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媒体工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日)美浓导彦,(日)西田正吾编;白玉林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OHM社
- ISBN:703008933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1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媒体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信息媒体工程学介绍1
1.1 信息媒体1
1.2 利用信息媒体的通信2
1.3 表现媒体的种类5
1.4 关于信息媒体工程学8
第2章 人的知觉11
2.1 人的五感11
2.2 眼睛结构和特性12
2.2.1 眼睛结构12
2.2.2 光亮度的知觉13
2.2.3 色觉14
2.2.4 视觉的时间特性15
2.2.5 形状和进深的知觉15
2.3 耳朵结构和特性17
2.3.1 耳朵结构17
2.3.2 声音大小18
2.3.3 声音高度19
2.3.4 听觉空间的知觉20
2.4 提示21
3.1.1 FEP23
3.1 假名汉字变换23
第3章 自然语言的处理23
3.1.2 字符代码24
3.2 计算机对日语文章的理解能力28
3.2.1 形态元分析28
3.2.2 结构分析29
3.2.3 意义分析30
3.3 机器翻译32
3.4 全文检索33
3.5.1 HTML35
3.5 网页描述语言35
3.5.2 高级程序SGML36
3.5.3 XML:SGML的新形式37
3.5.4 PostScript与PDF38
第4章 语音分析41
4.1 何谓声音41
4.1.1 声学的观点41
4.1.2 系统论观点42
4.2 声音分析43
4.2.1 计算机的声音分析43
4.2.2 推定声道特性的典型方法44
4.2.3 声音特性分析48
第5章 人与计算机的语音交流53
5.1 计算机的语音识别53
5.1.1 识别方法的级别53
5.1.2 隐式马尔可夫模型54
5.1.3 实际使用时遇到的问题56
5.1.4 声音判断57
5.1.5 语音的功能57
5.2 会说话的计算机58
5.2.1 合成语音的用途58
5.2.2 合成单位与质量的关系59
5.2.3 实用的语音合成方法60
5.2.4 稍微变通的用法60
第6章 音乐媒体63
6.1 音乐传递信息63
6.1.1 音乐在媒体中的位置63
6.1.2 音乐的起源与发展66
6.2 音乐与语言68
6.2.1 不同的目的69
6.2.2 对应的层次69
6.2.4 对音乐的理解71
6.2.3 演奏者与听者的支配能力问题71
6.2.5 语句与非语句,音乐与非音乐74
6.3 计算机技术与音乐74
6.3.1 计算机音乐75
6.3.2 音乐多媒体化的功过78
6.3.3 音频播放技术的进步80
第7章 图像处理83
7.1 图像处理83
7.1.1 图像的概念83
7.1.3 掉图像转换成计算机的信息84
7.1.2 图像处理的分类84
7.1.4 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85
7.2 图像的清晰化86
7.2.1 图像发暗时不易辨认87
7.2.2 看不清楚的图像87
7.2.3 对模糊图像的处理88
7.3 测试外形89
7.3.1 图像二值化89
7.3.2 物体的分离90
7.4.3 形状比较91
7.4.2 计算形状91
7.4.1 寻找亮度与色彩91
7.3.3 计算物体的形状91
7.4 找寻喜欢的景物91
7.4.4 形状探索92
第8章 文字识别与合成93
8.1 计算机文字识别技术--OCR93
8.1.1 模式识别93
8.1.2 文字识别与OCR93
8.1.3 OCR的基础知识94
8.2.1 印刷体与手写体95
8.2.2 字型选配法95
8.2 识别印刷体与手写体的不同点95
8.2.3 特征提取法96
8.2.4 文字识别的难度96
8.3 计算机的朗读能力与文章结构分析97
8.3.1 文章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97
8.3.2 文章结构分析的难度99
8.4 各种文字的生成与显示100
8.4.1 日语文字处理的发展100
8.4.2 点阵文字字型方式100
8.4.3 轮廓模式的方法101
9.1 图纸和地图系统的演变与发展103
第9章 利用计算机处理图纸与地图103
9.2 计算机对图纸和地图的理解104
9.3 识别图纸与地图的基本方法107
9.3.1 轮廓线的轨迹107
9.3.2 细线化108
9.3.3 折线近似109
9.3.4 折线近似的矢量化110
9.4 地理信息系统(GIS)110
9.4.1 GIS数据库系统的特征110
9.4.2 GIS媒体系统的特征112
10.1 二维图像中得到三维信息的方法115
第10章 三维的认识115
10.2 观察立体117
10.3 由线条画看到的立体119
10.4 利用阴影识别立体122
第11章 日益成熟的图像技术125
11.1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介绍125
11.2 建模技术(modeling)126
11.2.1 三维几何模型的种类126
11.2.2 物理模型127
11.3 重现透视技术(rendering)128
11.3.1 投影变换129
11.3.2 阴影线消除与隐蔽面消除129
11.3.3 求解明暗面(shading)130
11.3.4 柔和明暗法(smooth-shading)131
11.3.5 映射(mapping)132
11.3.6 变形(maving)133
11.4 动画的制作过程134
第12章 影像画面结构分析137
12.1 影像中的信息137
12.1.1 影像信息检索137
12.1.2 影像结构化138
12.1.3 影像压缩139
12.2 检测影像的片断画面140
12.2.1 基于帧间变化的方法140
12.2.2 基于帧间相似性的方法142
12.2.3 检测取出的特殊片断画面143
12.3 帧图像处理144
12.3.1 检测图像类似区间144
12.3.2 影像识别146
12.4 追踪检测到的对象146
12.4.3 以像素为单位147
12.4.1 以图像为单位147
12.4.2 以区域为单位147
12.5 分析对象的动作149
12.5.1 用动态规划来识别动作150
12.5.2 用隐式马尔可夫模型法识别动作150
第13章 信息媒体与感性153
13.1 感性153
13.2 感性信息的计算机处理154
13.2.1 信息媒体具有的感性侧面154
13.2.2 感性信息处理154
13.2.3 感性信息处理的水平155
13.3 感性的测量156
13.3.1 利用SD法的感性测量156
13.3.2 感性评价与物理量的关系158
13.4 媒体中取出的感性信息159
13.4.1 色彩与感性159
13.4.2 结构图与感性160
13.5 制作有感性要素的图像162
13.5.1 肖像画162
13.5.2 绘画风格图像的生成163
参考文献165
热门推荐
- 2381758.html
- 1923762.html
- 2555812.html
- 50073.html
- 124046.html
- 3309029.html
- 1127840.html
- 2084511.html
- 497034.html
- 2617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54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03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2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6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6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7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0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