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
  • 曹代勇,陈江峰,杜振川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7730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煤田-地质勘探;煤炭资源-评价-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煤田地质学基础4

第一节 成煤作用4

一、成煤物质4

二、成煤条件4

三、成煤作用阶段7

四、煤的变质作用类型9

第二节 煤的组成和性质10

一、煤的岩石组成10

二、煤的物理性质13

三、煤的化学组成15

四、煤的化学工艺性质16

第三节 含煤岩系和煤层18

一、含煤岩系及其岩石特征18

二、含煤岩系的沉积体系类型19

三、煤层22

第四节 聚煤盆地、煤盆地和煤田28

一、聚煤盆地的形成条件28

二、聚煤盆地的类型29

三、煤田及其再划分34

第五节 煤炭资源分布概况35

一、世界煤炭资源概况35

二、中国煤炭资源概况37

三、我国聚煤作用的基本特征38

四、我国赋煤区划分40

第二章 煤矿床的工业要求44

第一节 煤类和煤质44

一、中国煤炭分类44

二、煤炭质量分级48

三、煤的用途和煤质要求48

第二节 煤炭资源/储量50

一、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分类的历史沿革50

二、现行的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分类52

三、矿井建设和生产对煤炭资源/储量的要求55

第三节 开采技术条件58

一、煤层厚度、结构及其稳定性58

二、煤的物理性质58

三、煤层产状58

四、煤层顶、底板及其稳定性59

五、工程地质条件60

六、水文地质条件60

七、瓦斯61

八、煤尘61

九、煤的自燃倾向性61

十、地温62

十一、其他地质异常63

第四节 其他有益矿产的综合评价63

一、菱铁矿和褐铁矿63

二、黄铁矿64

三、高岭土64

四、耐火粘土64

五、铝土矿65

六、油页岩65

七、稀有分散和放射性元素65

八、煤矸石65

九、石煤66

十、煤层气66

十一、石膏66

十二、石灰石(石灰岩)66

第五节 煤的综合利用67

第三章 煤炭地质勘查概要70

第一节 煤炭地质勘查的任务和基本原则70

一、煤炭地质勘查的目的和任务70

二、煤炭地质勘查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内容70

三、煤炭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72

第二节 我国煤炭地质勘查历史73

一、我国煤炭地质勘查行业的形成73

二、新中国煤炭地质勘查的发展历程73

三、世纪之交的中国煤炭地质勘查工作77

第三节 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科技成就和发展趋势77

一、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科技现状和主要成果77

二、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科学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79

第四节 煤炭地质勘查规范81

一、规范制定的历史沿革81

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的构成82

三、《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的主要特点83

第四章 煤炭地质勘查程序和阶段划分86

第一节 煤炭地质勘查的阶段性86

一、对客观地质规律认识的阶段性86

二、煤炭工业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87

第二节 勘查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任务和要求88

一、煤炭地质勘查阶段的划分88

二、煤炭地质勘查阶段的任务89

三、煤炭地质勘查阶段的程度要求91

第三节 勘查阶段调整和勘查程序简化93

一、勘查程序简化93

二、“详终”或“普终”勘查94

第四节 补充勘查和专门地质勘查95

一、补充勘查95

二、生产勘查95

三、采区地震勘查96

四、矿井工程勘查97

五、专门水文地质勘查97

六、煤层气的勘查评价97

七、其他有益矿产的勘查评价99

第五章 勘查技术手段100

第一节 遥感地质调查100

一、遥感技术概述100

二、遥感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101

三、遥感技术在煤炭地质调查中的应用101

第二节 地质填图102

一、地质填图的目的和任务102

二、煤炭地质勘查各阶段地质填图的要求103

三、全掩盖区的地质填图103

第三节 山地工程103

一、探槽104

二、探井105

三、探巷105

四、生产小窑和老窑的调查清理106

第四节 钻探工程107

一、钻探工程的应用107

二、钻孔分类107

三、钻探技术的发展109

第五节 地面物探110

一、重力勘探110

二、磁法勘探111

三、电法勘探111

四、地震勘探114

第六节 测井116

一、电测井117

二、放射性测井120

三、其他技术测井122

第七节 计算机技术123

一、地质勘查数据采集技术123

二、地质勘查数据库与图形库技术123

三、勘查数据分析技术124

四、计算机辅助制图和多维图示技术125

五、地质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125

六、数字国土工程125

第六章 预查与普查127

第一节 煤炭资源预测127

一、预测的目的和任务127

二、预测的方法127

三、预测图件与预测成果130

四、全国煤炭资源预测成果简介133

第二节 科学找煤(预查)137

一、地质基础137

二、找煤标志146

第三节 不同条件下的普查方法147

一、暴露区普查方法的特点148

二、半覆盖区普查方法的特点150

三、隐伏区普查方法的特点152

第七章 详查与勘探154

第一节 勘查工程的布置154

一、勘查工程布置系统154

二、影响勘查工程布置的地质因素160

三、勘查工程布置的基本原则161

四、勘查工程的布置方法162

第二节 勘查类型的划分167

一、划分煤矿床勘查类型的目的和意义167

二、我国划分煤矿床勘查类型的历史沿革168

三、我国现行的煤矿床勘查类型及基本线距168

四、煤矿床勘查类型划分指标的研究170

五、勘查类型及工程密度的分析和确定方法174

六、煤矿床勘查类型划分的发展趋势176

第三节 勘查程度与勘查深度176

一、勘查程度176

二、勘查深度178

第四节 不同特点煤矿床的勘查工作179

一、露天煤矿的勘查179

二、掩盖式煤田的勘查183

三、小型煤矿的勘查187

第八章 煤炭地质勘查过程的地质研究189

第一节 含煤地层与聚煤规律的研究189

一、含煤地层的研究189

二、层序地层学及其在含煤地层研究中的应用191

三、聚煤规律研究193

第二节 煤层与煤质研究194

一、煤层对比194

二、煤岩学研究197

三、煤相分析199

四、煤化学研究200

五、煤的工艺性质研究200

六、煤质资料的综合分析200

第三节 地质构造研究201

一、地表露头的构造观察及研究201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203

三、岩芯构造的观察及研究204

四、依据勘探线剖面和煤层底板等高线研究地质构造205

五、物探资料的运用205

六、煤炭地质勘查中地质构造综合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07

第四节 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研究210

一、煤层顶板稳定性的评价210

二、瓦斯地质研究211

三、水文地质研究211

第九章 煤层取样工作214

第一节 取样的目的与要求214

一、取样目的214

二、取样要求214

第二节 取样的种类和方法215

一、取样种类215

二、取样方法216

三、各类煤样品的采取方法与要求217

四、各勘查阶段煤样采取的种类和数量219

第三节 样品制备和送检220

一、样品的制备——煤样的缩制220

二、样品送检222

第四节 各阶段主要测试分析项目224

一、预查阶段和普查阶段测试项目224

二、详查、勘探阶段测试项目226

第十章 勘查工程施工管理和地质编录227

第一节 勘查工程的施工管理227

一、勘查工程的施工227

二、勘查过程中的地质“三边”工作230

三、钻探工程的施工管理232

第二节 勘查工程中的原始地质编录238

一、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和要求238

二、山地工程的地质编录238

三、钻探工程的地质编录240

第三节 综合地质编录245

一、综合地质编录的要求245

二、综合地质编录的内容245

三、几种主要地质图件246

四、专门性图件257

第十一章 资源/储量估算260

第一节 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的意义和要求260

一、资源/储量估算的概念260

二、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要求260

第二节 煤炭资源/储量的估算指标与估算参数261

一、煤炭资源/储量的估算公式261

二、煤炭资源量的估算指标261

三、煤炭资源/储量的估算参数的确定262

第三节 煤炭资源/储量的估算方法269

一、算术平均法269

二、地质块段法269

三、等高线法270

四、地质块段—等高线法272

五、断面法272

六、多角形法276

七、采用计算机手段估算资源/储量277

第四节 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步骤280

一、研究分析勘查资料280

二、圈定资源/储量估算边界线280

三、划分各类资源/储量块段280

四、选择资源/储量估算方法281

五、资源/储量估算实例281

第五节 资源/储量估算的误差分析281

一、地质误差281

二、技术误差283

三、方法误差283

第十二章 勘查设计和地质报告的编制284

第一节 勘查设计的编制284

一、勘查设计的编制284

二、勘查设计的内容286

三、勘查设计的审批288

第二节 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制288

一、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288

二、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写基本准则288

三、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写要求289

四、地质报告的内容290

五、地质报告的归档、评审备案与审批298

第十三章 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评价300

第一节 可行性研究300

一、可行性研究概述300

二、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302

三、煤炭地质勘查中的可行性研究304

四、概略研究的主要内容305

第二节 技术经济评价概述305

一、目的与任务305

二、评价的有关原则306

第三节 各勘查阶段技术经济评价的要求307

一、评价的种类307

二、评价阶段的划分307

三、各评价阶段的要求308

四、技术经济评价工作的程序309

第四节 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及方法310

一、企业经济评价310

二、国民经济评价314

第五节 概略研究实例318

一、资源需求分析及产品供求现状318

二、井田开发的资源条件319

三、井田开发的外部条件320

四、矿井建设方案320

五、经济效益分析320

六、综合评价324

第十四章 矿产资源管理325

第一节 矿产资源管理概述325

一、矿产资源管理的概念325

二、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325

三、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概况325

四、我国煤炭资源管理的基本情况326

第二节 地质矿产行政管理法律和法规327

一、地质矿产行政管理法规体系的概念327

二、地质矿产行政管理法规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27

三、《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基本内容328

四、《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330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331

第三节 矿业权管理332

一、矿业权的概念332

二、矿业权管理的概念和内容333

三、探矿权申请人的资格和资质管理333

四、探矿权人的权利和义务334

五、探矿权的审批和授予管理334

六、探矿权的日常管理336

七、探矿权有偿取得的管理337

八、矿业权流转337

九、矿业权评估管理339

十、矿业权价值评估方法340

第四节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343

一、矿产资源储量审批管理344

二、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345

三、矿产储量数据库管理346

四、地质资料汇交管理346

第五节 资源勘查和税费的监督管理348

一、矿产资源勘查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348

二、矿产资源勘查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349

三、矿山企业税费的管理和监督349

参考文献353

热门推荐