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科教学详解 初中生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学科教学详解 初中生物
  • 孔春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5391964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194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生物课-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科教学详解 初中生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方法能力3

第一章 基本方法3

1.生物分类3

2.调查法3

3.观察法4

4.实验法4

5.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5

6.模拟实验法7

7.对照实验、对比实验;实验组、对照组7

8.变量8

9.抽样检测9

10.测量与计算10

11.角色扮演10

12.解读实验数据11

13.解读曲线图11

14.分析实验结果12

15.资料搜集与分析12

16.模拟制作13

17.区分事实与观点13

18.拟订计划13

19.作出假设,设计实验14

20.分类14

21.分析、综合和概括15

22.评价15

23.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16

24.比较、对比16

25.运用数据作出选择和预测17

26.假说—演绎法17

27.推理、类比推理18

28.同位素示踪法19

29.差速离心法19

30.培养基的制作方法19

31.接种方法21

32.倒平板21

33.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的常用方法21

34.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和灭菌方法23

35.统计菌落的数目24

36.PCR25

37.刚果红染色法、醋酸洋红法、焙花青-铬矾法25

38.DNA的提取与鉴定26

39.凝胶色谱法、电泳28

40.萃取29

第二章 基本能力30

1.科学探究的能力30

2.实验能力46

3.观察分析能力47

4.生物学的推理能力48

5.信息能力50

6.识图、作图能力,图片分析能力,解读图表能力60

7.设计实验的能力63

8.推测能力66

9.比较能力67

10.评价证据与假设的能力68

11.决策和预测能力70

12.计算能力72

13.知识迁移能力72

14.制作能力74

15.技能应用能力75

16.模型构建能力77

17.评价能力78

18.运用术语准确表达的能力81

第三章 特殊能力83

第一部分 七年级上册83

实验一 练习使用显微镜83

实验二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88

实验三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92

实验四 模拟制作——制作动物细胞模型94

实验五 观察人体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96

实验六 观察草履虫99

实验七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102

实验八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111

实验九 观察种子的结构112

实验十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13

实验十一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120

实验十二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122

实验十三 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124

实验十四 观察花的结构125

实验十五 观察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127

实验十六 观察叶片的结构130

实验十七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33

实验十八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135

实验十九 探究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136

实验二十 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什么气体138

第二部分 七年级下册140

实验一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140

实验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43

实验三 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146

实验四 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147

实验五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148

实验六 模拟制作胸廓和膈肌,模拟呼吸运动149

实验七 测量肺活量150

实验八 观察血液的分层,学会看血液报告单151

实验九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151

实验十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152

实验十一 设计表格,记录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心率153

实验十二 模拟血型的鉴定153

实验十三 膝跳反射154

实验十四 测定反应速度155

实验十五 调查近视的发病率及形成原因157

实验十六 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158

实验十七 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对策159

实验十八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60

实验十九 拟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162

实验二十 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163

第三部分 八年级上册164

实验一 观察蚯蚓164

实验二 观察双壳类动物165

实验三 观察节肢动物166

实验四 观察鱼的外部形态167

实验五 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168

实验六 观察鸟的外部形态169

实验七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征170

实验八 观察比较兔、狼、蜥蜴的牙齿172

实验九 观察脊椎动物的肌肉和骨骼及关节的结构173

实验十 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174

实验十一 探究蚂蚁的通讯175

实验十二 探究昆虫的趋光性177

实验十三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177

实验十四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180

实验十五 制作孢子印181

实验十六 制作米酒(酸奶)182

实验十七 调查当地的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184

实验十八 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186

实验十九 认识校园内的植物并挂牌187

实验二十 设计和安放人工鸟巢或饲养台188

第四部分 八年级下册189

实验一 饲养家蚕,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89

实验二 观察鸡卵的结构190

实验三 探究鸡卵孵化的环境条件并观察鸡卵孵化的全过程191

实验四 观察并比较几种生物的性状193

实验五 探究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193

实验六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195

实验七 自制“生物进化主要历程”拼图196

实验八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196

实验九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198

实验十 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199

实验十一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199

实验十二 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或止血包扎201

中篇 基本知识205

第一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05

一、生物学205

二、生物206

三、显微镜209

四、玻片标本213

五、细胞216

六、细胞核、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219

七、小羊多莉的诞生过程223

八、构成细胞的物质226

九、细胞的分裂、生长、癌变和分化229

十、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33

十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36

十二、单细胞生物241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247

一、生物圈与生物圈Ⅱ号247

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251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57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62

五、生态系统264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270

一、种子的结构270

二、种子的萌发273

三、植株的生长276

四、开花和结果281

五、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287

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92

七、呼吸作用298

八、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00

第四章 生物圈中的人304

一、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种类及功能304

二、几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缺乏症状及食物来源306

三、“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308

四、消化系统、消化道和消化腺309

五、消化和吸收310

六、三大类物质的消化311

七、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311

八、消化系统的组成图和小肠剖面放大图312

九、食品安全,合理营养313

十、绿色食品314

十一、营养师315

十二、常见食物成分表315

十三、呼吸系统的组成315

十四、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316

十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316

十六、“森林浴”、有氧运动和高压氧治疗317

十七、循环系统、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管的种类及功能317

十八、抗凝剂318

十九、电镜下血细胞的图形319

二十、三种血管及心脏示意图319

二十一、血液循环路线及血液成分的变化319

二十二、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的研究320

二十三、血压和心率320

二十四、血量、血型、输血和血型鉴定321

二十五、血循环的发现322

二十六、血液制品322

二十七、排泄与排遗323

二十八、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23

二十九、肾单位,尿液的形成过程及尿液的排出323

三十、泌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肾内部结构示意图,尿形成过程示意图324

三十一、血液透析及肾移植325

三十二、人粪尿的价值326

三十三、高温堆肥、沼气池、生态厕所326

三十四、神经系统、神经元327

三十五、神经系统、脑、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328

三十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与反射弧,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328

三十七、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中风、角膜移植329

三十八、神奇的CT330

三十九、眼球、耳结构示意图331

四十、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的形成及预防332

四十一、听觉的形成及耳的保护332

四十二、内分泌系统333

四十三、激素及激素调节,结晶牛胰岛素334

四十四、几种常见激素的主要功能及缺乏症334

四十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335

四十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335

四十七、森林古猿、北京猿人336

四十八、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336

四十九、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对策337

五十、生物入侵及危害337

五十一、酸雨,水俣病,温室效应,臭氧层及其功能,退耕还林还草338

第五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340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40

二、关节的结构模式图,肌肉与骨、关节的关系模式图,屈肘、伸肘动作产生模式图341

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342

四、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343

五、社会行为的特征及信息交流343

六、性外激素344

七、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345

八、生态平衡346

九、生物防治347

第六章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348

一、人类的生殖和发育348

(一)人的生殖系统348

(二)受精和胚胎发育349

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350

三、植物的生殖352

四、生物的遗传和变异354

第七章 生物的多样性361

一、生物分类361

二、林奈和双名法362

三、植物分类方法及分类依据362

(一)植物的四大类群362

(二)列表比较四大类群植物364

(三)种子植物364

(四)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65

(五)植物与人类的关系365

四、动物分类方法及分类依据366

(一)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366

(二)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366

(三)蝗虫的形态结构特征367

(四)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68

(五)鱼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369

(六)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370

(七)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371

五、病毒、细菌和真菌373

(一)病毒、病毒的分类、病毒的结构和生活、与人类的关系373

(二)病毒的结构示意图374

(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75

(四)细菌的发现376

(五)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与生殖376

(六)真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与繁殖378

(七)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379

(八)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环境保护380

(九)抗生素今昔380

六、生物多样性382

(一)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82

(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383

(三)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384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自然保护区386

七、生命起源与生物的进化387

(一)米勒实验387

(二)原始地球、原始海洋388

(三)生命起源的过程389

(四)生物进化及其研究方法391

(五)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总体趋势393

(六)生物进化树示意图394

(七)保护色、警戒色、拟态395

(八)自然选择396

(九)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397

第八章 生物技术399

一、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399

二、现代生物技术400

第九章 健康地生活403

一、青春期403

(一)总体特征403

(二)女性青春期的卫生保健405

(三)青春期的心理健康406

二、传染病及其预防407

(一)病原体408

(二)传染性408

(三)流行病学特征408

(四)传染病传播409

(五)预防性措施411

(六)几种常见传染病412

三、免疫及计划免疫417

(一)免疫防线的构成417

(二)免疫系统417

(三)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418

(四)过敏反应418

(五)计划免疫419

四、健康地生活420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420

(二)吸烟对健康的影响423

(三)酗酒对健康的危害424

(四)吸毒对健康的危害426

(五)心理咨询师427

五、用药和急救429

(一)安全用药429

(二)急救429

(三)李时珍和《本草纲目》432

下篇 思想教法437

第一章 十大生物学科思想观点437

一、生命的物质性437

二、生命结构的层次性438

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438

四、生物与环境相适应439

五、生命的系统思想441

六、生命的对立统一442

七、稳定平衡思想443

八、发展进化思想444

九、可持续发展思想445

十、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447

第二章 讲授法449

第三章 知识归纳法456

第四章 类比法461

第五章 案例教学法465

第六章 自主学习法470

第七章 实验探究法477

第八章 问题探究教学法483

第九章 资料分析法489

第十章 图表教学法494

第十一章 调查法499

第十二章 角色扮演法5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