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园规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产业园规划
  • 吴维海,葛占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8158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产业园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产业园与规划体系1

第一节 产业园概念及分类1

一、产业园概念1

二、产业园分类2

三、产业园理论3

四、产业园发展趋势7

五、产业园案例10

第二节 产业园规划概念及分类14

一、产业园规划的概念14

二、产业园规划分类15

三、产业园规划的功能16

四、产业园规划的问题17

第三节 政府规划体系19

一、政府规划分类19

二、按照政府层级分类20

三、按照规划范围分类23

四、按照功能分类24

第四节 产业园规划框架37

一、产业园规划框架37

二、产业园规划原则37

三、产业园规划结构38

第五节 产业园规划编制38

一、理论依据38

二、编制步骤40

三、编制实操41

四、产业园规划案例47

五、产业园发展阶段52

六、产业园现状研究56

七、产业价值链研究60

八、产业园规划理念62

九、产业园发展对策63

第二章 宏观环境66

第一节 规划依据66

一、研究要素66

二、理论依据67

三、产业发展趋势68

四、宏观形势分析69

第二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70

一、发展机遇71

二、主要挑战75

三、可能对策77

第三节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80

一、发展机遇81

二、主要挑战83

三、可能对策84

第四节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85

一、发展机遇85

二、主要挑战87

三、可能对策87

第五节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88

一、发展机遇88

二、主要挑战89

三、可能对策90

第三章 发展基础91

第一节 规划依据91

一、研究要素91

二、理论基础91

第二节 自然资源92

一、区位条件93

二、自然条件94

三、生态环境94

四、历史文化95

第三节 产业支撑96

一、交通与生态条件96

二、人力与教育97

三、产业与创新97

第四节 问题瓶颈101

一、主要缺陷102

二、制约瓶颈102

第四章 发展战略103

第一节 规划依据103

一、研究要素103

二、理论基础104

三、产业分类105

第二节 基本原则107

一、传统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培育相结合107

二、高新产业提速和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107

三、产业调整与建链补链增链相结合107

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相结合108

五、瞄准短板和解决问题相结合108

六、园区发展和区域共生相结合108

第三节 指导思想108

一、基本内容108

二、案例分析109

第四节 规划定位109

一、综合型产业园规划定位109

二、专业化产业园规划定位110

第五节 规划目标111

一、近期目标111

二、中长期目标111

三、产业园收益112

四、功能规划113

第五章 产业价值链115

第一节 规划依据115

一、研究要素115

二、理论依据115

第二节 产业价值链调整116

一、传统产业价值链117

二、未来产业价值链117

第三节 智能汽车产业链122

一、产业链结构122

二、产业关键链条122

三、主要发展策略125

第四节 新能源产业链127

一、产业链结构128

二、产业关键链条128

三、主要发展策略129

第五节 休闲服装产业链130

一、产业链结构131

二、产业关键链条131

三、主要发展策略133

第六节 现代农业产业链135

一、产业链结构135

二、产业关键链条135

三、主要发展策略138

第七节 绿色建材产业链139

一、产业链结构140

二、产业关键链条141

三、主要发展策略141

第八节 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142

一、产业链结构142

二、产业关键链条143

三、主要发展策略144

第九节 生物医药产业链146

一、产业链结构147

二、产业关键链条147

三、主要发展策略147

第十节 电子信息产业链149

一、产业链结构149

二、产业关键链条150

三、主要发展策略151

第十一节 现代服务业产业链151

一、产业链结构151

二、产业关键链条152

三、主要发展策略153

第六章 空间布局154

第一节 规划依据154

一、研究要素154

二、理论基础155

第二节 产业布局157

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157

二、新能源及输变电产业157

三、食品产业158

四、纺织产业159

五、建材产业160

六、航空航天和新材料产业161

七、生物医药产业162

第三节 空间布局原则163

一、突出率先发展地区兼顾均衡发展163

二、突出产业布局集中兼顾相对分散163

三、突出经济布局与生态布局同行164

四、突出优先承接地区兼顾自我发展164

第四节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164

一、空间布局164

二、产业定位165

第五节 传统产业布局166

一、空间布局166

二、产业定位166

第六节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布局167

一、空间布局167

二、产业定位168

第七章 产业园整合169

第一节 规划依据169

一、研究要素169

二、理论依据170

第二节 整合原则171

一、产业优势171

二、经济基础171

三、规划统筹171

四、交通便捷171

第三节 整合目标171

第四节 整合重点板块172

一、高端服务电子信息板块172

二、总部经济科技创新孵化板块173

三、临空产业板块174

四、绿色建材高端装备制造板块175

五、节能装备生态食品板块175

六、循环经济板块175

七、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与物流板块176

八、创新孵化信息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板块176

九、商贸物流与现代服务业板块178

十、科技城板块178

第五节 整合策略178

一、加强组织领导178

二、建立投资开发机制179

三、加大园区整合扶持力度179

四、确立产业园整合标准179

五、根据产业定位招商引资179

六、完善产业园管理和考评179

第八章 创新环境180

第一节 规划依据180

一、研究要素180

二、理论依据180

第二节 区域创新环境182

一、倡导创新精神和具体行动183

二、建立产业价值链管理的机制183

三、建立产业价值链协同机制184

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示范基地建设184

第三节 区域创新中介服务网络184

一、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185

二、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平台185

三、建立公共服务激励机制185

第四节 区域创新协同网络185

一、加强区域创新协同网络体系建设185

二、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服务186

三、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186

第五节 区域创新产业和经济网络186

一、强化产业园互动186

二、创新产业发展模式186

三、整合区域经济网络187

第九章 支撑平台188

第一节 规划依据188

一、研究要素188

二、理论依据188

第二节 科技和人才189

一、孵化器建设189

二、加速器建设190

三、人才支撑191

第三节 创业创新平台191

一、培育创业文化191

二、构建创新创业融资平台192

第四节 生态和环境保护193

一、环境容量193

二、环境控制193

三、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193

第五节 土地征用及就业服务194

一、探索用地补偿制度194

二、保护农民合法利益194

三、建立统筹服务平台194

四、建立科研实验室195

第六节 体制机制创新195

一、成立领导小组195

二、完善实施考核195

三、创新产业链运营196

四、实施产业价值链招商196

五、实施政府职能转变197

六、创新产业园运营模式197

七、推动重点领域改革198

第七节 政策激励198

一、研究国家战略198

二、出台产业政策198

三、实施激励机制199

第十章 规划编制工具200

第一节 规划编制技巧200

一、确立规划编制的依据200

二、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200

三、遵循产业园规划的规律201

四、树立“均衡化”规划思维201

五、把握动态优化与适度调整的标准202

第二节 产业园规划工具202

一、PEST202

二、SWOT203

三、标杆分析法203

四、五力模型204

五、产业价值链204

六、GE矩阵204

七、GAP差距分析205

八、标杆分析法205

第三节 规划模型分析206

一、规划模型创新206

二、规划编制指南206

第四节 主要规划指标208

一、经济指标208

二、生态指标211

三、社会指标212

第五节 规划框架指标213

一、“十三五”规划框架213

二、五年规划指标215

第十一章 典型产业园218

第一节 美国硅谷218

一、发展历程218

二、发展模式218

三、主要借鉴219

第二节 日本筑波科学城219

一、发展历程219

二、发展模式219

三、主要借鉴220

第三节 苏州国家环保高科技产业园220

一、发展历程220

二、发展模式220

三、主要借鉴220

附件1 临空经济区产业规划221

附件2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32

附件3 地方政府“十三五”规划纲要目录(示例)288

附件4 潍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发展规划292

附件5 政府融资50种模式及操作案例300

后记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