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实验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日本微生物研究法讨论会编;程光胜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1756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实验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 取样方法和样品的直接观察1
Ⅰ.岩圈表层1
一、取样地点的选择1
二、取样方法2
三、观察时的处理方法3
Ⅱ.表层土壤及植物体4
一、取样地点的选择4
二、取样方法5
三、观察时的处理方法7
Ⅲ.海水和海底沉积物14
一、取样地点的选择14
二、取样方法15
三、观察时的处理方法16
Ⅳ.淡水、污泥、空气17
一、取样地点的选择17
二、取样方法18
三、观察时的处理方法20
Ⅴ.反刍动物第一胃22
一、取样地点的选择22
二、取样方法23
三、观察时的处理方法24
Ⅵ.发酵食品28
一、取样地点的选择28
二、取样方法29
三、观察时的处理方法31
第二章微生物的分离37
Ⅰ.无菌操作37
一、分离微生物时必备的器具38
二、接种操作39
一、干热灭菌40
二、蒸汽灭菌40
Ⅱ.灭菌40
三、无菌箱40
三、高压灭菌41
四、过滤灭菌42
五、药剂灭菌42
Ⅲ.培养基的配制和种类42
一、营养成分42
二、其它因子44
三、配制培养基的注意事项45
四、培养基的种类46
五、培养基的基本材料47
一、好氧性微生物49
Ⅳ.分离49
二、厌氧性微生物51
三、噬菌体53
Ⅴ.富集培养58
一、一般技术58
二、土壤回流法59
三、选择培养基61
Ⅵ.显微操作法61
二、机械操作方法62
一、显微操作器的种类和特点62
三、解剖针的制作方法63
四、单胞分离法64
五、四分体分析65
Ⅶ.膜过滤65
一、无菌过滤器66
二、操作67
Ⅷ.细胞分部法67
第三章菌种保藏69
Ⅰ.菌株和培养物、保藏69
一、传代培养保藏70
Ⅱ.菌种保藏方法70
二、降低代谢速度保藏71
三、冷冻保藏72
四、干燥保藏75
第四章微生物细胞的观察88
Ⅰ.光学显微镜的一般操作方法88
一、光学部分88
二、机械部分91
三、盖玻片和载玻片92
五、显微镜的种类93
四、照明93
Ⅱ.显微镜照相95
一、一般的显微镜摄影法95
二、彩色照相98
Ⅲ.微生物细胞的观察99
一、细胞大小的测定99
二、用血球计数板测定细胞数100
三、未染色样品的观察100
四、染色样品的观察101
五、载片培养104
Ⅳ.电子显微镜105
三、超薄切片法107
一、投影法107
二、负染法107
四、冰冻蚀刻法111
五、扫描电子显微镜112
二、深层培养113
第五章培养114
Ⅰ.培养的一般问题114
一、培养基的选择114
二、种龄和接种量114
三、培养时间115
一、表面培养116
Ⅱ.培养116
四、培养装置和温度116
三、同步培养122
四、连续培养127
五、透析培养134
六、研究细胞分化的培养方法138
Ⅲ.细胞的收获方法141
一、收获时的一般注意事项141
二、离心法142
四、特殊的菌体收集方法143
三、用纱布或滤纸过滤收集菌体143
五、微生物悬浊液的制备和保藏144
六、培养液中高分子物质的浓缩145
第六章生理学性状的观察方法149
Ⅰ.增殖的测定方法149
一、细胞总数的测定149
二、活细胞数的测定152
三、比色法和比浊法154
四、重量测定155
五、叠集细胞体积的测定155
七、统计处理法156
六、ATP的微量测定156
Ⅱ.生理活性的测定方法164
一、膜透性165
二、呼吸与发酵167
三、光合作用和光化学反应172
四、固氮作用176
Ⅲ.表面性状的测定方法178
一、细胞表面的带电状态178
二、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179
Ⅳ.生长抑制物质活性的测定方法180
一、稀释法180
二、扩散法181
三、自显术184
四、微生物测定法185
第七章生物化学研究方法基础192
Ⅰ.细胞成分的提取和定量192
一、蛋白质192
二、核酸194
三、脂类196
四、糖类198
一、一般注意事项200
Ⅱ.细胞结构的分部分离200
二、细胞的破碎方法201
三、细菌细胞结构物的制备方法206
四、酵母菌和霉菌细胞结构的制备方法211
第八章遗传学研究法217
Ⅰ.突变217
一、突变的诱发217
二、突变菌株的分离221
三、营养缺陷型菌株所需营养物的确定227
四、突变的分类228
一、细菌的杂交231
Ⅱ.杂交方法231
二、酵母菌的杂交241
三、霉菌的杂交249
四、原生动物的杂交261
第九章鉴定269
Ⅰ.目的269
Ⅱ.各类微生物的检索表270
一、细菌270
二、厌氧细菌277
三、放线菌278
四、霉菌286
五、酵母菌292
六、微细藻类296
七、原生动物298
Ⅲ.鉴定的化学方法302
一、免疫学方法302
二、化学方法306
附录一实验室和实验室设备319
附录二培养基324
附录三染色液342
附录四缓冲液344
索引346
热门推荐
- 2573657.html
- 2127919.html
- 3185692.html
- 3896563.html
- 2059516.html
- 3871066.html
- 479729.html
- 714886.html
- 2347575.html
- 955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9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7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5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5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7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5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1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9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