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泥生产工艺计算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水泥生产工艺计算手册
  • 王君伟,李祖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ISBN:780159172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建筑材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泥生产工艺计算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水泥熟料质量控制式1

第一节 熟料矿物组成2

一、由已知化学成分及率值计算矿物组成2

二、掺复合矿化剂时熟料矿物组成2

三、特种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3

第二节 熟料率值5

一、石灰饱和系数5

二、硅酸率6

三、铝氧率6

四、石灰饱和率6

六、铝硅比系数7

五、铝酸盐碱度系数7

七、硫铝酸盐碱度系数和铝硫比8

八、碱的硫酸盐饱和度8

九、开发利用工业废渣或尾矿时熟料率值8

第三节 熟料化学成分9

一、用矿物组成计算9

二、用率值计算10

第四节 生料、熟料特性及评价10

一、生料易烧性10

二、熟料液相量10

三、熟料硫碱比10

四、钠当量11

二、混合材28天抗压强度比12

第五节 混合材质量评价12

一、高炉矿渣的质量系数12

第六节 数理统计13

一、数理统计特征数13

二、一元线性回归15

三、一元非线性回归18

四、二元回归分析18

五、用数理统计法计算合格率21

六、关于异常数据的剔除24

七、直观图24

第一节 基本计算步骤28

一、列出各种原料、燃料、煤灰的化学成分及燃料的工业分析28

第二章 配料计算28

二、计算熟料中煤灰掺入量和黑生料中干煤加入量29

三、设定熟料率值或矿物组成29

四、进行面料计算32

五、计算原料配比32

六、验算熟料率值或矿物组成32

七、计算生料质量控制指标和生料磨流量指标32

第二节 生料配料常用方法简介34

一、碳酸钙滴定法34

二、尝试误差法34

三、递减试凑法35

四、代数法36

五、配料计算示例39

第三节 配料特例47

一、掺复合矿化剂47

二、黑生料49

三、油井水泥52

四、硫铝酸盐水泥55

五、高铝水泥56

第四节 配库57

一、配黄泥57

二、配磨浆58

三、生料粉调配58

一、用出磨生料目标率值调整59

第五节 调整入磨原料配比59

四、间歇式搅拌库59

二、用出磨生料成分和熟料目标率值调整61

附表2-1 硅酸盐水泥的原料64

附表2-2 对水泥原料、燃料、生料的质量要求64

附表2-3 各类特种水泥的主要成分、性能和应用范围67

附表2-4 工业废渣在水泥中的应用68

附表2-5 过程质量控制指标一览表70

附表2-6 熟料成份速查表之一72

附表2-7 熟料成份速查表之二73

附表2-8 熟料成份速查表之三74

一、物料平衡计算75

第一节 全厂工艺平衡计算75

第三章 工艺平衡75

二、主机平衡计算79

三、储库容量平衡计算81

第二节 主机设备运转率83

一、主机设备运转率83

二、设备储备能力83

第三节 工厂实际消耗定额84

一、统计法84

二、单项测定85

三、物料配比85

附表3-1 成品、半成品生产消耗统计表86

附表3-3 我国水泥组成87

附表3-2 主机性能考核时间及内容87

第四章 热平衡计算88

第一节 热工设备的热平衡88

一、回转窑系统88

二、冷却机92

三、机立窑93

四、余热锅炉94

五、增湿塔95

六、生料烘干磨97

七、辊式磨99

八、选粉机100

九、水泥磨100

十、煤磨102

十一、回转烘干机103

十二、燃烧室104

第二节 单项热工参数105

一、热工设备热效率105

二、熟料形成热107

三、气体和物料比热108

四、简体散热经验数据108

五、热平衡计算的应用109

一、单位能耗110

二、单位综合能耗110

第三节 企业能量平衡110

三、产品单位能耗111

附表4-1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项目114

附表4-2 机立窑热平衡测定项目115

附表4-3 回转烘干机热平衡测定项目116

第五章 粉磨工艺117

第一节 管(球)磨机117

一、磨机有效容积117

二、磨机转速118

三、生产能力118

四、磨机功率125

五、研磨体填充率及配球127

七、磨内喷水132

六、磨内通风132

第二节 选粉工艺133

一、循环负荷134

二、选粉效率134

三、粉磨能力与选粉效率、循环负荷关系135

四、选粉设备136

第三节 辊式磨137

一、生产能力137

二、转速139

三、功率139

四、通风量140

五、料层厚度140

一、 生产能力141

第四节 辊压机141

二、转速142

三、功率142

第五节 煤磨143

一、钢球磨生产能力143

二、煤粉细度144

三、风扫式煤磨所需功率145

四、热风量和通风量146

第六节 废气露点147

一、生料烘干磨148

二、风扫式煤磨148

附表5-1 弓形函数表150

附表5-2 圆段角函数表153

附表5-3 研磨体技术参数155

附表5-4 不同规模部分水泥厂磨机配套156

第六章 回转窑煅烧及冷却157

第一节 回转窑157

一、窑的规格尺寸157

二、窑内燃烧带、烧成带长度159

三、窑的发热能力和燃烧带热力强度161

四、窑内物料运动速度和停留时间162

五、窑内物料负荷率163

一、通式165

第二节 窑系统生产能力165

六、窑传动功率165

二、湿法长窑166

三、干法窑167

四、预热器窑167

五、预热预分解窑168

六、单位产量指标168

七、高海拔对窑产量的影响169

第三节 烧成系统三大平衡170

一、物料平衡171

二、气体平衡171

第四节 燃烧器172

一、单通道喷煤管172

三、热量平衡172

二、多通道燃烧器173

三、下煤拔捎174

第五节 窑头鼓风机176

一、一次风量176

二、一次风比例176

三、窑头鼓风机选型风量176

第六节 分解炉177

一、工艺参数177

二、分解炉尺寸179

三、窑、炉燃料比181

四、分解炉烟气量182

一、 链条带184

第七节 热交换装置184

二、旋风预热器191

三、立筒预热器192

四、余热发电192

第八节 熟料冷却机195

一、冷却机热效率195

二、冷却速率195

三、冷却机温度效率196

四、筒式冷却机196

五、篦式冷却机197

六、水冷却漂白198

二、经验式202

一、常用公式202

第七章 机立窑煅烧202

第一节 生产能力202

三、立窑产量203

第二节 立窑规格尺寸203

一、窑规格尺寸203

二、窑口尺寸204

第三节 立窑用风207

一、入窑空气量207

二、腰风208

三、鼓风机选型用风量、风压值209

第四节 废气量209

第五节 配煤、配料的调整210

一、调整配煤指标210

一、出窑面废气量210

二、进入烟囱废气量210

二、调整配料指标212

第八章 烘干过程及烘干设备225

第一节 湿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法225

一、含水量表示法225

二、物料量表示法226

第二节 烘干参数226

一、蒸发能力226

二、蒸发强度226

二、干燥介质消耗量227

一、水分蒸发量227

三、烘干系统热效率227

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工艺参数227

三、烘干热耗228

四、燃料消耗量229

第四节 干燥过程的状态参数230

一、进烘干机干燥介质的状态参数230

二、出烘干机气体的状态参数232

三、烘干计算示例233

第五节 回转烘干机235

一、烘干机规格尺寸235

二、生产能力241

四、出烘干机废气量242

三、停留时间242

五、要求烘干机系统的排风量243

六、烘干机动力243

第六节 燃烧室244

一、燃烧室耗煤量244

二、炉篦面积热强度244

三、炉膛容积热强度244

四、炉膛尺寸244

五、鼓风机选型计算246

附图8-1 湿空气I-x图248

附图8-2 湿空气I-x图(高温)249

第九章 收尘250

第一节 收尘效率251

一、总收尘效率251

二、分级收尘效率253

三、总收尘效率与分级收尘效率换算254

第二节 收尘设备的选型计算254

一、沉降室256

二、旋风收尘器256

三、袋收尘器256

四、电收尘器258

五、增湿塔260

第三节 设备抽风量262

一、 生产常用设备抽风量表263

二、密闭罩抽风量264

三、胶带输送机收尘风量265

第四节 收尘管网阻力计算267

一、管径267

二、管网阻力267

第五节 排风机269

一、风机性能参数的调整换算269

二、风压调整270

三、核算风机功率270

四、海拔高度修正271

附表9-1 除尘管道的局部阻力272

一、石灰石矿以样长为权重的标准偏差277

第十章 均化与储存277

第一节 评价物料均匀性指标277

二、圆库的均化效果278

三、生料系统均化效果的流程设计279

第二节 均化工艺282

一、原料、燃料的预均化282

二、间歇式生料搅拌库283

三、连续式生料均化库284

第三节 储存285

一、各种类型库容积286

二、料仓斜壁倾角和空间夹角293

三、储存期294

四、库个数295

附表10-1 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298

附表10-2 面积、容积换算299

附表10-3 双曲线料粉仓算图302

第十一章 窑衬与保温303

第一节 一般热工保温计算303

一、传导传热303

二、辐射与对流传热304

三、炉墙蓄热量306

第二节 工业设备与管道的隔热保温306

一、计算程序306

二、根据已知条件对隔热保温参数的计算307

一、散热损失313

第三节 机立窑高温带保温计算313

二、保温层厚度314

第四节 收尘器保温315

一、保温层厚度315

二、管道316

第五节 水泥回转窑系统散热损失316

一、用表面温度计算散热损失316

二、传热法317

第六节 衬砖318

一、窑炉壁用砖318

二、立窑喇叭的用砖320

三、衬砖的砌筑要求321

附表11-2 预分解窑窑用耐火材料的配置322

附表11-1 传统水泥窑耐火材料的配置322

附表11-3 预分解窑系统不动设备耐火材料的配置323

附表11-4 单筒冷却机耐火材料的配置323

附表11-5 立窑耐火材料配置的建议323

附表11-6 耐火砖及隔热材料主要性能323

附表11-7 高铝质砖的主要性能324

附表11-8 系列耐碱砖主要成分和主要性能324

附表11-9 耐火浇注料的主要性能325

附表11-10 隔热材料的主要性能325

附表11-11 耐火材料的物理参数326

附表11-12 隔热材料的物理参数326

附表11-14 常用工程材料的黑度327

附表11-13 耐火砖与耐火泥浆匹配的要求327

附表11-15 xlnx函数表328

第十二章 热工技术测定计算333

第一节 温度333

一、温标换算333

二、熟料温度333

三、入窑二次风温334

四、燃烧温度335

五、入磨物料平均温度336

第二节 压力336

一、压力换算336

一、测量算式337

二、计算示例337

三、海拔高度与大气压关系式337

第三节 表面散热损失337

二、动压、静压、全压337

第四节 气体流速与流量338

一、平均风速338

二、风量338

第五节 过剩空气系数342

一、固体或液体燃料342

二、气体燃料342

第六节 气体湿含量342

一、气体湿含量342

三、露点344

二、相对湿度344

第七节 气体密度345

一、气体密度345

二、含尘气体重度345

三、烟气密度346

第八节 气体含尘浓度346

一、风量换算346

二、含尘浓度347

三、排尘量347

第九节 燃料组成及燃烧计算348

一、燃料组成348

二、燃料发热量349

三、燃料燃烧351

第十节 生产技术测试计算355

一、物料粒度355

二、入磨物料平均水分357

三、物料流速357

四、球料比358

五、研磨体填充系数359

六、生产实际的窑炉燃料比359

第十一节 工艺主要消耗指标计算361

一、小时产量361

二、燃料消耗362

三、料耗362

五、工艺生产用水363

四、研磨体消耗363

第十二节 系统技术测定的分析指标364

一、回转窑系统366

二、冷却机366

三、机立窑366

四、热耗366

五、管磨机367

附表12-1 湿法生料磨技术测定的测点、测定项目368

附表12-2 干法生料磨、水泥磨技术测定的测点、测定项目368

附表12-3 风扫式煤磨热工技术测定的测点、测定项目369

附表12-4 烟气的物理参数369

附表12-5 干空气的物理参数370

附表12-6 在饱和线上水蒸气的物理参数371

附表12-7 在饱和线上水的物理参数372

附表12-8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表373

附表12-9 湿空气的热含量和湿含量374

附表12-10 管道测点位置376

附表12-11 各种气体和部分物料的平均比热377

附表12-12 水泥工厂的压缩空气消耗量表380

附表12-13 工程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制的换算表381

附表12-14 长度单位(公制与英制)换算表382

附表12-15 我国市制常用计算单位的进率和换算383

附表12-16 常用物料的密度和休止角384

主要参考资料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