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湖北省卫生厅中级卫生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14106·53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篇 基础医学4
第一章 预防4
预防在祖国医学中的重要地位4
未病的预防4
第一篇 绪论4
已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6
第二章 阴阳五行7
阴阳的基本概念7
五行的基本概念8
阴阳五行在医学上的应用10
第三章 脏象经络13
脏象13
脏腑和自然的关系16
营卫气血的作用16
经络17
第四章 病因19
致病出原因19
外因20
内因21
不内外因22
第一章 八纲25
第三篇 辨证论治25
阴阳25
表里29
寒热29
虚实30
第二章 四诊33
望诊33
第三章 骨折35
闻诊39
问诊40
切诊43
第三章 八法46
汗法的应用和禁忌47
吐法的应用和禁忌48
下法的应用和禁忌48
和法的应用和禁忌49
温法的应用和禁忌49
消法的应用和禁忌50
清法的应用和禁忌50
补法的应用和禁忌51
脏腑53
第四篇 针灸53
第一章 总谕53
针灸的起源和发展53
针灸治病的原理55
脏腑经络的关系56
第二章 针术57
剌的工具57
针与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58
手法58
指力练习法58
进针法58
常用行针手法59
解表药60
常用补泻手法61
针刺方向及浅深62
出针法62
检查工具63
消毒63
术者态度63
针刺前后的准备及注意事项63
病人体忧64
晕针64
折针65
滞针65
第三章 灸术66
施灸的次序及壮数标准66
灸的材料和制法66
出针后的处理66
灸时的体位及注意事项67
几种常用的灸法67
艾炷灸67
隔姜灸68
隔蒜灸68
陨盐灸68
艾条灸68
用温灸器灸69
灸疮的处理69
经络定义与作用70
第四章 经络70
经脉分类72
经与络的关系72
经脉循环的意义73
十二经与任汪、督脉循行部位及其主要病候75
手太阴肺迎75
手阳明大肠经75
足少阳胆经76
足阳明胃经76
足太阴脾经76
手少阴心经77
手太阳小肠经77
足太阳磅胱经77
足少阴肾经78
手厥阴心包经78
手少阳主焦经79
足厥阴肝经80
督咏80
任脉80
第五章 胎穴81
腧穴的定义和作用81
腧穴分类82
取穴方法83
禁针和禁灸85
手太阴肺经86
腧穴各谕86
足阳明胃经89
足太阴脾经91
手少阴心经93
手太阳小肠经94
足太阳膀胱经96
手阳明大肠经99
足少阴肾经100
督脉100
手厥阴心包经101
手少阳三焦经102
足少阳胆经104
足厥阴肝经107
任脉108
经外奇穴112
第六章 治疗114
治疗的意义及其基本法114
经穴处力法116
治疗各论118
疟疾118
血丝虫病118
地方性甲状腺肿119
麻疯119
沙眼119
新生儿破伤风(?风)120
肺结核120
血吸虫病120
钩虫病121
感冒122
中风122
泄泻123
痢疾123
便秘123
中暑123
胸肋痛124
腹痛124
呕吐125
黄疸125
水肿125
吐血126
头痛126
痹证(风湿痛)126
痿证(包括小儿瘫痪)127
癫狂癎127
失眠128
咳嗽128
哮喘128
尿闭129
遗尿129
脱肛129
高血压130
专麻疹130
阑尾炎130
坐骨神经痛130
脑膜炎131
妇科疾病131
乙型脑炎131
儿科疾病134
五官疾病136
外科疾病138
手术肩疼痛及后遗证的治疗140
急救法140
第七章 皮肤针疗法140
操作方法140
注意事项141
适应证和禁忌证142
治疗142
附:针灸歌诀十一首143
中药的发展概况148
第五篇 药物148
第一章 总论148
中药的性能150
药物的炮制153
药物的配伍156
药物的禁忌158
第二章 各谕160
涌吐药166
止吐药166
泻下药170
利湿逐水药172
祛寒药176
清热药179
治咳化痰药188
理气药在194
理血药197
安神镇惊药205
固涩药209
消导药213
驱虫药215
补养药217
第一章 一般护理226
精神226
超居226
第六篇 护理226
饮食230
第二章 临床观察与护理232
全身症状232
皮肤症状235
头部236
胸、腹部240
大、小便241
针灸疗法243
火罐疗法243
外用药物疗法244
刮痧疗法(附拧法)245
放血疗法247
热熨法和冶敷法248
内服药法250
第三章 常用疗法及其护理253
蜜煎导法及猪胆汁灌肠法253
第七篇 内科254
第一章 感冒254
第二章 风温255
第三章 湿温257
第四章 乙型脑炎259
第五章 疟疾261
第六章 咳嗽262
第七章 哮喘264
第八章 吐衄266
第九章 呕吐267
第十章 泄泻269
第十一章 痢疾271
第十二章 血吸虫病272
第十三章 钩虫病274
第十四章 蛔虫病275
第十五章 心腹痛276
第十六章 肠痈278
第十七章 黄疸279
第十八章 水肿280
第十九章 脚气283
第二十章 沙眼284
第八篇 妇科286
第一章 调经286
经水先期朋287
经水后期287
崩漏288
第二章 带下289
白带289
黄带290
妊娠腹痛292
恶阻292
胎动下血293
第四章 产后294
产后血晕294
恶露不绝295
第三章 妊娠295
赤带295
第五章 杂病296
子宫脱垂296
阴痒296
乳少297
第九篇 儿科298
第一章 麻疹298
第二章 白喉300
第三章 惊风302
第四章 疳积303
第十篇 外科306
第一章 总论306
外科发展概况306
辨阴证和阳证307
辨顺逆吉凶307
辨肿痛脓痒308
外科一般治法309
第二章 各论310
痈310
疽314
瘰癧317
疔疮319
梅毒321
麻疯323
痔瘘326
?、烫火伤、虫蛇咬伤330
第十一篇 正骨科333
第一章 总谕333
正骨的基本手法333
正骨的应用工具器材的简易制作和适应范围335
第二章 脱臼340
晚臼的原因、种类及注意事项340
下颌脱臼341
肩关节脱臼342
时关节脱臼345
腕关节脱臼346
脊椎骨移位347
髋关节脱臼349
膝关节脱臼351
踝关节脱臼352
骨折的原因、种类及注意事项353
肱骨骨折354
挠骨骨折356
尺骨骨折357
锁骨骨折358
肋骨骨折359
股骨颈骨折361
股骨骨折362
膑骨破裂364
胫骨骨折365
腓骨骨折365
热门推荐
- 671341.html
- 1112653.html
- 620285.html
- 1622116.html
- 211125.html
- 3624791.html
- 1844357.html
- 2653032.html
- 2935920.html
- 1611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53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4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4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8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0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4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9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