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族史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萧君和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163525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3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57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民族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华民族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1
第一节 何为“中华民族”2
一 有关辞书对“中华民族”的界定2
二 对“中华民族”的界定4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7
一 中华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8
二 地理环境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12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起源17
第一节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与中华民族起源18
一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18
二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促使古猿向人类进化20
三 中华民族起源于中华大地25
第二节 中华民族起源的考古学证据26
一 中华大地上的从猿到人各个进化阶段的化石发现26
二 中华古人类是在同一人种——蒙古人种主干下发生发展的32
第三节 中华民族起源的分子生物学证据34
一 生物学和亚分子生物学证据34
二 分子生物学证据41
第三章 中华民族形成的前奏45
第一节 中华先民多元分布的格局46
一 中华先民多元分布的形成46
二 中华先民多元分布的发展48
三 中华先民多元分布格局到中原中心形成的过渡59
第二节 中华先民的中原中心的形成64
一 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原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64
二 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原中心的形成67
第四章 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70
第一节 华夏族形成的滥觞72
一 华夏传说的创世时期73
二 沿江河流域拓展农耕的炎帝神农氏80
三 从半农半牧转入农耕的黄帝轩辕氏87
四 在中原从游猎转入农耕的蚩尤部族94
第二节 华夏先民的地域性发展99
一 黄河流域的五帝世系100
二 长江中游地区的楚蛮世系106
第三节 华夏族的形成111
一 夏代的主体民族夏人113
二 商人继为商代主体民族126
第四节 华夏族的发展139
一 周人东进和华夏兴起140
二 周室式微和诸夏竞立152
第五节 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起源164
一 中华民族神话及原始宗教中哲学思想的萌芽164
二 五行——夏商民族的宇宙模式177
三 阴阳——周民族的世界观180
四 阴阳五行——华夏族的哲学的诞生182
第五章 由华夏族向汉族的逐步过渡186
第一节 诸夏和蛮夷戎狄188
一 周秦时期中原华夏的发展189
二 周秦时期的五大民族集团197
第二节 中原华夏和夷蛮戎狄的融合——中国古代第一次民族大融合209
一 中原华夏和东夷的融合211
二 中原华夏和南蛮的融合217
三 中原华夏和西戎的融合227
四 中原华夏和北狄的融合234
第三节 诸子百家的争鸣246
一 先秦中华大地的四大文化圈246
二 诸子百家的主旨249
三 诸子百家的争鸣262
第六章 汉族的形成267
第一节 秦始皇统一中国及其民族意义268
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轨迹268
二 秦的统一对汉族形成的意义276
第二节 汉朝和汉族的形成286
一 汉朝的建立与中国的再统一287
二 汉族的形成293
三 汉族的特点与历史地位299
第三节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313
一 独尊儒术的原因314
二 独尊儒术的过程320
三 独尊儒术与汉民族的一统天下324
四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兴起327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少数民族329
一 匈奴与北方各族329
二 西域诸国与羌族338
三 东北各族347
四 百越与西南夷353
第五节 秦汉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365
一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365
二 张骞通西域与羌蛮等族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369
三 秦汉王朝与南方各族的关系373
四 秦汉王朝与东北各族的关系376
第七章 汉族的发展378
第一节 汉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情况379
一 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中国379
二 东晋的兴亡387
三 “南朝”政权的更替389
第二节 各少数民族在魏晋南北朝的情况397
一 “五胡十六国”的兴衰397
二 鲜卑族拓跋部的兴起与北魏统一北方411
三 北魏的分裂与北齐北周的对峙413
第三节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中国古代第二次民族大融合416
一 “五胡”内迁与汉族南徙417
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大融合426
三 汉族统治者的少数民族政策与民族融合430
四 汉族的发展436
第四节 玄学的兴起与佛道的兴盛445
一 玄学的兴起445
二 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化450
三 道教的发展壮大和兴盛457
四 中华文化向世界开放458
第八章 汉族发展的鼎盛期465
第一节 汉族发展到鼎盛期的标志465
一 隋唐时期疆域的拓展466
二 隋唐时期人口的繁衍与经济的发展471
三 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与中外交流的频繁480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少数民族490
一 突厥491
二 吐谷浑497
三 吐蕃500
四 薛延陀506
五 奚、契丹510
六 靺鞨515
七 南诏519
八 回纥524
九 俚、僚529
第三节 隋唐时期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交往与融合531
一 隋唐时期对突厥的和亲与羁縻政策531
二 唐朝与吐谷浑的和亲及吐谷浑的内迁539
三 唐蕃的征战与会盟543
四 唐与南诏的友好往来548
五 唐朝与西域各族的交往552
六 唐朝与岭南各族的往来553
第九章 由汉族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格局向中华民族的转变558
第一节 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559
一 辽(契丹)的兴起559
二 西夏(党项)的兴起563
三 大理国的崛起567
四 金(女真)的兴盛570
第二节 汉族政权的软弱575
一 软弱的五代十国576
二 北宋的积贫积弱与衰亡578
三 南宋的偏安与蒙古伐宋581
第三节 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进一步融合——中国古代第三次民族大融合585
一 民族杂居——汉族外迁与胡人南流586
二 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联系的加强591
三 汉族文化的扩散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内聚595
第四节 各种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兴起605
一 辽文化的兴起606
二 西夏文化的兴起609
三 大理文化的兴起611
四 女真文化的兴起613
第五节 理学的兴起616
一 理学的兴起与宋代“以易反佛”思潮616
二 北宋理学的崛起619
三 南宋的朱学与陆学626
热门推荐
- 1907419.html
- 624569.html
- 524444.html
- 843321.html
- 309479.html
- 2375841.html
- 171758.html
- 3397187.html
- 2260703.html
- 612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6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6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7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7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8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2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2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