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中医入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中医入门
  • 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14096·5
  • 出版时间:1971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中医入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1

第一章 整体观念1

第一节 人体的对立统一关系2

一 脏腑问题2

二 经络问题10

三 体表与内脏相关问题13

四 气血问题15

第二节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7

一 气候地区对人体生理的影响17

二 气候地区与疾病发生的关系18

第二章 四诊20

一 精神22

第一节 望诊22

二 气色23

三 舌与舌苔24

四 形态28

五 其他28

第二节 闻诊29

一 声音30

二 气味31

第三节 问诊31

一 寒热32

二 汗33

三 头33

四 身33

六 小便34

五 大便34

七 饮食35

八 胸35

九 耳聋36

十 口渴36

十一 睡眠36

十二 经、带、胎产36

第四节 切诊37

一 切脉37

二 触诊46

第三章 辨证47

第一节 病因辨证48

一 病因概念48

二 发病机制50

三 病因证候简述51

第二节 八纲辨证59

一 阴阳60

二 表里63

三 寒热65

四 虚实66

第三节 六经辨证71

一 太阳证(表证)72

二 少阳证(半表半里)73

三 阳明证(里热证)73

四 太阴证74

五 厥阴证74

六 少阴证75

一 概念77

二 卫气营血的证候及治疗方法78

第五节 脏腑辨证82

一 心病证候(包括小肠病证候)82

二 肝病证候(包括胆病证候)84

三 脾病证候(包括胃病证候)86

四 肺病证候(包括大肠病证候)87

五 肾病证候(包括膀胱病证候)89

六 脏腑合病证候90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97

第四章 治法100

第一节 八法101

一 汗法102

二 吐法103

三 下法103

四 和法104

五 清法105

六 温法106

七 消法107

八 补法107

第二节 常用治法举例109

第三节 标本缓急118

第二篇 药物与方剂121

第一章 药物性能及方剂组成121

一 四气122

二 五味123

三 升、降、浮、沉124

四 方剂的组成124

五 服法及注意事项126

六 对药物治疗必须具有正确的态度128

附:十八反及妊娠忌药129

第二章 药物131

第一节 解表药131

第二节 止吐药140

第三节 泻下逐水药142

第四节 利水渗温药148

第五节 祛风温药154

第六节 温中祛寒药160

第七节 清热药164

第八节 止咳化痰药182

第九节 理气药194

第十节 理血药198

第十一节 芳香开窍药214

第十二节 补益药216

第十三节 安神药232

第十四节 平肝息风药236

第十五节 固涩药240

第十六节 消导药246

第十七节 驱虫药250

第十八节 外用药254

一 辛温解表剂260

第一节 解表剂260

第三章 方剂260

二 辛凉解表剂266

第二节 温中祛寒剂268

第三节 清热泻火剂272

第四节 和解剂284

第五节 消导健胃剂射288

第六节 止咳祛痰剂291

第七节 镇惊安神剂295

第八节 止血剂298

第九节 通便润燥剂301

第十节 补益剂303

第十一节 收涩剂308

第十二节 妇科常用剂310

第十三节 两种常用药配伍在临床上的应用举例318

感冒322

第一节322

第一章 内科疾病322

第三篇 常见病的治疗322

流行性感冒328

中暑329

疟疾331

第二节334

鼻渊334

单双喉娥(扁桃体炎)335

咳嗽336

哮喘340

肺痈342

肺痨343

第三节345

胃痛345

呕吐347

腹泻349

痢疾352

便秘354

黄疸356

胁痛358

附:肝痈(肝脓肿)361

第四节361

怔仲361

心痛(心绞痛)364

昏厥365

鼻衄(鼻出血)367

齿衄369

吐血370

咯血372

便血373

尿血375

第五节377

眩晕377

头痛380

失眠382

中风384

肝风386

痌症387

狂症388

第六节389

排尿困难389

水肿391

尿浊395

遗精396

阳萎397

第七节400

痹症400

第二章 外科疾病406

第一节406

口腔糜烂406

疖407

有头疽(痈)410

乳痈(急性乳腺炎)413

肠痈(阑尾炎)416

破伤风(包括新生儿破伤风)417

第二节421

胆结石421

石淋(尿系结石)424

第三节426

疝气426

脱肛428

痔疮429

第四节436

湿疹436

风疹块(荨麻疹)441

黄秃疮(头黄癣)444

白秃疮(头白癣)447

第五节448

暴发火眼(急性结合膜炎)448

烂眼边(险缘炎)450

耳内流脓(化脓性中耳炎)452

第三章 妇科疾病454

第一节 月经病454

经色异常454

行经腹痛(痛经)456

经量不定456

经行先期458

经行后期460

血崩经漏462

年老血崩463

第二节 带症464

白带464

赤带465

赤白带466

老妇体虚白带466

第三节 妊娠病467

胎动下血467

妊娠恶阻(妊娠呕吐)468

妊娠水肿469

妊娠病症470

胎衣不下471

第四节 产后病471

产后血晕472

产后血崩473

产后大便秘结475

第五节 其他476

症瘕476

阴挺(子宫脱垂)478

第六节 避孕479

第四章 儿科疾病486

第一节486

惊风486

吐泻489

伤暑491

积症492

疳症495

盗汗、自汗496

咳嗽497

喘咳(小儿肺炎)497

第二节502

麻疹502

烂喉?痧(猩红热)508

顿咳(百日咳)511

小儿痉病514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516

第五章 癌症518

第一节 子宫颈癌520

第二节 食道癌522

第三节 鼻咽癌524

第四节 胃癌526

第五节 肝癌528

第六节 肺癌5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