(五)矛238
第七节 青铜器纹饰的时代特征240
第八节 青铜器铭文的时代特征245
第九节 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时代特征249
第十节 青铜器鉴定的身外功夫251
第十一节 有关青铜器鉴定著作的介绍254
第四章 古书画鉴定260
第一节 古书画鉴定的内容及其具体步骤260
第二节 书画的涵义和画的分类263
第三节 书画家的流派266
一、书法267
二、绘画274
三、小结279
第四节 古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281
一、书画的时代风格281
二、书画的个人风格293
三、画中建筑物和服饰用品辨识299
四、书画中的文字考订300
第五节 古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305
一、印章305
二、款题、题跋与标签316
三、纸、绢、绫325
四、书画的装潢332
五、鉴定书画的辅助资料340
第六节 书画作伪的方法和误定345
一、作伪的方法346
二、误定时代与作者363
三、误定篇章名和图名365
第七节 如何看书画及书画鉴定的全过程367
一、如何看书画367
二、书画鉴定的全过程374
三、书画鉴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78
第八节 古书画鉴定的有关知识381
一、书画家的字号、籍贯和生卒时间381
二、文史知识384
三、古建筑、衣冠服饰、生活器具等方面的知识386
四、艺术欣赏和对操作方法的了解386
五、揭裱旧字画的常识387
第五章 古碑帖鉴定390
第一节 碑390
一、碑的分类和范围390
(一)刻石390
(二)碑与碣391
(三)墓志、墓?和塔铭394
(四)画像396
(五)造像396
(六)石经397
(七)题咏题名398
(八)建筑物品上的附刻文字399
二、碑版源流400
(一)三代刻石400
(二)秦汉刻石401
(三)魏晋南北朝刻石403
(四)隋唐五代刻石404
(五)宋辽金元刻石405
(六)明清刻石405
三、碑文的撰者、书者和镌刻者405
四、古碑的重刻、翻刻与伪刻409
五、石刻之厄418
二、帖的产生423
一、帖的含义和范围423
第二节 帖423
三、宋元明清刻帖概况424
四、丛帖名帖简述425
五、单刻名帖简述448
第三节 碑帖的区分与功用461
一、碑与帖的区分461
二、碑帖的功用463
第四节 拓本474
一、拓本的种类和开始时代474
二、唐宋明清拓本简介477
三、孤本和珍本478
四、旧拓本的价格481
五、碑帖的影印本488
第五节 碑帖的鉴别494
一、鉴别的意义494
二、碑贾作伪的手段495
三、法帖辨伪498
四、碑的鉴别方法503
五、拓本的鉴别方法511
第六节 鉴别碑帖的基础知识524
一、对金石碑志本身的了解524
二、了解历史朝代和年号528
第一节 玉器的种类和产地532
一、硬玉532
第六章 古玉器鉴定532
二、软玉533
三、岫玉534
四、蓝田玉534
五、南阳玉535
六、绿松石535
七、玛瑙536
八、青金石536
十、宝石537
九、碧甸子与孔雀石537
第二节 我国传统的玉器540
一、仪礼玉器540
二、随葬玉器542
三、装饰玉器543
第三节 旧玉的伪造545
一、仿制546
二、以似玉之石冒充真玉547
三、将旧玉改做修补547
二、玉器改做、补整的鉴别法548
第四节 如何鉴别旧玉器548
一、传世玉器与出土玉器的鉴别548
三、假玉的鉴别法549
四、旧玉如何断代550
五、对玉器优劣的鉴定556
第七章 古钱币鉴定560
第一节 货币的源流560
第二节 钱币学专用名词569
第三节 古钱作伪的方法575
一、改刻法576
二、翻砂法577
五、伪造铜锈法578
三、嵌补法578
四、拼合法578
六、造悬针文法580
第四节 古钱鉴定的方法582
一、掌握古钱币的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584
二、辨锈是鉴定古钱的重要环节588
三、掌握伪钱的特征和制造方法589
四、掌握古钱币鉴定的相关知识592
五、半两、五铢、开元钱如何断代594
第一节 古籍版本源流598
第八章 古籍版本鉴定598
第二节 版本名词术语简释600
第三节 鉴别版本的方法611
一、版本作伪的原因611
二、版本作伪的手段613
三、鉴定古籍版本的流派619
四、根据各朝版刻特点来识别622
五、从刻本书的内容上去考证版本631
第四节 版本鉴定的辅助依据640
一、题跋识语640
二、各家著录641
三、书影643
四、收藏印章644
第五节 鉴别版本的程序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48
第六节 活字印本653
一、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653
二、木活字本656
三、锡活字本659
四、铜活字本660
五、铅活字本662
六、活字印本未普及的原因662
七、活字印本的鉴别方法663
一、抄写本书籍的规模和数量666
第七节 印刷本发明后的抄写本书666
二、抄写本流传的原因和抄写本书籍的作用670
三、抄写本书的类型672
四、如何鉴别抄本677
第八节 批校本681
一、何谓批校本681
二、批校本的历史概况681
三、批校本的价值685
四、如何鉴别批校本687
一、唐五代版刻的优劣689
第九节 历代版刻的优劣689
二、宋代版刻的优劣690
三、元代版刻的优劣698
四、明代版刻的优劣701
五、清代版刻的优劣707
第九章 古玺印鉴定714
引言714
第一节 中国玺印的专门知识716
一、中国玺印的各种专称716
二、中国玺印的用字719
三、印章的面形与读法721
四、印章的材质与制法723
五、印章部位名称与纽式728
六、中国印章使用方法及遗痕733
第二节 中国古代玺印的断代分期736
一、第一期 胚孕期737
二、第一段第二期 萌生期738
三、第一段第三期 蓬勃期740
四、第一段第四期 典则期746
五、第一段第五期 涣解期749
六、第二段第六期 更变期751
七、第二段第七期 规范期753
八、第二段第八期 新流期755
第三节 中国印艺流派758
一、早期印人的实践759
二、明清印艺流派概论760
三、近代著名印人770
第四节 中国印章的由来、分类、著录与辨伪772
一、存世印章的由来772
二、中国历代印章的基本分类774
三、中国印章谱录与著述779
四、印章文物的市场价值786
五、中国印章的辨伪788
第一节 笔796
一、毛笔的历史796
第十章 古文房四宝鉴定796
二、毛笔的种类798
三、毛笔的别名799
四、毛笔的毫料800
五、毛笔的管套803
六、毛笔的制造与性能804
七、毛笔的选择与保藏806
八、关于古笔的鉴定问题806
一、墨的历史808
第二节 墨808
二、制墨名家809
三、墨的品质及选法810
四、古墨的伪制和鉴别方法811
第三节 纸815
一、纸未发明前的书写纪事材料815
二、纸的起源和发展816
三、古纸的鉴定830
第四节 砚838
一、砚的源流838
二、砚的种类841
三、砚的式样、名称及收藏844
四、砚的作伪与鉴别844
五、砚的鉴赏848
附录853
一、文物藏品定级标准853
二、国家保护文物的有关法规854
三、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表)860
四、文化部对建国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864
五、一般流散文物价格865
六、香港某公司中国画拍卖底价(1988)867
七、国内文物店书画销售价格868
八、国际拍卖行中国书画作品价格869
九、其它艺术品国际拍卖行价格870
十、新加坡拍卖行中国古陶瓷估价(1987)870
十一、国内陶瓷类文物拍卖价格871
十二、国内玉石类文物拍卖价格882
十三、国内铜器类文物拍卖价格885
十四、国内鼻烟壶拍卖价格886
十五、国内其它文物拍卖价格888
十六、中国古钱近况(新加坡薛丰庆)890
后记900
热门推荐
- 2764931.html
- 1386913.html
- 3368945.html
- 1148380.html
- 3532355.html
- 1992259.html
- 2057670.html
- 2114914.html
- 2087011.html
- 3438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1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4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1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5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7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3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7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