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
  • 李富平,杨福海,袁怀雨著(河北理工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4250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矿区-景观学:生态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言1

1.1 基本概念1

1.1.1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1

1.1.2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9

1.1.3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12

1.2.2 矿区景观生态研究现状20

1.2.3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研究现状25

2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28

2.1 景观生态研究基本原理28

2.2 景观生态学研究理论基础31

2.2.1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31

2.2.2 系统论与景观生态学32

2.2.3 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36

2.2.4 等级理论和景观复杂性37

2.2.5 景观连接度和渗透理论41

3 矿业开发密集程度研究43

3.1 原始资料来源43

3.2 遥感图像解译43

3.2.1 遥感图像校正44

3.2.2 景观要素生态类型的划分44

3.2.3 遥感图像解译方法46

3.3 矿业开发密集程度研究49

3.3.1 景观团聚程度分析49

3.3.2 矿业开发密集程度确定50

3.4 迁安市矿业开发密集程度分析53

3.4.1 初选区域概况53

3.4.2 遥感图像解译56

3.4.3 初选研究区域景观团聚程度分析56

3.4.4 矿业开发密集程度分析57

4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研究4.1 单一斑块特征分析60

4.1.1 斑块的成因及类型60

4.1.2 采矿斑块规模分析62

4.1.3 采矿斑块形状分析64

4.2 单一景观要素的格局分析65

4.2.1 采矿斑块密度分析66

4.2.2 采矿斑块间隙分析66

4.2.3 矿业景观要素分形分析67

4.3 景观镶嵌体特征分析69

4.3.1 景观多样性分析69

4.3.2 景观要素优势度分析70

4.4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分析实例70

4.4.1 研究区确定70

4.4.2 单一斑块特征分析71

4.4.3 单一景观要素的格局分析78

4.4.4 景观镶嵌体特征分析81

5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综合评价5.1 景观破碎化分析83

5.1.1 景观破碎化评价84

5.1.2 景观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86

5.2 景观稳定性分析87

5.2.1 景观组分稳定性分析87

5.2.2 景观稳定性的尺度问题91

5.2.3 干扰与景观稳定性92

5.2.4 矿业开发对景观稳定性的影响93

5.3 景观生产力分析94

5.4 景观生态破坏综合评价方法96

5.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96

5.4.2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99

5.5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实例106

6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目标及原则106

6.1 景观生态重建目标108

6.2 景观生态重建基本原则110

7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潜力评价110

7.1 评价单元的划分115

7.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级116

7.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116

7.2.2 景观生态重建潜力评价指标分级116

7.3 景观生态重建潜力评价方法的确定119

7.3.1 BP网络模型拓扑结构的设计120

7.3.2 BP网络学习参数的确定122

7.3.3 标准BP算法124

7.3.4 BP算法的改进125

7.3.5 景观生态重建潜力评价神经网络模型126

7.4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重建潜力评价实例分析127

8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途径及模式127

8.1 废弃物综合利用129

8.1.1 尾矿再选或有价元素回收130

8.1.2 尾矿生产建筑材料131

8.1.3 尾矿生产高附加值的建筑装饰材料132

8.1.4 利用尾矿充填采空区133

8.2 土壤重建134

8.2.1 表土覆盖134

8.2.2 生物修复技术136

8.2.3 化学改良法139

8.3 植被重建139

8.3.1 适生植物的筛选139

8.3.2 植被重建技术140

8.4 生态农业重建142

8.4.1 生态农业重建基本程序142

8.4.2 生态农业重建主要模式143

8.5 矿业生态园区建设144

8.6 全过程、全方位生态重建148

8.7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模式148

8.7.1 以生态农业重建为核心的景观生态重建模式148

8.7.2 以矿业生态园区建设为核心的景观生态重建模式151

9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实例151

9.1 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扩建景观生态重建154

9.2 迁安包官营铁矿景观生态重建159

9.2.1 概述159

9.2.2 景观生态重建潜力评价159

9.2.3 生态农业重建系统结构160

9.2.4 能量流动分析161

9.2.5 物质流动分析(以氮素为例)165

9.2.6 综合分析及建议169

9.3 唐山市南部采煤塌陷区生态园林景观重建170

9.3.1 概述170

9.3.2 垃圾填埋场生态景观重建171

9.3.3 粉煤灰排放场生态重建173

9.3.4 湖水生态景观重建175

9.3.5 采煤塌陷废弃地生态重建176

参考文献1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