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革命与经济体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技革命与经济体制
  • 石俊田,徐佳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2482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技术革命-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技革命与经济体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技革命与经济体制概述1

第一节 科学革命概述1

一、科学革命1

二、第一次科学革命概述3

三、第二次科学革命概述7

四、第三次科学革命概述13

第二节 技术革命概述18

一、技术革命18

二、第一次技术革命概述19

三、第二次技术革命概述25

四、第三次技术革命概述31

第三节 产业革命概述41

一、产业革命41

二、第一次产业革命概述42

三、第二次产业革命概述42

四、第三次产业革命概述43

第四节 经济体制48

一、国内外学者对经济体制的界定48

二、从生产关系两重性角度对经济体制的界定49

三、经济体制与产业革命的关系51

第二章 第一次科技革命与经济体制54

第一节 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特点54

一、学科、技术领域单一54

二、技术生命周期长54

第二节 第一次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的特点54

一、生产机械化54

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生55

三、信息生产力低下58

第三节 第一次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58

一、资本主义国家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58

二、生产社会化与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59

第三章 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经济体制61

第一节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61

一、学科、技术领域仍比较单一61

二、技术生命周期较长61

三、科技自身的发展变化大62

第二节 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的特点63

一、生产电气化63

二、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64

三、社会信息能力增强,政府计划调节起主要作用65

第三节 第二次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65

一、资本生产迅速集中65

二、帝国主义时代的开始69

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科技革命的内在联系70

第四节 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72

一、计划经济理论72

二、计划经济体制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一致性74

三、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74

第四章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体制77

第一节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77

一、科技发展加速化与多元化77

二、科技经济一体化78

三、科技发展的全球化79

第二节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新发展80

一、科技使劳动者知识与素质提高80

二、促进劳动资料的变革81

三、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82

四、科技促进了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变革83

第三节 第三次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的特点84

一、新产品、新产业不断涌现84

二、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84

三、信息爆炸与政府信息处理能力的不对称85

第四节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体制的新要求86

一、信息爆炸与政府处理信息能力不足要求要有市场机制86

二、生产社会化要求要有计划机制86

第五章 科技革命与美国经济体制的历史演进89

第一节 美国经济体制演变过程概况89

第二节 建国初期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91

一、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诞生与弊病91

二、改革思潮101

三、1929年的大萧条——自由放任的危机102

第三节 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与走向全面的国家干预106

一、对改革的共识106

二、罗斯福新政110

三、罗斯福新政的根本作用与历史地位112

第四节 滞胀的出现与批判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117

第五节 当代美国混合经济的实质122

一、克林顿上台与混合经济的实际运行122

二、混合经济的实质124

第六章 科技革命与苏联经济体制的历史演进126

第一节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26

一、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126

二、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特征128

三、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实践效果135

第二节 苏联计划经济前期成功与后期失败的原因137

第三节 俄罗斯经济体制的转换138

一、经济体制转换的具体措施138

二、经济体制改革后的经济状况142

三、俄罗斯经济体制转换失败的理论分析144

第四节 普京时代的“可控制的市场经济”147

第七章 科技革命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53

第一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53

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的原因153

二、建立在前两次科技革命基础之上的计划经济取得一定成就154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过渡155

一、中国内省式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155

二、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158

第八章 科技革命与经济体制演变的一般规律162

第一节 科技革命引发生产力革命162

一、科学革命决定技术革命162

二、技术革命引发生产力革命163

第二节 生产力革命决定经济体制变革165

一、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165

二、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经济体制改革167

第三节 经济体制模式选择的客观依据175

一、经济体制模式选择理论的历史争论175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探索183

参考文献1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