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独龙族文化大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独龙族文化大观
  • 李金明主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718381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独龙族文化大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引言1

第一章 渊源历史4

第一节 族源及民族形成4

一、族源迁徙传说4

第二节 历史的演进与发展10

一、唐、宋时期的独龙族11

二、元、明、清时期的独龙族12

三、民国时期的独龙族13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独龙族14

第三节 考古发现15

第二章 语言文字16

第一节 语言系属16

第二节 独龙语的演变与发展16

第三节 独龙语结构17

一、语音17

二、词汇23

三、语法26

四、句法45

第四节 方言46

第五节 文字47

第三章 宗教信仰48

第一节 宗教信仰的产生和宗教的传入48

一、原始宗教的产生48

二、基督教的传入49

第二节 宗教信仰的性质、内容和特点50

一、宗教信仰的性质50

二、宗教信仰的内容51

三、宗教信仰的特点57

第三节 宗教信仰的演变和发展57

第四节 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58

第四章 风俗习惯61

第一节 文面习俗61

一、文面的样式以及对文面的解释61

二、文面的方法63

第二节 饮食习俗64

一、饮食习俗的形成和发展64

二、饮食类别66

三、饮食制作66

四、风味特色70

五、饮食礼仪与禁忌71

六、餐具、炊具74

第三节 服饰75

一、服装、服饰的形成和发展75

二、服装的类别及特点78

三、服装、服饰的制作与加工79

四、服装、服饰的功能与作用81

第四节 起居习俗84

第五节 婚恋习俗86

一、一夫一妻制89

二、对偶婚“伯惹”89

三、妻姊妹婚“安尼婻木”90

四、家族内婚制—亚血缘婚93

五、非等辈婚和转房制94

第六节 娱乐习俗96

第七节 节日习俗106

第八节 丧葬习俗109

第九节 生产习俗112

一、采集、狩猎、捕鱼的生产习俗114

二、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习俗128

第十节 生育习俗139

一、生育习俗的起源和发展139

二、生育习俗的种类和特点141

三、生育习俗的礼仪和禁忌142

第十一节 祭祀习俗143

一、祭祀习俗的产生与发展143

二、祭祀习俗的种类、形式、特点145

第十二节 占卜习俗155

一、占卜习俗的产生155

二、占卜习俗的种类、形式、特点156

第五章 伦理道德162

第一节 家庭的产生、构成与特点162

一、大家庭产生的根源—氏族及家族公社162

二、大家庭的产生和个体家庭的确立163

第二节 亲属关系与称谓164

第三节 家庭道德与伦理169

第四节 社会道德与伦理170

第六章 天文历法173

第一节 天文思想与天文技术173

第二节 历法的内容、形式与特点178

第七章 文学艺术181

第一节 文学艺术概况181

第二节 民间文学182

一、民间歌谣182

二、民间神话传说191

三、民间故事206

四、民间谜语、谚语221

五、创世史诗223

六、民间文学家225

第三节 艺术225

第八章 科学技术与书籍出版227

第一节 科学技术227

第二节 书籍出版230

第九章 教育体育232

第一节 教育232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32

二、教育的类型和特点232

第二节 体育236

一、体育的产生及类型236

第十章 哲学思想241

第一节 哲学的产生及主要哲学思想241

一、主要哲学思想241

第十一章 家族公社及其制度248

第一节 家族公社政治制度及贫富差别248

一、家族公社制度248

二、贫富差别现象249

三、习惯法250

四、民族间的交往与团结252

五、社会主义的民族区域自治254

第二节 军事及防身武器254

一、狩猎及防身武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254

第十二章 民间医药卫生257

第十三章 村寨建筑262

第一节 建筑的产生与发展262

第二节 建筑的类别、特点、技术与风格262

一、住宅建筑262

二、庭园、园林、寺庙和城镇公共设施建筑265

三、主要名胜古迹268

第十四章 商业贸易271

第一节 商业的起源与发展271

一、建国前的物物交换271

二、解放后商业贸易的建立和发展274

第二节 商业贸易的形式及货币金融的产生275

一、商业贸易的形式275

二、货币金融的产生和发展277

第三节 民族特需品的种类和特点278

一、生产方面的特需品278

二、衣食方面的特需品280

第四节 边境贸易的形式及通道282

一、边境贸易的形式282

二、独龙江至缅甸各地的通道283

第十五章 交通通讯285

第一节 交通285

一、交通工具的产生与利用285

二、自然环境及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288

三、独龙江外部交通状况289

四、交通礼仪与禁忌291

第二节 通讯293

一、独龙族原始信息传播方式293

二、现代通讯的产生、发展和手段296

第十六章 经济生产299

第一节 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299

一、经济形态299

二、土地占有形态与耕作方式300

第二节 农、林、牧、渔业生产方式304

一、农业的形式与特点304

二、农业的耕作技术、产品和工具307

三、林业与畜牧业314

四、渔猎和采集316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321

第四节 工业生产324

第十七章 独龙族与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联系325

第一节 独龙族同周围兄弟民族间的文化交流321

第二节 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渠道、方式、范围343

第三节 彼此间文化的影响、融会与发展345

后记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